笔迷阁>穿越小说>贞观王侯>第20章荐马周
  一个人的逝去和几座新坟的隆起,对一个国家来说,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但那个人叫杜如晦,但就算他叫杜如晦,他对天下的意义,最终还是被埋在了三四尺宽七八尺长的土地之下,几日哀伤之后,一生功过盖棺定论。

  大唐的土地上,似乎因为一些人的远去和另一些人的到来而开始繁荣起来,日出日落,百姓们努力耕作了一年的土地收获颇丰,养家糊口对勤劳的草民来说仍然是很艰难的事,但咬咬牙后,达到它又仿佛已近在咫尺。

  太极宫中,庄严肃穆的大殿没有变化,端坐龙椅的李世民还是那个李世民,台下站着的大臣将军还是那些大臣将军,该有的争吵还在继续有。

  听完各地传来的奏报,李世民脸色稍松,这一年总算没有白费力气,但现在仍然不是放松的时候,边关仍然有极大可能发生战事,稍远一点的地方还有百姓饿死,自己与朝臣们的努力虽然初见成效,但还远远不够。

  下朝后,李世民继续在偏殿批阅奏章,忽然看见一份奇怪的奏折,说奇怪,是因为这奏折是李奇那个懒驴上的,李世民不由回忆起李奇上一份奏折还是在去年为了不上早朝而上的。

  今日这小子开窍了?

  李世民打开奏折,看了起来。

  奏折很简单直接,李奇想向李世民举荐一个人,在这份折子中说此人有宰执之才。

  李世民自然不信,自弘文馆开办以来,天下英才汇聚一处,若真有这般大才,自己早就注意到了,哪里用他一个小子举荐?

  一看名字,很陌生,自然更不相信。

  不过倒可趁此机会去敲打一下这小子懒散的性子。

  “来人,备马,去燕王府。”这种小事,按理来说,用不着他前去,只需一道口谕便可,但李世民仍然决定亲自前去,李奇那滑头很少这样认真,或有收获。

  对李奇所说的那个人,他并不信真有。

  ……

  燕王府。

  李奇向李世民举荐的宰执之才不是别人,正是贞观名相之一的马周,寻马周也费了他好大一番力,终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让他在长安的某个破茅屋里找到了。

  马周的一生,概括起来就是大大的两个字:励志。贫困的家庭,父母早早亡故,成为孤儿,却又能刻苦学习,最终位极人臣。

  这令李奇感到十分敬佩,马周的这些经历与他颇有相似,自己也是穷苦过的人,自然知晓其中的滋味不好受。

  所以早早地就把马周请到了王府,并迫不及待地向李二举荐。至于会不会改变历史,李奇已经懒得再慎重了,反正,慎重来慎重去,还是斗不过老天,那不如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当然,他优先考虑的还是他自己,而举荐马周,也不是白当好人。

  日落西山,微风不燥,李奇与马周相对而坐。对面的马周显得有些拘束和茫然,二者都来自于面前这位王世子的赞赏,莫名其妙的赞赏,没有来由,凭空而来。马周的眉头仍然皱着,世子眼中的亮光给了他一种理所应当的感觉,仿佛他马周天生就是这位世子所说的“宰执天下之才”,他不自信,可世子的眼神却又让他不得不信。

  世子说,今日就是决定命运的时候。

  李奇见马周仍旧茫然若失,微微一笑,这事的确是他鲁莽了点。

  “宾王莫慌,当今陛下,知人善任,以宾王之才,若能一展所长,必可直上青云。”李奇安慰道。

  “谢侯爷宽解,周虽心中有谋,但,初见天颜,免不了心气激荡,怕冲撞了陛下,反连累侯爷。”马周仍然有些局促。

  李奇眼珠一转,道:“不如你我二人试论时政利弊,稍作准备,如何?”

  说到这个,马周可就不紧张了,他心中有万言,恨不得一股脑全部倾倒出来。

  “如此,马周失礼了。”

  马周从石凳上站了起来,负手踱步于亭中,目光坚定,似又找回了自己的书生意气。

  “今天下稍安,年岁丰稔,但自古以来,君王不能常化,内安则外忧。当今上有明主,下多贤达,内有栋梁臣吏,外有忠勇将卒,上下齐心,又使外夷慑于天威,四方率服。可谓政通人和,乃治盛之始也。”

  “然安不忘危,忧实仍存,久之远夷必有来犯,周以为需有备而致无患,此乃一也;二曰连年征伐,所耗甚巨,今之人口,不及前盛时十之一,休养生息,天下所愿,不可违之;”

  “三曰土地荒废,无人耕作,久之必致内乱丛生,此乃燃眉之急;四曰世家把持经教,上惑君心,下封悠悠之口,使上下不通,言路不畅,内忧滋生,亦为陛下近之所虑;五曰京师及四方奢靡成风,陛下少居民间,知民疾苦,言者不以为俭,上行下效,必致国家空虚,非盛世所为;”

  “六曰陛下宠遇诸王,颇有过厚者,汉时之乱,可为借鉴,此乃远虑也;七曰用人重内而轻外,重武将而轻文人,边远之处,用人更轻,今日犹可,久必成弊,百姓未安,殆由于此…”

  马周一口气陈述了二十余条,李奇静静地听着。

  二人没有察觉到,喜听墙根的李世民早就到了,听到马周之言,条条切中时弊,李世民喜不自胜。

  见马周说完,这才现身,把亭内二人吓了一跳。

  李奇急忙拉着马周行礼。

  马周才知道是皇帝亲至,急忙拜倒,又见皇帝穿着常服,不知到了多久,自己说的话,皇帝又听到了多少,因此心中忐忑不安,加李世民那王霸之气,言辞一时间有些结巴。

  李世民也不怪罪,道:“马周之言,有理有据,切中时弊,令朕茅塞顿开,今日一见,果如李奇所言,乃宰相之才,有此贤良而朕不知,乃朕之过也。”

  马周心中稍解,连连谦让。

  “尔可试写之。”

  李奇急忙取来纸笔,马周略一沉思,没用半个时辰便写完了。

  李世民拿起来粗略浏览,赞叹连连,又看向马周,“朕正欲再广开言路,以知天下利弊,尔之所论,甚合朕心。”

  “谢陛下大恩!”马周拜倒在地,自己的才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李世民转向李奇,现在他一看到这小子,就莫名来气。

  “李奇,举荐有功,明日上朝,你二人一起。”

  “陛下,小臣此番也算是有功于社稷,只是,这功能换成钱不?”

  李世民眼神不善,怒道:“你在跟朕谈条件?”

  “不敢不敢,小臣谢恩!”

  “李奇,明日早朝,若迟了,罚你半年俸禄!”

  李奇面色一白,这句话对他来说可是绝大的打击,明明去年已经约定好的事,李世民现在就不认了,他还只能认栽,只能发出一声:“啊?”

  李世民一拂衣袖,走了。

  留下了苦大仇深的李奇和激动不已的马周……

  又是五更天早朝,上朝的官员们三五人成行,走在凉风习习的官道上。

  瞌睡未醒的李奇,迷迷糊糊地被精神抖擞的马周拖着,走在官道上。

  呵欠连天的样子引来上朝的大臣们连连注目,相熟的几人还不忘戏笑几句:“世子真乃‘稀客’也,哈哈哈哈!”

  引得李奇连翻白眼。

  很快朝会开始,马周目前还没有官职,只能候在殿外。

  李奇自觉地强打起精神来,免得李世民借机敲竹杠,这事是有先例的。

  李世民端坐龙椅,扫视群臣,缓缓开口道:“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朕欲广开言路,诸人可述天下利弊。”

  “吾皇圣明!”众臣答道,皇帝陛下的意思,既然已经明确说出来,那就改变不了。

  “不过昨日朕偶得一文,请诸位试听之。来人,宣马周觐见!”

  一旁侍官急忙走下台阶,走到殿门旁高喊到:“圣上有宣,马周觐见!”

  听到口谕的马周,急忙整理衣冠,疾步前往大殿朝见。昨日还茫然无措的人,今日像换了个人似的。

  “布衣马周,叩见陛下!”

  “起身。”

  “谢陛下!”

  “李奇可在?”

  李奇听到李世民叫自己,急忙应道:“小臣在!”

  李世民嘴角一扬,道:“请爱卿试读此文,诸位静听之。”

  众臣道:“遵旨。”

  侍臣把文章拿给李奇,李奇接过,展开,便开口读道:

  “今天下稍安,年岁丰稔,但自古以来,君王不能常化……此二十一条,皆草民之鄙论,吾皇圣明,必能察之。”

  李奇读完,朝中落针可闻,此二十一条,涵盖朝野中各种问题,针针见血,句句切中要害。

  “诸位有何谏言,不必避讳,尽可试言之。”

  “陛下,”作为国舅的长孙无忌出拜道,“此文言辞恳切,有理有据,直陈我大唐之弊病,远见卓识,令臣拜服。臣以为,广开言路,以知利害,令君臣坦荡以对,朝野相通,必可革除弊病,君臣一心,实乃我大唐强盛之国策,臣附议之!”

  房玄龄等大臣也应道:“臣等附议!”

  “哈哈,诸位忠心为国,朕心甚慰,此文是谁而作,诸位想必已经知晓。”

  “马周!”李世民喊道。

  “马周在。”

  “尔可先去中书省任用,兼侍御史,时刻谏言朕之过失。”

  “马周领旨谢恩!”马周激动地再次拜倒。

  “诸位下朝后,细细思虑,再以奏折呈上,退朝。”

  众人告退,口干舌燥的李奇也正要下朝,见李世民眼神,暗道不好,正想开溜。

  老公公的尖细声音就在后面响起:“世子殿下,圣人召您与马御史堂后觐见!”

  李奇只能暗骂一声。

  进入内堂,便看见李世民似笑非笑的脸。

  “李奇,今日来早朝时精神不济,衣冠不正,坏了朝堂风气,罚钱一百贯,可有异议?”毣洣阁

  “没有。”李奇无精打采地应道。

  是哪个狗贼打老子小报告!一百贯那!

  李世民继续道:“克明壮年而逝,朕夙夜忧虑,幸得宾王,可堪大用,朕心稍安。”

  马周拜倒于地,言道:“臣不胜惶恐!”

  贞观四年,仲秋,王上书荐马周,太宗亲往见之,时王与马周论国,凡陈二十余条,莫不切中时弊,马周因谏言有功,乃除侍御史,入中书省,后亦拜相。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贞观王侯更新,第20章荐马周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