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都市小说>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史官提笔>第 42 章 第四十二章
  三鼎甲声势浩大地跟着仪仗队走在前头,杨思焕手握缰绳,不禁暗自庆幸在之前的世界学过马术,不然今天游街怕是要闹笑话了。

  她高坐在马背上,放眼望去全是黑压压的人头,一路上,不知被多少人拦马捉婿。

  游街接近尾声时,人越聚越多,西直门下早有官兵驻守,士兵们横茅阻拦,勉强开出一条小道。

  方才游街,明明顺着长安街走了不少路,这会儿眼前居然还是宫门,可以想见皇城有多大了。

  杨思焕抬头看着朱红的宫门,勒住缰绳,顿在门前不远处,满街喧嚣声直往脑仁里钻,她翻身下马,在一众士兵的护送下进了门。

  宫中设了御宴,进士们都会参加。早有宦官在西直门下等候,张珏那厮当下不知所踪,想必先去赴宴了。杨思焕就跟着宦官进宫。

  她抬眼望去,朱红的宫墙延绵不绝,各色不知名的花枝隔墙伸开。

  午后的阳光破云而出,为远处的屋脊勾上金边。和风乍作,吹起她身上绯红的朝服。

  “大人年方十七高中探花,前途无可限量,可喜可贺。”身后的太监柔声说道。

  宦官的声音很奇怪,带着唱腔。恭维的话,杨思焕已经听腻了,她没有回头,继续往前走着,听宦官继续说:“饮水思源,大人将来不要忘了根本才好。”

  她闻言足下一滞,转头回望身后的宦官,那宦官半低着头,但她依然能看到他勾起的嘴角。

  她沉吟片刻回道:“圣上隆恩,我自是不敢忘的。”

  宦官缓缓抬头,微微笑道:“除圣上之外,还有一人的恩情,大人怕是不晓得的。大人可知,当日是谁将您从刑部大牢保出来的?”

  杨思焕怔了怔,她当日被放出来,纯粹由于刑部没有她杀人的证据,因她举人出身,两日期限一到,被放出来也是理所应当,还需要人替她作保?

  她挑眉:“公公有什么话,直说便是。”放眼远近再无他人,“左右也无旁人。”

  “此事小的不便多言,大人不妨去问问今科状元张大人。”宦官故弄玄虚的说道。

  新科进士陆续来到御花园中,圣上尚未驾临,陪宴的礼部官员先到了,那些官员中,杨思焕一个也不认得,榜眼刘建倒是积极,很自来熟地上去见礼。

  杨思焕素来不善交际。

  先前她是典型的理工宅,到这世界之后,她从书院辗转到县学,只顾着读书,也不曾结识几个人。

  陆陆续续有新科进士来找她搭话,她们大多数都比她大一两轮,却将她当作同辈一样恭维,她作为三鼎甲,被不少人盯着,因此开口前,都在心里揣踱再三再说,最后话就越来越少。

  老话说得好,说多必错。最后她就干脆找了棵歪脖子树,假装在看风景,站在树下默默观察周围的一切。

  片刻后,远处走来一个身形修长的女子。

  此人约莫二十岁左右,身着深紫色云纹蟒袍,看这一身华贵的行头应当是皇女,生得眉清目秀,只可惜,右脸有一道长长的刀疤煞了风景。

  她一脸漠然地走过来,察觉到树荫下透来的目光,便回望过去。

  杨思焕见那人看向自己,赶忙垂首,余光中瞥见那人越走越近,园中跪倒一片,杨思焕也跟着跪在那里。

  “臣等叩见齐王殿下。”

  原来,这位就是传说中的齐王殿下。

  当年永宣帝逼宫,迫使先皇退位,同时逼死太女,后占了废太女正君,令其生下齐王朱承治。

  如今除了年幼的十一皇女,其余的皇女得了封号都被发到各自的封地,只有这位齐王依然留在京城。

  齐王恹恹地说道:“都平身吧。”说着悠悠地逛到海棠树旁,捏起一枝海棠花,微微侧颈说道:“你便是今科探花?”

  杨思焕躬身应过,朱承治微微一笑:“母皇眼光不错,真是个水仙般的人物。”

  杨思焕将头压得更低了些,谢了对方的赞赏,又听她问:“听说你叫杨思焕…与次辅可是同宗?”

  话音刚落,一旁站着的几位官员面面相觑,神情怪异。

  同样的问题,早上永宣帝在太和殿已经问过一遍。

  那时候她还不知道杨思缘是谁,后来游街时,从刘建口中才知道,那个叫杨思缘的,虽然名字是和她差了一个字,但人家却是当今的内阁次辅的嫡长女。

  那位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只可惜命不好,入仕不过五年,去年冬天在柳州落水而亡。

  杨思焕几乎可以肯定,那种大人物和她是不可能有联系的,便退后一步,拱手道:“殿下说笑了,微臣祖上世代清贫,与杨大人并无任何关系。”

  齐王哦了一声,没再多说什么,转身走开了。

  没过多久,太女和皇上也摆驾过来了,席间皇上说了几句话便抽身而退,留下太女朱承启主持宴会。

  杨思焕目光忍不住往次席方向瞟,一旁的张珏抬袖喝酒时,偏头低声在她耳边道:“对着太阳看,不觉得晃眼么。”

  杨思焕抬眼看着高高的屋脊,此时太阳已经被屋顶遮住,她道:“还好。”

  张珏皱眉,夹了一筷子牛脯搁到她盘里,意味深长地说:“好好吃你的菜。”

  杨思焕闻言,又看了眼屋脊,目光慢慢移下去,落到次席齐王的脸上。

  她这才反应过来,张珏话中的意思,当即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

  宴会临近结束,吏部的人宣读授官的旨意。

  状元授正六品翰林修撰,榜眼探花授正七品翰林编修。

  其余人只定官品,无具体职位。二甲授从七品,三甲正八品。

  傍晚时分,新科进士们各自领了朝服、玉带、笏牌、官靴等物出宫。

  天边残阳似血,杨思焕看着不远处被霞光映着的背影,想起宴会前宦官跟她说的话,不由地快步赶上去。只是眼下不是该说话的时候,便几步向前,将张珏抛在身后。

  ***

  夜里,一行太医从偏门,急匆匆跟着掌灯的宦官进了御书房。

  次日下朝之后,永宣帝将当今内阁两大辅臣与太女一道叫到偏殿,屏退左右之后,抬手道:“承启,为两位大人倒茶。”

  两位大人立马垂首,从容地谢过恩典。太女倒完茶后,得令退下了。

  偌大的殿中只剩下君臣三人,梨木香在三耳香炉中静静地焚着,缕缕青烟袅袅升起,殿堂陷入一片死寂。

  永宣帝不紧不慢地启唇说道:“今日将二位留下,是想请你们拟半份诏书。”顿了顿又道:“朕拟好了半份,余下半份由你们来商议。”

  两个人闻言,连忙走到殿中躬身,首辅刘文昌应道:“陛下有令,但说无妨,臣等听着便是。”

  “齐王元服距今已有三年,是时候封地了。”永宣帝道,“关于齐王的封地,两位有什么看法?”

  两位闻言面面相觑,却也不慌,内阁首辅刘文昌先开口,道:“臣以为,北方势力复杂,齐王善战,或许可以考虑令她戍守北平。”

  内阁次辅杨永清却道:“陛下,臣以为刘大人说得在理,只是北平富饶,地势险要,不如将齐王封在不远处的荆州,抑或是云南。”

  永宣帝一笑:“朕先前却想封她去杭州。”

  次辅杨永清拱手:“望陛下三思。”

  首辅刘文昌沉吟半晌才道:“杭州地处江南,物资丰饶不说,与应天相距不远,将殿下封在那里,也未尝不可。只是…”

  永宣帝问:“只是什么?”没等两位答话,她便自答:“你们是怕齐王有一日,会像当年的朕一样?”

  此言一出,两人立刻跪下:“臣等不敢妄加揣测。”

  永宣帝摆摆手,“先退下吧。”

  两位大臣走远之后,永宣帝终于忍不住狂咳几声,移开捂嘴的帕子,上面赫然出现一块淡红的血迹。

  “来人,宣陆太傅进宫。”

  ***

  封官两个月后走马上任,在此之前,新科进士理应衣锦还乡。杨思焕却不急着回去,她用皇上御赐的赏银购置了一间一进一出的宅院。

  付钱时,虽心痛,但看着幽静的院落,她不由地激动起来:从今以后,她也有属于自己的宅子了。

  “如果他在就好了,或许两个人可以在这个小宅里成亲、生子,安安稳稳过下去。”她忍不住这样想,不知不觉勾起嘴角。

  自他走后,她每一天都在后悔,为何当初不留住他?她做梦梦到他,直呼他的名。

  “周世景”三个字,她光是想想就觉幸福,一出口却总被惊醒…

  将新买的宅院锁好,一切打点妥帖之后,杨思焕踏上了回乡的路。她手捧叠放整齐的官服,心中感慨万千。

  离家四个多月,终于要衣锦还乡了。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史官提笔更新,第 42 章 第四十二章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