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南朝不殆录>第96章 争龙之调人事
  天康元年,三月。

  侯胜北待在安成王府上,足不出户。

  陈蒨不死,他就不便抛头露面,做出多余的行动打草惊蛇。

  毛喜再次教会了他一项新的技能,分析人脉。

  这是一件工作量庞大,枯燥却有意义的事情。

  孟子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血亲、姻亲乃至世交等关系,连接成一张人脉网。

  家分大小,于是有大姓豪强,世家高门。

  兄弟亦会反目,夫妻形同路人,彼此关系需要一一探究,加以标注。

  有时不起眼的一条关系,可能就隐藏了巨大的价值。

  “很快你就会明白的。”

  毛喜如此说道,让他先从兰陵萧、琅琊王、陈郡谢等南朝顶级的大姓着手。

  吴郡四姓:顾、陆、朱、张。

  吴兴五家:沈、龙、施、水、姚。

  还有义兴周氏、阳夏袁氏……建康城内的关系错综复杂,多着呢。

  侯胜北心想,在毛喜的脑子里,大概已经形成了这么一张网了吧?

  整理兰陵萧氏,当一个个名字从笔端落下,他还是有些小激动的。

  这就是萧妙淽的一族呀。

  南朝齐梁这一房,出自东晋淮阴令萧整,也就不过是一个小小县令。

  经历四、五代人,一跃成为顶级高门。

  要是把现在的后梁给算上,陆陆续续出了十五、六个皇帝呢。

  兰陵萧氏如今皇帝是没得做了,以后宰相没准还有可能出几个……

  -----------------

  除了完成这份作业,侯胜北还冷眼旁观朝堂和军部的人事调整,思考推敲其中含义。

  调动频繁,说明日子近了。

  云麾将军杜棱迁翊左将军、丹阳尹,接替到仲举,负责京畿诸事务,此为其一。

  左卫将军周宝安以本官领卫尉卿,进号仁威将军。卫尉统率禁军守卫宫禁、宫门及宫墙,徼巡宫中,此为其二。

  中军大将军徐度以甲仗五十人,入值殿省,此为其三。

  军师将军、中护军沈恪独率一营以备万全,此为其四。

  徐度、杜棱、沈恪三位陈霸先时代的老臣,守护陈蒨的最后时刻,确保太子平稳登基。

  ……

  侯胜北在等待那一天到来之时,免不得和安成王府的文武僚佐交往,结识了几位新朋友。

  中记室傅縡,字宜事,北地灵州人。

  北地傅氏乃是名门高姓。

  西汉傅介子出使西域,奉诏责问截杀大汉使者的楼兰、龟兹国王,并杀死匈奴使者。

  傅介子又携黄金锦绣,于宴席间斩杀楼兰王,立质子为王,封义阳侯,名显当世。

  所谓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东汉傅燮,严拒十常侍赵忠。

  凉州军叛,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傅燮恩德,共于城外叩头,求送其归乡里。

  傅燮不肯退去,坚守孤城,最后壮烈殉国。

  不过传到傅縡这一代,他都没见过祖籍的北地风光是何等模样,反倒是侯胜北给他描述了一番塞上景色,听得傅縡唏嘘不已。

  傅縡说起自己的经历,王琳闻其名,引为相府记室。王琳兵败之后,他随郢州守将孙瑒还都,召为撰史学士。

  陈顼出任司空,傅縡任记室参军,迁中记室,撰史如故。

  傅縡笃信佛教,师从兴皇惠朗法师,受教《三论》,尽通其学。

  有位大心暠法师著《无诤论》问难,傅縡则作《明道论》释难。

  佛经的长篇大论,妙语机锋,侯胜北是听不懂的,不过其中有一条,他颇为认可。

  大心暠法师《无诤论》认为要从内而外,内心不起偏执之心,外在才能做到与他人不起诤讼烦恼,从而达到无诤的境界。

  如果为了追求结论,抛弃了无诤之心,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傅縡《明道论》则认为不应纠结诤或不诤。如果不诤,怎么知道何为本,何为末?

  居后而望前,则为前;居前而望后,则为后。前后犹如彼此,凡事都是相对而言。

  这话颇对侯胜北胃口,事情都是相对的,反复推敲才知道真相嘛。

  而且真相随着立场角度的不同,很可能千人千面,没有一定之规,需得辩证来看。

  他觉得佛学就该像傅縡这样追求精义,要是成为囤积财富,逃避赋税徭役的工具,那就太可惜了。

  ……

  安成王府掌兵的司马樊猛,字智武,武州刺史樊毅之弟。

  樊猛人如其名,据他说兄弟俩都是猛将。

  当年征讨侯景支援台城的青溪之战,自旦讫暮,与叛军短兵相接,杀伤甚众。

  萧绎和萧纪的那场荆蜀大战,正是樊猛率领部曲三十余人登船,震住数百名左右亲卫,斩杀了萧纪父子三人,立下大功。

  自王琳兵败,兄弟二人率部曲投了太尉侯瑱,辗转加入了安成王的麾下。

  樊猛大了侯胜北十余岁,正当壮年。

  武人之间交往单纯,不外乎较量些弓马,谈论些军略。

  知道对方不是无胆草包,再喝上一顿酒,就成了朋友。

  一文一武,都是来自王琳旧部,侯胜北觉得王琳对本朝的人才贡献还真不小。

  ……

  还有一位,乃是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太常卿周弘直之子周确,字士潜。

  其父周弘直也是在王琳兵败后,回归了本朝。

  周确担任安成王限内记室。

  限内者,定员之内的意思,他是凭自家本事领的此职。

  周确容仪甚美,宽大有行检,博涉经史,笃好玄言,深得伯父周弘正钟爱。

  周弘正就是侯胜北原来在国子学的老师,那位善于占卜预言的国子祭酒。

  正是他前往北周,历经两年的交涉,终于迎回了安成王。

  周弘正在北周与王褒等南朝旧人互通音信,彼此诗歌相酬赠答。

  王褒不仅作诗,而且做赋致书,大发感慨:白云在天,长离别矣,会见之期,邈无日矣。(注1)

  周弘正则回复:江南燠热,橘柚冬青。渭北冱寒,杨榆晚叶。土风气候,各集所安……犹冀苍雁頳鲤,时传尺素,清风朗月,俱寄相思。子渊,子渊,长为别矣!

  北周的士林清贵,逍遥公韦敻也与周弘正相见。彼此谈谑盈日,恨相遇之晚。

  后周弘正频请韦敻至宾馆,经常赴约。

  周弘正临别赠诗曰:“德星犹未动,真车讵肯来。”

  高风雅致如此。

  周弘正迎回陈顼,诏授金紫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领慈训太仆。

  汝南周氏兄弟,在朝廷的实权未必有多大,威望却是极高,于士林中更是如此。

  ……

  然后终于到了三月己卯这一天。

  陈蒨下诏: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司空安成王陈顼任尚书令。

  陈顼迈出了极为重要的第一步。

  -----------------

  四月。

  成为尚书令的陈顼、尚书仆射到仲举、吏部尚书袁枢、五兵尚书孔奂、中书舍人刘师知五人,奉诏入侍医药。

  陈顼进宫一看,自己名义上的下属右卫将军韩子高,早就在宫内侍奉医药了,衣不解带,寸步不离陈蒨左右。

  皇后沈妙容反倒带着皇太子陈伯宗、始兴王陈伯茂在一旁看着。

  陈蒨已经病笃,气息奄奄地表示:“太子柔弱,忧其不能守位。”

  他对陈顼道:“吾欲遵太伯之事。”

  陈顼拜伏泣涕,固辞。

  陈蒨见弟弟坚决地推辞,转而又向到仲举、孔奂等人说道:“如今三国鼎立,四海事重,还是需要年长的国君啊。朕想效仿晋成帝司马衍让位于弟弟琅琊王司马岳,发扬光大殷商时的兄终弟及之法,卿等应该明白我的心啊。”

  孔奂率先拜伏启奏,流涕对曰:“陛下你身体不好,很快就会康复。皇太子青春鼎盛,圣德一天比一天高。安成王作为尊贵的弟弟,足以成为周旦。您若有废立之心,臣等愚钝,实在不敢闻诏啊。”

  陈蒨听了表态,容色稍缓,赞道:“古之遗直,复见于卿。”(注2)

  当下授孔奂为太子詹事,其职可比太子府的尚书令兼领军将军,执掌东宫的军政之事,把太子的未来托付给了他。

  ……

  陈顼回到府上,赶紧叫人打水,抹了把脸。

  八尺多高的汉子,假模假样地趴在地上哭,还得自己骗自己确实是发自内心这么想的,可把本王给恶心坏了。

  毛喜听完过程,沉思了片刻:“孔奂此人,可以争取!”

  陈顼、侯胜北都没明白,能被陈蒨下诏入侍医药,或者说托孤的,肯定都是他觉得可以信赖的忠臣重臣。

  就凭这段对话,怎么就能判断孔奂是可以争取的呢?

  毛喜不紧不慢解释道:“如果孔奂是真正的忠臣,那么他应该有两种反应。”

  他竖起一根手指:“如果孔奂认为至尊言不由衷,没有诚意只是试探,他就该挺身而出,请至尊收回此言。”

  毛喜瞟了一眼陈顼:“这样才能防微杜渐,以免今后有人利用此语作乱。也绝了安成王觊觎之心,一如汉朝之时,景帝戏语立梁王刘武为皇太弟,而窦婴面辩,袁盎廷争。”

  毛喜竖起第二根手指:“如果他认为至尊所言诚心诚意,就该请明下诏书,宣告中外,成全至尊的一片美意。”

  毛喜一拂袍袖,不屑地说道:“可是孔奂两样都没有,反而迎合至尊之意。至尊、太子、安成王,一個都不得罪,此人必不是纯臣,所以我才说可以争取。”(注3)

  听他这么一解释,陈顼和侯胜北都明白了。

  陈顼哈哈大笑道:“虽然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现在我们可不就需要这种人么。”

  ……

  四月癸酉,陈蒨死了。

  在位不满七年,四十五岁,比侯安都多活了一岁。

  随着他的死,南朝的水面仍然保持平静,水底却摇晃起来,动静越来越大。m.bïmïġë.nët

  当日,皇太子陈伯宗即位于太极前殿。

  六日后,五月己卯。

  尊皇太后章氏为太皇太后,皇后沈氏为皇太后。

  十七日后,五月庚寅。

  以骠骑将军、司空、扬州刺史、新除尚书令安成王顼为骠骑大将军,进位司徒、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

  尚书令迁为录尚书,往前更是迈了一步。

  录为总领之意。东汉每帝即位,常以三公、大将军、太傅录尚书事。

  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大将军蒋琬均任录尚书事。

  魏晋,掌大权之大臣每带录尚书事名号,职无不总。

  因为尚书台虽然地位显要,但尚书令和尚书仆射,在形式上都是三公的下属。

  陈顼作为至尊在尚书台的代理人,以三公的尊贵身份,加录尚书事的头衔,来监管主持尚书台工作。

  这样从名义到实际,都强化了他对尚书台的控制。

  安成王位列三公,统管中军外军,无疑是本朝的首席辅政大臣。

  ……

  二十四日后,五月丁酉。

  新帝下诏,宣布了登基后的初次人事晋升。

  中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徐度进位司空。

  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章昭达为侍中,进号征南将军。

  镇东将军、东扬州刺史始兴王陈伯茂进号征东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鄱阳王陈伯山进号镇北将军。

  吏部尚书袁枢为尚书左仆射。

  云麾将军、吴兴太守沈钦为尚书右仆射。

  中领军吴明彻进为领军将军。

  中护军沈恪进为护军将军。

  翊左将军、丹阳尹杜棱进号镇右将军、特进,侍中、尹如故。

  平南将军、湘州刺史华皎进号安南将军。

  散骑常侍、御史中丞徐陵为吏部尚书。

  一次次博弈、斗争、妥协的结果,就反映和隐藏在这几道人事调整中。

  徐度作为陈霸先旧将的领军人物,军部首席,他位列三公,正如侯安都当年一样,代表军部在朝廷的话语权。

  不过徐度已经五十八岁,还能再活几年,却要打个问号。

  章昭达的情况有些类似,他代表的是陈蒨的旧人一派,在资历方面要弱不少,担任侍中之职。

  杜棱也是侍中,继续担任丹阳尹,掌握京畿的军政。

  吴明彻和沈恪提拔一级,继续掌握禁中军权。

  由此可知,虽然陈蒨登基多年,陈霸先旧部的势力仍是最为强大的一股力量,这批老将是稳定朝堂局面的中流砥柱。

  有他们镇压局面,就能保持朝堂的安定。

  两位年龄稍长的皇子进号,看似无他,实则新帝同母弟的陈伯茂拥有了开辟幕府之权,可以名正言顺地招收和扩大部属。

  即便他自己年纪尚轻,有了幕僚团的出谋划策,将会成为兄长的有力支持者。

  至于今后陈伯茂会不会像陈顼这样,意图夺取兄长的皇位,未来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

  ……

  同为进位尚书仆射,袁枢和沈钦的情况略有不同。

  袁枢此前为吏部尚书,辅佐到仲举的选官黜退之事。如今进了尚书台,成为辅政大臣,还是与到仲举一处做事,却是把吏部尚书的人事处置之权给让了出来。

  而接任吏部尚书的徐陵,正是他此前弹劾陈顼,去了其侍中、中书监职位。

  这个提名的背后,究竟是何人指使,有何目的,暂时就不为人知了。

  沈钦进位尚书仆射的背景则是非常清晰——他是皇太后沈妙容的兄长。

  沈钦比沈太后年长二十余岁,素无技能,是以外戚身份得到的高位,辅佐自家外甥。(注4)

  不问可知,袁枢和沈钦加入尚书台,再加上到仲举,强化了新帝对尚书台的影响,避免成为陈顼的一言堂。

  军权方面,各方都谨慎地保持现状,未作调整。

  ……

  这一轮的人事调整,安成王固然是更进一步,然而新皇的势力也愈发强大。

  层层阻力,重重困难,挡在陈顼的面前。

  陈蒨驾崩五十一日后。

  六月甲子,群臣上谥曰文皇帝,庙号世祖。

  丙寅,葬永宁陵。

  有的人入土为安长眠,有的人则是不再安分起来。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南朝不殆录更新,第96章 争龙之调人事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