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其它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第391章 大涵道比涡扇项目的归属
  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洪水,很多原来做好的计划都不得不推迟,比如很多个省的高考阅卷、比如十号工程的首飞,又比如112厂交付歼8C战斗机的进度……

  但非要说的话,倒也不完全是这样——

  由于航空工业系统下属很多厂所和子公司的工作都受到影响,因此不少本来忙着做项目的研究人员都破天荒地闲了下来。

  这导致之前很难协调的开会时间,如今变得根本就不是问题。

  于是,在天气稍稍转晴、并且各地的内涝和洪灾情况已经稳定下来之后,其实已经早就做好相关准备的梁卓平,便找了个机会跟常浩南见面,询问要不要干脆把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的邀请函给发出去。

  反正,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

  不如趁这个空当一起到港城开个会。

  这段时间常浩南一直在忙防洪装备还有软件收尾的工作,倒是没有太多精力关注航发方面的动态,今天听到这个消息还觉得有点突然:www.bïmïġë.nët

  “梁总,之前丁主任说的,从俄方那边引进D436T1发动机的谈判,已经结束了?”

  他还记得上次三个人见面时,最终讨论的结果是等到这件事情有了着落之后再开会。

  梁卓平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保温杯:

  “差不多吧,三方的条件基本上都已经确定,具体的技术引进形式跟十一号工程类似,刚开始用于地面测试和第一架原型机生产的4台发动机,从莫斯科和乌法的工厂进口整件进行组装,然后逐步过渡到由我们生产核心机以外的所有零部件,在按照这种方式完成300台发动机的订单之后,把全部相关生产任务转移过来,最终实现在两边并行生产俄版和华夏版两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的方案……”

  “同时,发动机设计方伊夫琴科公司也会跟我们的配套研究所对接,逐步转让全套设计方案,并且跟我们合作,继续改进这款发动机。”

  “这……确实已经对我们相当有利了。”

  常浩南在听到协议的具体细节之后甚至感到有些惊诧。

  这个条件哪怕是跟之前的十一号工程相比都丝毫不差。

  要知道这可是航空动力领域,华夏历来的短板,也是对外合作中议价权最低的部分。

  非要说的话,或许只能解释为二桃杀三士的策略发挥作用,以及去年被他搓出来的涡喷14确实给予了俄国人很大的震撼:

  “那么……我们这边是由哪一组厂所负责对接D436T1的研制和生产任务?”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趁着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的机会,给承接了这项大活的厂所专门去倾斜一些资源。

  “还没最终确定。”

  梁卓平说着又从包里掏出了一份资料交给常浩南:

  “上次我看你给丁主任的那份报告已经非常详细,所以咱们系统内各个航空动力相关厂所的情况和水平,我也就不多跟你废话了,总之除了606所和黎明厂之外,其它的几家眼下肯定是不具备单纯靠自己完成这种项目的能耐,但盛京那边要集中力量负责涡扇10的研发和涡喷14生产,短时间内恐怕又没办法腾出精力。”

  “所以,丁主任的意思是,在这件事情上,要配合浩南同志你在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上准备部署的工作,根据在涡扇10项目上,伱给各个厂所分配到的资源决定到底谁来负责D436T1的国产化。”

  后者接过资料,整个人差点没绷住直接笑出来——

  这波啊,这波是大家都想到一块去了。

  华夏这边虽然表面上有不少机构都在造航发,但正儿八经有完整研发生产能力的,除了盛京,就只剩下建宁。

  但后者主要是搞涡轴和涡桨动力的,尽管跟涡扇的原理相同,但具体技术路线还是有很大差别。

  况且实力也非常弱。

  这样一来,总归都是要获得技术援助才能推进下去,那就不如放到航发产业大会上一并给办了。

  只不过就连常浩南自己也没想到,丁高恒会直接把这件事情的决定权放手到自己这里来。

  他手中的资料是D436T1发动机总装过程中需要的一些技术能力。

  作为一款相当先进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哪怕只是总装,对于过去只生产过涡喷乃至活塞发动机的华夏航发制造厂来说,也绝对是个不小的挑战。

  从技术延续性的角度,位于镐京的430厂无疑最适合接手D436T1发动机的生产任务。

  他们过去就负责生产轰6使用的涡喷8发动机,对于中涵道比航发多少算是有些经验,并且手头还有斯贝MK202也就是涡扇9这么个华夏涡扇航发的独苗,至少有相关的产业底子。

  虽然430厂并没有专门配套的研究所,但他们多年以来在对涡喷8进行生产和改进的过程中,还是拉起来了一支自己的技术队伍。

  总归是值得培养的。

  而且,镐京距离京城和盛京都比较近,也是个不大不小的优势。

  于是,在把资料翻到最后一页的同时,他也基本做出了决定。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会考虑把参与涡扇10项目的机会往430厂那边倾斜一些。”

  常浩南把手中的资料合上,重新还给梁卓平。

  他相信对方肯定听得懂这句话里面的意思:

  “去年年末精工计划刚刚开展的时候,430厂就派了不少工程师去盛京参与和学习,不说能获得多少功底,至少跟410厂对接的经验会更丰富一些。”

  “另外,因为涡扇10这个项目,几乎所有技术对于咱们来说都是全新的,风险实在太高,所以我之前就考虑过,把一些关键技术,尤其是发动机制造技术在斯贝MK202的国产型号,也就是涡扇9上面提前做技术验证,一方面是分摊风险,另一方面也能加快研发进度,这本来就需要让606所、410厂跟430厂进行深度合作,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咱们自己的第二个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给拉扯起来。”

  常浩南的一番解释有理有据,因此梁卓平也没有任何异议:

  “可以,那我回去之后再具体安排一下。”

  毕竟镐京在过去也是主要负责大中型飞机的生产和研发,现在把华夏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放在这里,也算是近水楼台:

  “对了,还有这个。”

  临离开之前,梁卓平又交给了常浩南一个印刷精美的纸质信封:

  “会议的邀请函,还有出席证,虽然我已经把你的照片给了现场负责同志,应该用不上这些,但还是可以留个纪念。”

  “我有预感,这次开的这个会,恐怕会成为咱们华夏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下一章需要改,可能晚点发

  (本章完)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更新,第391章 大涵道比涡扇项目的归属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