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都市小说>多子多福(清穿)>第 158 章 158
  正文君:请用更强大的购买率向我开炮

  虽然他非常想这么做,却也知道真这么做了,自己在汗阿玛心里的形象必然受损,于是提也没提此事。

  只是心里隐隐有些肉痛,五万两银票可不是小数目。

  若是以前,他还拿不出这么多银子呢:出宫建府后,一应开销都要自己解决,除了贝勒府里的百十来号人需要自己花钱养,笼络官员、出去应酬难道不需要花钱?

  这五万两银票,还是从张樱之前送来的银票中抠出来的呢!

  他以后可不准备再做这赔本卖买了。

  -

  宫里向来是藏不住事儿的,等苏培盛将头面送到十四阿哥的住处,今日在永和宫发生的事便再也瞒不住了。

  许是担心被人说嘴,许是自己有底气,许是不当家不知养家难……

  但更可能,只是一时气愤上头。

  十四胤禵把那五万两银票还给胤禛了。

  所有人这才知道,胤禛送给胤禵的新婚礼物竟然是五万两银票。

  胤禛这人吧,小时候不太能控制自己情绪,偏又是个性格极端、情绪激烈的人,于是就容易给人一种喜怒不定的感觉。

  等到长大,吃了不懂隐藏情绪的亏,他就慢慢以冷脸示人了。

  冷面形象本就容易给人以不好接近之感,他的同胞兄弟又总在与自己关系好的兄弟面前说些胤禛不孝顺,不友爱兄弟的话,他在兄弟、朝堂官员自重的名声自然就坏了。

  但这送礼之事一出,其他皇子阿哥全傻眼了——

  不是说,胤禛嫉妒德妃对十四的偏宠,一向对他不好吗?毣洣阁

  哪怕是与十四关系最好的老九老十,在得知此事的时候也是一脸的不敢置信,更不要说老大、太子等人了。

  老九性子更直率,心里好奇,便直接找到十四问了:“四哥送你的新婚礼物,真的是五万两银票?”

  “是银票,”十四心里残存怨念,“但我已经还给他了。都是皇子阿哥,当谁差了这五万两银票似的,送礼一点儿没用心还不让人说了,竟然趁着汗阿玛过来的时候告状!多大人了,简直不知羞!”

  老九完全听不进他的抱怨:“你不想要银票,给我啊!我做生意刚开始不久,各处关系都要花钱打通,正是缺钱的时候呢!”

  老十附和:“哥哥我也挺缺钱的,你要看不上五万两银票,其实也可以转送给我,哥哥我的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身为皇子阿哥,即便生母已逝,他背后也还有钮祜禄一族的供养,怎么也不可能走到家里揭不开锅的地步。

  但钮祜禄一族这一辈没多少成器的子弟,又要顾及自己一大家子人,能给老十胤俄的支持也有限。再加上胤俄自己文不成武不就,也没什么营生,还要养一大家子人。

  若想维持以前的生活水平,确实略显捉襟见肘。

  十四刚成婚,还要过段时间才出宫呢,自然不懂两位哥哥的“辛酸”:“只是五万两银票,你们何至于这般作态?当初出宫建府,汗阿玛不是给了二十万银吗?”

  老九老十面面相觑,竟有些羡慕十四的天真。

  当然,他们更羡慕十四有一个愿意给钱的嫡亲兄长。

  老九叹气:“你当二十万两银子在京城能用多久?等你与弟妹搬出宫,虽然内务府会给你指派伺候的奴才,但奴才以后全得你自己养,月银也得你自己给,府上众人的衣食住行,也全都要你自掏腰包。这还不算,你总得出门交际,联络亲旧,发展势力吧?这些花销难道你还敢找汗阿玛要?”

  老十奇怪:“远的不说,光是你在宫外的府邸,不就要花掉好几万银子吗?”

  十四震惊了:“那府邸不是内务府建造吗?我怎么还要给钱?”

  老九老十对视一眼,稍一细想便明白了缘由。

  老九拍了拍十四的肩膀:“你在府邸选址后,是不是就没再关注,把所有事情交给了德额娘?”

  十四点头。

  老十羡慕不已:“这就是了,德额娘定然为你出了不少私房钱。”

  见十四还是不懂,老九为他解惑:“咱们出宫之后住的府邸虽说全权交给了内务府建造,汗阿玛也说了一应材料家具等都由内务府出,并不要我们出钱,但那全是按照礼部规制来,内务府那帮子人为了不出错,也为了省钱,用的材料与家具、装饰、甚至府邸格局布置等全是内务府库存中那些无甚特色的,你若想住得舒心,还得自己花钱补足差价,让内务府的人重做合心意的。”

  若非惠妃宜妃提点,他们只怕要等府邸建好搬出去后才会发现住得不舒心,到时换掉各种家具摆设等可要花不少冤枉钱。

  十四眨眼:“我偶尔去看过,内务府改建得还不错啊?”

  老十笃定开口:“你去问问德额娘,她必然出钱出力不少。”

  老九插嘴:“等你出府就知道了,外面处处要花钱,二十万两银子看着多,实则用不了几年。等用完后德额娘若有私房给你还好,若没有,你就得想法子另寻一个赚钱的营生了。”

  可皇子这身份虽然尊贵,却也有不少限制。

  不然老九即便喜欢做生意,也不可能冒着被御史弹劾“与民争利”以及汗阿玛不喜的风险去当商人啊。

  说到底,还是选择太少。

  又或者说,除了做生意外的选择,根本没办法带来太多进账。

  他又不只要养自己一家子,还有八哥、老十呢。

  十四傻眼了:“出宫后的生活这么难?”

  老十怜爱地看着他:“不然你以为?好几百号人要养呢,皇子家也没余粮啊!”

  所有皇子中,怕也只有可以从内务府拿钱的太子不缺钱了。

  十四突然就后悔把银票还给胤禛了。

  但后悔也晚了。

  胤禛收到银票后,顿时面露喜色:“这五万两银票给胤禵就是打水漂,还回来我能做多少事带。”

  然后,五万两银票全花出去了。

  除了太子和还未出宫建府的小阿哥,谁又不缺钱呢?

  盛宠多年的李月荣,就这么消失在了人前。

  李氏的欺骗对胤禛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但这样的打击在紧随而来的十四皇子的婚礼面前,也显得微不足道起来。

  胤禛与福晋成婚的时候年纪还小,又带了些别的目的,所以当时为他们操办婚礼的是礼部,康熙有空会问询一二,德妃却是从未插手的。

  十四皇子的婚礼,德妃却选择了亲自接手,并拿出多年积蓄,将这场婚礼办得盛大完美,不但让人挑不处一丝错处,细节处还因为一些迥异于礼部惯例的细节而多了不少人情味儿,引得不少人羡慕。

  两人明明是亲兄弟,在德妃面前的待遇却天差地别。

  别说是胤禛本人了,就连老大、太子等皇子在参加完十四的婚礼后,都忍不住用一种充满了同情与怜悯的眼神注视胤禛。

  如此经历,在皇室中也是独一份了。

  胤禛面上不动声色,但等参加完婚礼回府后,没忍住发了场脾气。

  若非福晋及时制止,只怕府中不少人都会遭殃。

  但更让人生气的是,十四婚礼次日,在十四陪着福晋到永和宫给德妃请安的时候,十四言谈间流露出了几分对胤禛送的新婚礼物——五万两银票的不满——他觉得胤禛根本就没用心。

  虽不知他有意无意,德妃却将他的话记在了心里。

  等到胤禛与福晋相携出现,夫妻二人便被阴阳怪气地说了一顿,之后德妃与十四皇子夫妻言笑晏晏,一家人谈笑风生,气氛温馨和睦,胤禛夫妻却如外人一般被冷落一旁,愣是没插上一句话。

  直到康熙突然出现。

  德妃就如之前一切从未发生一般,在康熙面前不但对胤禛夫妻极好,言谈间提到胤禛夫妻的次数甚至比十四这对新婚夫妻还要多。

  好似,她多疼爱胤禛一样。

  这本是以前常发生的画面,按理说胤禛早已习惯。

  但不知怎地,胤禛突然就想起了张樱有什么就说什么,想要什么也一定开口争取的行事风格。

  那是个绝不会委屈自己的人。

  胤禛想,我明明是个皇子,怎么却还活得不如一个小官之女畅快自在?

  他又不是没人在意,也不是没有实力。

  只因为眼前这两人是自己的额娘与弟弟,所以他就必须百般忍让,委屈自己?

  胤禛又想到了李氏:德妃对他的所作所为,与李氏又有什么差别?

  这本来只是个一闪而过的念头,但在他余光注意到福晋端庄而麻木的表情时,他心里如遭重击,突然就不想忍了。

  面对康熙关切的眼神,胤禛第一次像小孩子一样告了状:“汗阿玛,儿臣可算是明白,自己这么大的岁数全是白长了。”

  面对康熙询问的眼神,胤禛苦笑道,“儿臣之前想着十四马上要出宫建府了,许是有不少需要用银子的地方,也没想过在十四新婚之时送上合不合适,直接给了五万两银票。如今想来,确实有些敷衍,惹了十四弟心中不快也是正常。”

  “汗阿玛常说知错能改,正好今日您在,便给儿臣做个见证吧。”

  胤禛看了德妃与胤禵一眼,叹道,“既然十四弟不喜欢儿臣送的银票,儿臣便另送一个礼物。”

  康熙垂眸,让人看不清眼中情绪:“你想送什么?”

  胤禛笑道:“汗阿玛勿怪,儿臣怕是要借花献佛一番了。”

  “哦?”

  “您在儿臣成婚那年曾送过一对玉如意,那如意通体洁白,触之温润,很是难得。当初您送给儿臣当新婚贺礼,还惹得大哥与二哥酸了儿臣几句呢。”胤禛低头,“如今十四弟新婚,儿臣将其转送也算应景。”

  康熙抬眸,只看到胤禛颅顶。

  再看四福晋,发现她一脸错愕,似乎并不知道胤禛决定。

  老四夫妻是他亲自下旨撮合,本就有希望二人互相扶持之意,他们也是投缘,这么多年大事小事都会提前商量再决定一事他也有所耳闻,如今老四福晋不知老四决定,无疑此决定是老四突然做下的。

  那么,他为何会突然做下这般决定?

  康熙扫过德妃与十四,眼神冷淡下来:“那既是为父送你的新婚贺礼,怎能转送他人。朕记得你新婚时曾得了一套红翡头面?将其当做新婚贺礼送给十四的福晋倒也不错。”

  胤禛神情错愕,抬头却对上康熙仿佛可以包容他一切任性行为的眼神,顿时眼眶一热:“儿臣明白了,今日回去便将礼物送上。”

  父子二人三两句定下了另送礼物的决定,完全没想过多问德妃与十四一句。

  德妃却面色难看,险些当场尖叫起来。

  只因那红翡头面正是德妃在胤禛新婚时送新婚礼物,红翡本身品相极好,然而那套头面是为德妃量身,款式老气,根本不适合四福晋。

  成婚这么多年,四福晋一次也没戴过,一直放在仓库落灰。

  让人如鲠在喉的是,康熙作为父亲送的礼物不能转送他人,德妃这个母亲送的礼物就能转送了?即便是转送给十四。

  德妃眼前发黑,只觉得有什么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回府后,胤禛便迫不及待让人将德妃当年送给他的新婚礼物找了出来,随便找了个精美的木匣,装好后就准备派人给十四送去。

  福晋哭笑不得地把人拦住:“四爷,您也太着急了,明日入宫再送岂不便宜?何必多跑一趟?显得您对十四弟多不满一样。”

  胤禛有些兴奋:“迟则生变,万一德妃想到了化解之法怎么办?”

  ——竟是连额娘都不愿再叫了!

  他迫不及待叫来苏培盛,直接将木匣塞给了他。

  福晋张了张嘴,有心要劝,但看着胤禛兴奋得跟孩子一样的表现,满腹劝解全咽回了肚子。

  这还是第一次,四爷从宫里回来后不但没生气,反倒满脸笑意呢。

  福晋无奈失笑,只得由他去了。

  胤禛出生的时间比较凑巧,那时候康熙刚摆脱了接二连三的丧子丧女之痛,靠着将大阿哥与三阿哥送到宫外给自己的心腹大臣养育,并亲自养育太子等手段,才终于养活了三个儿子。

  他出生那年,正好老大年满六岁(虚岁),该回宫到上书房读书了,于是就没有被康熙送出宫给康熙的心腹大臣养育——

  要知道,老三胤祉也就比他早出生了一年,就没能留在宫里。

  虽然他刚满月就被抱给了佟妃,但佟妃不但比如今的德妃地位高,还比她更得宠,胤禛在佟妃宫里不但生活水平颇高,还能时常见到康熙与太子。

  经常见面,加上宫里又只有三个皇子,老大还整天在上书房读书,胤禛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康熙的宠爱与太子的喜欢。

  等到胤禶出生,不及序齿就夭折,伤心的康熙对胤禛便倾注了双倍的疼爱。

  之后几位皇子,老五出生不久就被抱给了太后,老六早产病歪歪,老七出生带残疾,老八生母身份低微……

  一直到老九出生,康熙才愿意将放在太子与胤禛身上的注意力转移过去。

  但这时候,胤禛又到了入上书房读书的年纪。

  康熙继承了顺治遗志,推行汉学,希望能用汉人的学问去治理人数是满人无数倍的满人,所以对皇子们学习汉人文化的进度就格外在意。

  太子天资聪颖,但他并不与其他皇子一起学习,而且学习的内容也与其他皇子并不完全一样。

  老大武力出众,读书方面却并不算特别开窍。

  老三倒是聪明,但刚回宫一年,与康熙没多少感情不说,胆子还小,见到康熙就双腿打颤,让康熙很是不喜。

  于是老四这个虽然不比太子、老三聪明,却狠静的下心使笨办法,不但从未让自己的学习进度落后于几个哥哥,还时常主动学习额外内容的皇子,就又一次地入了康熙的眼。

  ——康熙就喜欢用笨办法,所以对胤禛的努力不但不嫌弃,反倒非常欣赏。

  又有感情,又得喜欢,胤禛在皇子中也算独一份。

  当然,是将太子排除在外的。

  不过这一切,全在佟妃去世后改变了。

  先是生活水平的下降——

  佟妃去世前几年执掌宫权,虽只是皇贵妃,却与皇后只差了一个名分。

  再是精神生活的打击——

  十四刚满周岁,正是需要母亲全身心照顾的时候,胤禛又从未与德妃相处,没什么感情,回到德妃身边后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冷落。

  还有宫人们的闲言碎语——

  从皇贵妃养子变成德妃之子,还不是最受宠的那个儿子,地位骤降,原本围绕在他身边逢迎的宫人瞬间散去,宫里甚至还传出了许多不好听的流言。

  胤禛刚丧母,便受到接二连三地打击,当年不过十岁的孩子就这么病了。

  然而,满心都是小儿子的德妃没能及时发现。

  胤禛高烧不退,险些烧成了傻子。

  虽然及时救回来了,但胤禛身体的底子也伤了,之后不管如何锻炼进食,身形都跟瘦竹竿似的完全没变化,原本还算不错的骑射功夫也再难有寸进。

  但最让康熙痛悔的是,御医曾言,这次大病恐怕还会影响胤禛子嗣。

  一是难以让人怀孕,二是孩子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影响。

  康熙因此对德妃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不但原本的宠爱全没了,还直接把胤禛从阿哥所接到了身边养育,之后更是早早为胤禛挑了个强大的岳父。

  有这么一桩旧事在,胤禛与德妃之间本就难跟寻常母子一般相处融洽,稍有不慎,这段母子关系就再难维系。

  胤禛也很清楚康熙对德妃的不满,但他以前不想与德妃撕破脸,所以不管德妃做得再过分,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从未想过和康熙告状。

  因为一旦告状,他与德妃的母子关系就真的完了。

  但真告状了,胤禛才发现,和德妃撕破脸不但不可怕,反倒让人心情畅快。

  至少他以后再也不必被德妃以“你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为由,处处忍受十四在外编排他的坏话,忍受他抢自己东西,忍受他的吃里扒外。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多子多福(清穿)更新,第 158 章 158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