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四郡前后发生了两次,历时六年的叛乱,终在秦军攻破马韩王城,在位不足三年的新国王跳城自杀下结束。
而辰韩、弁韩从始至终未敢与大秦为敌。
上表附庸称臣的国书,是一封接着一封。
战后,赢照批准了两国请求,并册封马韩权臣李冒为马韩新国王,并接受其附庸国身份。
辽东平定,本应该到了大秦帝国风调雨顺的光景。
可还没等赢照多清闲几天,内阁就将罗马使臣送来的国书,放在了龙案上。
“咳咳!北部有相关军报吗?”
赢照剧烈咳嗽了几声,他今年才不过三十出头,就已经两鬓斑白。
诺大的帝国,是祖上留给他的荣耀,但守好祖宗基业,又谈何容易。
他在位这不到十年间,帝国多地叛乱。
南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整整一支甲等军团,随着巨船一同沉入了海底。
连番国殇下,就算是真龙天子,也被耗去了半条命。
如果说赢照是个昏君,那便无需多说。
可他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一生志在恢复大秦帝国圣祖时那万国来朝的盛世气象。
“回禀陛下,北部边军各部并无军报传回。”
丞相何晋卧病在府,太尉张禄就成了内阁一把手,他来回答也算合适。
“人口迁途,你们说说,这算什么!”
赢照将罗马国书随手扔在龙案上,伸手揉了揉发酸的双眼。
“罗马方面既然通报了此事,想来也不是有意为之。”
御史大夫卢邴低声回道。
“卢邴,你是不是老糊涂了?几十万人迁途,他们会不知道?”
赢照有些动怒,这么大规模的前途,瞎子都能看到。
“据罗马大使解释,日耳曼尼亚地区近几年来人口暴增又逢大灾,饿死了很多人,其中几支部族实在活不下去了才开始向东迁移,据准确统计,人口不到十万。”
御史大夫翻开手掌,看了一下记在掌心外务司给出的数据,如实禀报道。
“朕不想听这些理由,朕只想知道,他们到底要去哪?”
赢照明显有些不耐烦了。
罗马国书上已经写的很详细了,日耳曼部族途经塞西亚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明显就是向东方来的。
“这个,日耳曼部族迁移路线有意避开有我军活动的塞琉古地区,经帕提亚北部无人区,现在差不多已经快进入通古地区了,期间所过各地区,相继有本地民族融入迁途队伍,像滚雪球一样,现在差不多有七八十万人了。”
御史大夫回话时,声音都有些微颤了。
这么庞大的人口迁移,放在哪个国家都是个大麻烦,更何况,看其路线,大概率大秦要背这个锅。
“圣祖当年定的祖法,其中一条你应该还记得吧。”
赢照抛出了这么一句话。
“记得,凡我大秦无开拓边疆之能力下,仍需本分守土,不得外族侵占。”
御史大夫卢邴当然记得,而且非常清楚,因为他就是干这个的。
都察院是三司之一,秦法的每一条法令,都必须牢记于心。
圣祖当年定规矩的时候,有很多都是不被人理解的法令。
就如这条戍边法,死死的将大秦帝国疆土划了一条红线,后世秦人向外继续扩土可以,但绝对不能少。
这看起来是很威风。
但当初圣祖打下的江山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很多地方都是无法迁民的无人区。
一时一刻还好,但时间长了,帝国每年支付的庞大军备开支,就像打水漂一样。
就说草原以北的通古地区,大部分土地常年处于冻土,开拓建城基本无可能。
但北海郡却零零碎碎驻扎着三个军团,四万人左右。
这四万秦军将士,每年什么都不干,都要耗费掉几十万枚银币。
“记得这一点就好,发一份诏书去朔方郡北方军军部,命令骠骑军派一部出西部六郡寻找迁民踪迹,虎贲军北海郡驻军进入通古地区,搜寻其痕迹。”
赢照不急不缓的下了一份诏书。
“遵旨。”
太尉张禄领命道。
而丞相府内,仅吊着一口气的何晋还在询问着一旁的荀彧。
“文若,外民入边当如何啊?”毣洣阁
何晋这一生,称得上一代良相。
只不过生不逢时,缝缝补补数十年,大秦的国力还是一衰再衰。
“学生倒是有两个办法,但要看陛下的意思。”
荀彧坐在一旁,简短回答道。
“老夫没时间了,你先说出来听听。”
何晋催促道,那嗓子里呼哧呼哧的,就像个破风箱一样。
“其一,融民戍边为上策,其二,尊圣祖法为下策。”
荀彧没有把话说透。
但何晋听懂了。
圣祖法就是戍边法,他的意思何晋明白,通古地区之前是无人区,那么以后也会是无人区。
“文若,你回去准备准备吧。”
何晋听到这里,放心了。
他选的人没有错。
仁心尚存,又杀伐果断,大秦帝国未来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丞相。
“文若拜别老丞相。”
荀彧知道,这一别,二人将再无相见之日。
他走后,何晋叫来长子带写了两封信和一道奏折。
当晚,大秦一代良相何晋,吐血病逝于丞相府内。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秦历更新,第118章 令人头疼的迁途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