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路上有人开始,偷偷打量江离的人就越来越多了起来,不过还好并没有人主动上前打探,不然来一个人问一遍,那解释得可能头都要秃。
顶着一头短发,走在古老的县城街上,两人立马就就成了人群的中心,随便一转头就看见走过的路人指着江离窃窃私语。而事件的中心,江离本人则板着脸,一脸面无表情地继续往前走着。
“县城的书铺在哪儿?去买几本启蒙书看看吧!”江离用还不太流利的话询问道。
苏婉答:“就在前面,要学认字吗?学会了可要教教我。”毣洣阁
苏婉带着江离走进一家书店,她不太认识招牌上写的什么名字,只隐隐约约认出“书铺”两个字,铺子里面密密麻麻陈列了很多本书,还有三两书生在店里翻阅。
一走近,就是一股很浓厚的笔墨味扑面而来,总体上还是香香的。
县城只有两家书院,书铺里的书也不算多,这年头能上得起学的少之又少,大部分藏书都在世家大族手里,能有这么些已经算不错了。
江离走到柜台,掌柜正低头信手打着算盘,“掌柜,能推荐两本启蒙书吗?”
掌柜停下手头的动作,抬起头看着苏婉两人,“书是买给谁用的?”
“我俩用的,想认些字。”苏婉答道。
“这位小兄弟是外地人?身体发肤,这头发怎么剪得这么短?”掌柜看着江离的头发,实在没忍住问出了口。
江离回道:“在下是本地人,只不过以前住在深山里苦修,因尘缘未了,现已经还俗几个月了,头发还没长长。”
“原来如此,可有请老师教导习字?”掌柜又问。
江离答:“无,我们打算自学,能认些字就可。”
掌柜从书架上取出几本启蒙书,嘱咐他们:“如果你们只是想识得几个字,用寻常启蒙书就可,可拿去请教一下识字的人,多记多背,勤奋的可以很快的。我手上这基本都不错,就是书本不比寻常物件,价格会贵一些,不知你们是否有足够银钱?”
“能的,这价钱具体怎么算?我们还打算买一些纸和笔墨”江离问掌柜。
掌柜拿出东西一一介绍给江离和苏婉看:“这几本启蒙书本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论语»,作价七百文一本,学会了以后有想法可继续看其他更高一层的四书五经。草纸十二文一刀,好一点的黄纸十五文一刀,精品竹纸三十文一刀。笔墨的话都是一般价,你们要买多少?”
苏婉愣了一下,凑到江离耳边偷偷商量道:“需要买些这里的纸笔吗?这两样东西我都有很多,要不就买几块好墨吧?”
江离站直身子,对掌柜说道:“书都要了,再来一刀普通的黄纸,再来一块好一点儿的墨就行。”
苏婉付了三两又三百一十五文,江离接过包裹,两人走出了书铺,江离解释道:“我们现在只是刚开始学,随便买一点用着就行,不能太浪费了,而且你收集的东西也是有限的,还是以后赚钱了买来混着一起用吧。”
“嗯嗯,听你的,不过我看那么多纸,这辈子应该是用不完的,慢慢用吧。”苏婉回答。
“那接下来随便逛逛,然后去取你订的东西吧,取完就回去吧。”
苏婉和江离在县城各处逛了一圈,倒是发现县城另一边的河对面有一条官道,河上是一座大石拱桥。那一边一眼望去全是平原,正是春耕的时候,穿着麻布短打的农人们正在打理田地,有些地里还种着麦子,官道上不时就驶过一辆马车或者牛车,怪不得荒山那边的路上那么冷清,只能偶尔有看见队伍经过,大家喜欢走这边。
到了午饭的时间,都不见居民区有很多炊烟升起,仔细观察才知道这里普通百姓一日只吃两餐,早上一餐,下午一餐,只有一些富户会一天食三餐。
苏婉和江离是习惯三餐制的,便找了一家店解决一下午饭,顺便打听打听消息。两人走进一家一层楼的小店,里面设置得还挺宽敞,现在只有几个人在里面用餐。
“两位,要来点什么?”进门找了一个靠窗的角落坐下,小二过来盯着江离看了两眼便移开了目光,笑着擦了擦桌子,把抹布搭到肩膀上,然后上了一壶茶,苟着身子问道。
“第一次来,这里有招牌菜什么介绍一下吧。”江离说。
“招牌有清蒸河鱼,韭菜鸡蛋,凉拌春笋,鲫鱼汤,小炒肉,老母鸡汤。其他的有清炒豆苗,蕈汤,炒各种野菜等等。看您需要哪一种。”
江离看向苏婉,看看她的意见,苏婉回复到:“那就清蒸河鱼,韭菜鸡蛋,再随便来一份蕈汤。”
等小二走后,苏婉悄悄低声问江离:“蕈汤是什么汤?蕈是什么东西,你知道吗?”
“你不知道还点它?蕈就是蘑菇的其他一种叫法。”江离给两人的茶杯满上,拿起茶杯抿了一口,轻声回道。
“我不是好奇嘛,你怎么这都知道?真厉害。”
“嗯,因为我以前是学历史的,你呢?”江离低声说。
“我以前是学经济的,但我比较废,成绩一般般,不过发现自己挺喜欢生物学的。”苏婉回答。
一刻钟过去了,菜就陆续端上来了,两菜一汤,搭配两碗米饭。
苏婉觉得师傅手艺真不错,调料这么少还能做出不错的菜来,换她就完全不行了。
虽然调料单调,味道却很鲜美,有菜原始的味道。那盘河鱼处理得很不错,没有腥味,选的小鲢鱼;蕈汤里面是香菇,上面撒了一点葱花,简简单单非常好喝;那盘野菜就不知道是什么菜了,但是味道微苦。
“好吃吗?我都没有收集到蘑菇,有时间我们去山上采蘑菇吧!”苏婉问。
“还不错。可以,不过我认识的蘑菇不多,你呢?”
“呃,我好像也认识不多,也就香菇,平菇,松菇,木耳啥的。不管了,到时候就找认识的就是了。”苏婉散漫地说。
每份菜分量不大,两人吃得干干净净,最后付了快2两银子,苏婉忍不住咋舌,真是花钱如流水。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带物资穿越,靠开荒种田发家致富更新,第6章 县城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