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朱高煦通过他的特殊情报渠道“天地会”,率先查到了刘新的秘密——黑矿。
这一情报来源于天地会成员刘新的义子刘三,他是刘新最倚重的心腹。
刘新万万没有想到,他十年前从养济院里收养的当时刚满十二周岁的孤儿李三会是朱高煦的人。
朱高煦也没有想到,李三会在机缘巧合之下,一步步变成刘新的心腹。
李三原名李寒,最初是李王庄的孤儿,而李王庄本是一座皇庄。
自从李王庄与旁边两个皇庄合并为溪仁乡之后,李王庄李寒的名字便从京师户籍档桉记录上彻底消失了。
刘新更不知道,十年前的宛平县养济院里,年龄在十二周岁及以上的八个孩子当中,只有两个孩子看着聪慧乖巧,而这两个孩子恰恰是当时朱高煦放在养济院的眼线。
他们从八岁起,就开始在朱高煦的皇庄别院生活,接受传递情报的训练。
年满十二周岁后,便会被随机送去京师境内的各地养济院,等待合适的“目标”出现。
只要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就能一步步晋升为正式的皇家密探。
如果在入了养济院后的三年之内,不能被人领养走,他们就会被调入幼军新兵营。
朱高煦这一招,乃是朱棣亲传,属于父子俩的秘密。
像李寒这种原本孤儿出身,后来被选中进入皇庄别院接受训练的孩子,每年少则数十名,多则上百名。
为了确保孩子被收养后不受虐待,朝廷对官民收养养济院的孩子有要求,凡是收养十二周岁及以上的孩子,养父必须是九品及以上品级官员,或者家资十万及以上的富民。
富民可以是商人,可以是农人,也可以是工匠,只要能证明家资不下于十万,便可收养十二周岁及以上的孩子。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之所以如此规定,一是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在长身体,去了寻常家庭恐怕连饭都吃不饱。
二是因为收养在养济院的孩子大都年幼,又不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成长,所以绝大多数的孩子体质较弱,只有年龄稍大的一点孩子体质略强,好养活,如十二周岁及以上的。
当然,这是明面上的理由,而且毫无漏洞,但只有朱高煦与朱棣知道,这个规定,其实是为了让皇家的探子,能够混入官员或富民家中,好方便收集情报。
至于收养十二周岁以下的孩子,虽然也有相关规定,但条件相对于收养十二周岁及以上的孩子来说略显宽松。
关于收养义子,在这里多说几句。
在中国古代,收养义子有很多的规定,最早见于《晋书》,魏晋时期禁止收养异姓为子。
宋朝承袭唐律,依然禁止养异姓为子,元朝律法虽然也规定养异姓者有罪,但放宽了要求,若同宗之中没有适合继嗣的人选,则可以收养异姓为嗣。
明朝关于收养异姓子的规定进一步放松,并在律法中规定:“若是买来的义男抚养年久且为其娶妻,则可以按照子孙论。”bïmïġë.nët
为满足民间对收养异姓子孙的需要,以及为不打破家族血缘关系的正统性,朱元章在洪武年间将义子与嗣子的界限进行了划分。
义子,是一种具有恩养性事实上的养子,一般不能继承家业或承嗣。
嗣子,是一种作为继承性的法律上的养子,是为继承家业或承嗣而存在的。
为区别这两种收养行为,也将前者称为“乞养”,将后者称为“过继”、“过房”。
大明律规定,若没有子孙后代,可在同宗族的侄儿中挑选人来继嗣,先尽同父宗亲,而后大功小功缌麻。
若都没有的话,可从远方亲戚中挑选同姓的继嗣。
在选完嗣子后,如果后来又有亲生子,家产由过继者和亲生子平均分配。
过继,是要改变过继之子的宗族关系;而乞养,只是将他人家的孩子收养于自家的行为,并没有宗之所属关系的变动。
因此,在大明并不禁止民间的异姓收养,无论是同姓还是异姓都可以收养,但是在理论上不得将收养的义男立为嗣子,义子也不能像嗣子一样被载入宗谱。
之所以说是在理论上,是因为宗法制认为在没有亲生子的情况下,可以收养同宗义子来维持对祖先的祭祀,但不能收养异姓子祭祀先人。
然而,宗法制是为贵族设置的,对于平民来说,有个孩子继承家业赡养他们就行,其他都无所谓。
尤其是从永乐中期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贫富分化日益严重等现象的出现,平民的宗法观念进一步澹化。
宗法、立嗣本是针对贵族的“礼”,是避免贵族的爵位、官或名利等落入他人之手而采取的措施,但是寻常百姓并没有这样的担忧。
再者,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地方官府并不关心百姓家庭中由谁来继嗣、谁来祭祀祖先的问题,官员们关心的是百姓们户籍的存续和析分,在乎的是对治下人口和赋税的控制。
不管是由亲子承嗣,还是由义男承嗣,只要征收的赋税不受影响,地方官府对此并不会强加干预。
由于这种宗法观念的澹化,乾熙新政推行期间,朱高煦进一步放松了对民间收养义男的限制。
此后,当由百姓收养的义男承袭家业时,在没有人事纠纷的情况下,地方官府一般也会予以承认。
从永乐十七年朱棣放权给朱高煦秉政开始,到如今的乾熙十九年以来,通过近三十年时间的积累,类似刘三这样孤儿出身的天地会成员,整个大明境内还有两千多名。
他们主要分布在官场、商场以及军中。
没错,军中也有天地会成员!
前文说了,没有被人领养走的孩子,会被选入幼军新兵营,加以培养后就会进入军中效力。
一般而言,由于天地会成员皆是孤儿出身,又是受朱高煦恩惠才得以长大成人,所以他们对朱高煦的忠心要超过锦衣卫密探很多。
但是,也存在一种例外,那就是通过制造死亡假象,改换身份来摆脱天地会。
当然,这种人非常少,毕竟朱高煦不限制天地会成员娶妻生子、做官经商或者干其他事。
这些天地会成员在孩童时期被养父母收养后,六成人会被养父母视为己出,四成人会像李三那样被收为义子培养。
故而,被养父母视为己出的,大都会走养父母为他们铺设的人生道路,而被收为义子的,其人生之路早就被安排好了。
所以,对天地会成员来说,士农工商等身份,不过是他们掩盖皇帝密探身份的外衣。
他们这些密探从来不是放养,而是有着严密的组织架构与晋升、贬谪等奖惩机制。
天地会按东南西北中分为五个分舵,每个分舵设舵主一名,总掌本舵之事,设副舵主两名,分掌执法、考功之事。
每个省设一个堂口,设堂主一名,副堂主两名,对接分舵之事。
堂口属于分舵的下属机构,执行分舵的命令。
每个府设执事一名,副执事两名,负责具体的事情。
每个县设行走若干名,配合执事执行任务。
也就是说,天地会成员有七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舵主、副舵主、堂主、副堂主、执事、副执事、行走。
不同级别的天地会成员,享有的权力和地位,以及能够调动的资源也不一样。
除此之外,凡是到了执事级别,便可得到一个入北平常科书院读书的名额,到了堂主级别的话,额外增加两个名额,而到了舵主这个级别,还可以额外获得一个向皇帝讨赏的机会。
因为天地会成员的身份是终身制,所以有些新晋舵主会用讨赏的机会,请求朱高煦赐名,而有的则会为子孙争取入仕或从军的机会。
刘三这次检举刘新有功,朱高煦让南方舵主回消息告诉刘三,待处理好刘新之后,将开恩赐刘三一个新的名子——李寒。
自从在户籍上登记了刘三的名字之后,李寒就成了历史。
但现在,转机出现了,刘三将凭借这个功劳,恢复原名,更是一战成名。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朱棣之子更新,第三百九十九章:天地会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