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老神棍,还真能忽悠。麒麟奴啊,祖父,阿耶和大唐百姓对你都是抱有厚望啊,你可莫负了众人的期望,尤其是百姓的期望。知道吗?”李承乾笑道。
“麒麟奴知道,夫子教过,为君者当如祖父和阿耶,心怀天下,体恤万民。儿也读过阿耶在书房写的警言:君者,万民之首,帝国之主。受生民信仰,享万民供奉,当为万民谋福祉,为万世开太平。
岂能因一人之喜恶,一家之兴衰,而伤万民。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戒之!戒之!”李赟点头道。
“好好,乖赟儿。不过,赟儿放心。待赟儿登基之日,为父已为赟儿打下了一个大大的江山,那时候大唐已无人能够撼动了。到时候赟儿就可以垂拱而治,不必过于操劳了。
不过,阿耶已经册封赟儿为太孙,我还是得进宫谢恩啊。”李承乾笑道。
“郎君,还是先去看看孔老夫子吧。”虞沫云接过李赟说道。
“夫子怎么了?”李承乾惊道。
“哎,夫子今年一开春就旧疾复发。郎君去吐蕃这段时间,更是咳血不止。前段时间已卧床不起。孙老神仙和紫阳老神仙看过后,皆言老夫子已油尽灯枯,如今吊着一口气,是有心愿未了。
老夫子遣子孔志元,多次来府上询问郎君行至,想是要再见郎君一面。”苏婉儿说道。
“阿虎,快快备马,我要去见夫子。”李承乾闻言后,面色悲伤的叫道。
不多时,李承乾骑着紫电,飞马跑向孔府。一到孔府,只见孔府上下面带悲伤,心下顿感不好。孔志元出门迎接李承乾,正欲行礼,李承乾一把拉住说道。
“志元兄不必多礼,我乃老师学生,不是外人。老师如何了?”
“父亲一直在等着殿下归来,言若不能再见殿下一面,恐难瞑目。父亲昨夜昏迷不醒,孙老神仙急忙施救,未见醒转。今早突然醒来,神采奕奕,脸色红润,不但喝了一大碗粥,还嘱咐在下,今日太子必会登门,让我等好生准备。
孙老神仙看后说是父亲回光返照,恐,恐过不了今日了。”孔志元说完,泣不成声。
“快,前头带路。”李承乾眼中含泪急忙忙往里走去,来到书房前,李承乾擦干眼泪,一整衣冠,笑着走了进去。只见孔颖达端坐上首,气色尚佳,闭目抚须,见到李承乾进来,笑道。
“殿下啊,老臣终于等到你了。殿下再不来,老臣就要先行一步了。如今能见到殿下最后一面,老臣死亦瞑目矣。”
“夫子何出此言,学生观夫子气色红润,当能延寿百年。”说完李承乾后退一步,一正衣冠,长揖到地道。
“学生李承乾,拜见老师。”
“哈哈,殿下不必多礼。老夫一生,有两大自豪之事,一是乃孔圣后人,二是教出殿下这样的圣太子。见到殿下越来越英明神武,老夫纵死无憾。九泉之下,老夫也对得起祖宗,对的起高祖了。有徒如此,足慰平生,足慰平生啊。”孔颖达抚须爽朗大笑道。
“殿下,老夫寿数已至,与殿下君臣之缘将近。老夫临死前,有一言想上禀殿下。”孔颖达正色道。
“老师请讲,学生静候老师教导。”李承乾起身,走到孔颖达身前附身倾听。
“嗯,殿下少年英雄,自监国以来,内改朝政,外拓疆土,将我大唐打造的傲视群雄,国力昌盛。老夫不是谄言,殿下之功,功在江山万民,虽秦皇汉武亦不能及也。殿下已是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了。
但是,武功已盛,至于文治嘛。老夫将死之人,也不必讳言了,殿下文治尚有欠缺。老夫曾教导殿下,也多次劝说殿下,欲为圣君,文治武功缺一不可。
老夫之所以请命为太学院院正,就是想帮着殿下打好文治基础。殿下当大力发展文治,教化天下。万民知礼仪廉耻,世人通明道理,这天下方能长治久安。如今老夫大限已至,临终谏言,望殿下思之。”孔颖达抚须说道。
“老师之言,学生铭记。学生已准备命人编写一部文治大典,老师当为主编。”李承乾笑道。
“哦?如此甚好,甚好。只是老夫寿元已尽,恐不能为殿下修此盛世大典了,老夫向殿下荐一人。许敬宗刚完成武德、贞观两朝《实录》,老夫观之,其人治学严谨,其行务实,其才不在我之下,当可为主编。”孔颖达大喜道。
“老师还是好好将养身体,由您主持,学生可无忧矣。”李承乾说道。
“哎,老夫身体老夫知道,殿下之托,老夫恐无法完成了。老夫还想向殿下再荐两人。”孔颖达此时有些虚弱说道。
“老师要不歇息一下。”李承乾轻抚其背关心道。
“无妨,生死有命,老夫不是惧死之人。老夫担任太学院正时,发现了两位大才。一是襄州襄阳人,姓张,名柬之,字孟将,现已考中进士,任清源丞。二是晋阳人,姓狄,名仁杰,字怀英,现年14岁,现在太学读书。
此二人皆有经世济世之才,望殿下好生栽培,当可为我大唐后世宰相。”孔颖达说道。
“是,学生正好为西州政官发愁,老师所荐,正解燃眉之急。”李承乾此时心中已是非常震惊了,大唐有名的两位贤相,马上就要登场了。
“如此老夫无憾了,老夫还有一心愿,殿下可否再称呼老夫一声老师。”孔颖达此时已是上气不接下气的虚弱道。
李承乾后退两步,再次一整衣冠,长揖到地,朗声道。
“学生李承乾,感谢恩师多年来,呕心沥血,悉心教导。恩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拜完,只见孔颖达端坐椅上,抚须闭眼,没有了声息。李承乾上前查看,原来孔颖达已面带微笑阖然离世。
李承乾长叹一声,招呼孔府人前来。孔府人闻孔颖达去世,急忙冲进来,哭倒于地。
李承乾看着眼前这个对自己视如子侄,悉心教导,一直为自己默默奉献的启蒙恩师,再次长揖到地,泣道。
“大唐太子,孔门学生李承乾,恭送恩师。恩师一路走好,学生给您送行了。”
起身后,李承乾朗声道。
“来人,传寡人太子教令:故,曲阜县公,银青光禄大夫、上护军、太学院院正孔夫子颖达。为人正直博学,谦恭有礼,为当世大儒,儒林翘首。实为圣人之臂助,国家之栋梁,学子之良师。
孔夫子颖达自入东宫,不辞辛苦,悉心倾囊教导大唐储君。在世期间,传播儒学,教化百姓,举荐人才,其功可表,其德可彰。
今不幸离世,寡人痛失恩师,大唐痛失大儒,学子痛失名师。寡人甚悲,国朝甚悲,儒林甚悲,学子甚悲。其悲痛之情可昭日月。
寡人为彰其功德,显其荣耀。现敕封孔颖达为司徒,太子太师,特进光禄大夫。爵进衍圣公(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始于1055年(宋至和二年)),爵同国公,封地孔圣之乡,世袭罔替。
赐谥号为宪(根据《逸周书·谥法解》的说法,圣能法天可以称宪,创制垂法可以称宪,文武可法可以称宪。),配享太庙。待寡人登基后,陪葬寡人陵寝。
恩师,您英灵不灭,后世当与大唐享万世荣耀。恩师,待学生百年之后,再去地下聆听恩师教诲。恩师,感谢你为我所付出的一切。”
孔府上下听到李承乾的教令后,立马下跪谢恩。孔志元抱着孔颖达的尸首大哭道。
“父亲啊,您听到了吗?殿下隆恩,父亲九泉之下可瞑目矣。”
“志元兄,节哀顺变。你们还有什么要求吗?我当看在恩师面上无有不允。”李承乾拉起孔志元说道。
“殿下之恩,我孔府合府上下感激涕零,无以为报,怎敢再妄加奢求。父亲在世时,常教导我等做人当知足常乐,我孔家乃是孔圣先师之后,自当以发扬孔学,教化天下为己任。
父亲一生为实现自己的志愿,辛苦操劳。如今含笑而终,我等岂能因一己之求,而辱没了父亲的圣名。”孔志元泣道。
“殿下,在下不求官,不求财。只是希望殿下能允许在下,在家乡为父亲立一衣帽冢,父亲在世时时常想念家乡,望殿下恩准。”孔志元跪下哭道。
“兄长所请,合乎情理,我自当允之。不仅如此,为继承恩师遗志,寡人欲在大唐境内各地建立学宫,宣扬百家之学,以儒学教化百姓。兄长可为犀首。”李承乾扶起孔志元说道。
“在下才疏学浅,难当此大任。在下二弟孔志约,深得父亲真传,又精通医道,对诸子百家也颇有涉猎,当可任此职。
在下无意仕途,只愿在父亲坟前结草,每日为父亲朗诵先贤经典,以尽孝道。”孔志元说道。
“兄长,淡泊名利,孝悌无双啊。恩师有子如此,足慰平生啊。”李承乾叹道。
李承乾告辞离开孔府后,回到太子府将自己锁在书房,大哭了一场,又亲笔写下悼文,但感觉总也不好。焦躁之下,命人传来许敬宗,请其代写一份。
第二日,李承乾进入宫中,向李世民谢恩。李世民贴身心腹宦官王德,亲自来到宫门口迎接李承乾。
“哎呀,殿下回来了,老奴多日未见,想杀老奴了。”王德老远见到李承乾,就高兴的一路小跑过来。
“啊,老王啊。多日不见,老王又精神了。还有别老殿下殿下的,我不是说过吗,你也是秦王府出来的老人,自幼看护我长大,我当称你一声叔父,也无不可。
如今无外人,你还是称呼我大郎吧。”李承乾心情不好,听到有人唤他,见是秦王府老管家,笑道。
“老奴哪敢当啊,如今小主人都是帝国皇储了,老奴不敢僭越称小主人为大郎了,还是称小主人吧。
小主人心情不好?可是有什么烦心事,说于老奴,老奴说不定能为小主人解忧呢。”王德看着李承乾落寞的表情,心疼道。
“老王啊,夫子走了,我心里好难受。”李承乾悲痛道。
“老奴听说了,夫子是好人啊。老奴听说夫子含笑而去,足见夫子心愿已了,尘俗已结,含笑九泉了。
生死有命,小主人不必忧伤。逝者已去,我们还要为生者而活。小主人还有主人和主母,还有兄弟姐妹,妻子儿女,还有万千百姓。小主人身系天下,当注意贵体啊。”王德劝道。
“嗯,老王说的对。我知道了。”李承乾经过王德开导,心情好了些。两人边走边聊,王德一直在变着法逗李承乾开心。一如当年在秦王府,自己不开心时,这个忠心的老奴就想法逗自己开心一样。
两人走到立政殿前,见李世民和长孙无垢含笑站在殿前看着自己。李承乾快步走上前,撩起下摆,跪俯道。
“儿吐蕃归来,进宫觐见父亲,母亲。儿让双亲担忧,儿不孝也。”
“哈哈,吾儿快起,进殿说话。”李世民笑道。
一进得大殿,长孙无垢就唤李承乾近前,仔细端详,笑道。
“吾儿清减了许多。这午膳就在母亲这吃吧,母亲亲自为你做饭。”
“呵呵,为父也要沾你的光了,平时想吃你母亲亲手做的饭,还吃不着,今日为父倒是要沾大郎的光了。”李世民抚须笑道。
“阿耶,阿娘气色红润,越发精神了啊。”李承乾笑道。
“还不是大郎有心,请孙老神仙时常入宫给我们调理身体。”长孙无垢笑道。
“大郎,夫子去了,为父也知道了。为父知你心里难受,特意让王德去迎你,他知如何哄你开心。大郎,你上表为夫子所请,为父皆允,夫子也当得大郎所赐。
夫子已去,大郎莫要过于伤心啊。”李世民说道。
“是,阿耶,儿知道了。”李承乾点头道。
“长兄,长兄,长兄可是回来了?雉奴好想你啊。”15岁的李治,一路欢叫着领着12岁的李明达,跑进了大殿。
“明年就要大婚了,怎得如此不稳重。就不能学学你长兄。”长孙无垢嗔怪道。
“阿娘不必苛责,雉奴还小。兕子让长兄抱抱,我们的小兕子越来越漂亮了。”李承乾一把抱起李明达笑道。
“哼,还小?都要成亲当爹的人了,大郎莫要惯坏了雉奴。这小子调皮捣蛋的本事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要是有你一半本事,我就心安了。”李世民气道。
“阿耶这话说的,天下间除了阿耶,谁还能比得了我的长兄。”李治笑道。
“你啊,少奉承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青雀和恪弟都已经就职塞外了。等明年大婚完,你也给我离京就职锻炼去。”李承乾揉着李治的头说道。
“长兄,莫揉了,疼。我不是去过高丽了吗?我就想当个逍遥王爷,在长安陪着阿耶,阿娘。”李治苦着脸说道。
“不行,那次你只是辅助,这次你要主政。我李家皇室子弟,怎能做温室里的花朵。将来大唐疆土大了,你们还要外出就藩,为大唐镇守边疆呢。”李承乾斩钉截铁道。
“阿耶,阿娘。”李治苦着脸向李世民和长孙无垢求情。
“别求我们,为父虽说现在还是大唐的皇帝,但是这个家早就是你们长兄说了算了。还有,大郎啊,当年你可是答应今年登基的哦,为父可还记得。”李世民抚须笑道。
李承乾瞬间脸色凄苦道。
“再等两年不好吗?”
“不行,就今年。”李世民摇头道。
“大后年。”李承乾争道。
“不行。”李世民态度坚决。
“后年。”李承乾争道。
“不行。”李世民已然坚决。
“明年,明年总行了吧,你好歹让我准备准备吧。”李承乾急道。
“说死了啊,明年开春你就登基。要是再推,为父直接给你绑到皇位上。”李世民说道。
“这皇位就这么烫手吗?阿耶怎么这么不想当皇帝。”李承乾纳闷道。
“因为为父发现,当甩手掌柜很过瘾。”李世民邪笑道。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圣太子,龙御天下更新,第82章 太子返程回京 孔夫子临终荐才(二)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