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人见到是赵有恭他们时,脸上刷的一下就变了,在想了一下之后,马上就站起身来,跑着下楼去了。
“哎呦,还来?上次就让你跑了,这次我看你还能跑到哪儿去?!”
说罢,赵有奕站也站起身,追了出去。
赵有恭见状,心想:得了,自己也追吧,不然以这位王兄的脾气,准没那小子的好果子吃。
茶楼本来人就多,那人好不容易挤下楼,刚要将毛驴的缰绳解开,赵有奕就追到了,上前一把就薅住了那人的脖领子。
“好小子,还跑?说说吧,你到底是谁?”
赵有奕二十多岁,正是龙精虎猛的年纪,可是对方手一拔楞,赵有奕的手就被甩开了。
“哎呦,好大的胆子!”
不服输的赵有奕还要上前,可一下子就被赶来的赵有恭给拉住了。
“大哥,住手啊!”
好不容易劝住赵有奕之后,赵有恭仔细打量了一下这个人,只见他三十多岁,看样子应该文化不浅,而且好像还有些功夫,于是他笑呵呵的说道:
“这位官人,敢问为何两次见面,都要走得如此匆忙啊,连茶都不喝一口就走吗?”
那人听了之后,这才双手抱拳,给他二人深施一礼,说道:
“二位贵人,恕在下鲁莽,此地实在不是谈话之所,还请两位移步至别处!”
“走就走!”
这声是赵有奕喊出来的,可赵有恭还是犹豫了一下,他可是刚刚吃了下卸司钱达的亏,眼前的这个陌生人说是要到别的地方说话,他不得不警惕。
不过,赵有恭又想,见到这个人时,是碰巧遇上的,他应该没有提前准备什么,若是他执意要去一个偏僻的地方,那自己不跟着不就完了嘛。
想到此处,赵有恭说道:“好啊,那咱们就找个宽敞点的地儿吧!”
那人一听,微微一笑,做了一个请手势,请他俩在前带路。
至于赵有奕,则根本就啥都没想过,上前一手扣住那人的手腕,说道:
“走吧,我看看你要说点啥!”他这个架势是明显怕这人再跑了。
“喂喂喂,我的驴,我的驴我得牵着...”
就这样,三人离开茶楼,两座王府的下人们则在后紧紧跟随,他们也是一样的不放心。
终于,来到了一处人不太多的地方,还是找了一间茶楼,这里远离南薰门,所以很容易就找了一个包间。
两位王爷大大咧咧的坐了下来,而那个人却“扑通”一声跪下了。
“二位王爷在上,下官前日不识二位王爷真容,今日偶遇,在下给二位王爷赔罪了!”
两人没想到这人刚才还在“嘴硬”,现在竟然“服软”了,顿时赵有奕的气就消了一半。
而赵有恭在听他自称“下官”,心里也放松了下来,至少他不是贼啊,而像钱达那样的“亡命之官”哪有那么多?
“你是何人?你是如何知道我们身份的?”
“下官乃是淮西提举常平司掌管义仓的陆宰,前日偶然走到了二位王爷的府门前,当时下官并不知晓二位就是王爷,因而孟浪了,后来经人打听才知道二位王爷的身份,下官再次赔罪,请二位王爷念在不知者不怪的份上,宽恕下官了吧。”
“呵呵,你倒是个见风使舵之人,若我们不是王爷,那日岂不是被你白白侮辱了?”
这是赵有奕说的,他还在挑刺儿。
可赵有恭却想,人家当时说的话是对的呀,开封城都被水泡成这样了,你们两位王爷竟然还在玩水取乐,人家作为一个有荣誉感的官员哪能看你顺眼?
因而,赵有恭反而对这个陆宰的印象还不错。
“陆大人请起,那日之事还是我们不知民间疾苦,说来惭愧,既然我们两厢都有过错,此事就当过去了吧,不要再提了!”
陆宰听了之后,又是一阵叩首感谢,而其实说这话时,赵有恭也是厚着脸皮说的。
赵有恭上前,将陆宰扶了起来,而陆宰也算是就坡下驴,这个事儿就算是真正的过去了。
赵有奕见了,一阵苦笑,自己这个老弟有时候的确是挺会做人的。
这时,小二将茶水送了进来,几人这就渐渐聊开了。
赵有恭问道:
“陆大人,淮西,我知道,只是不知这个提举常平司是做什么的呀?既然你是在淮西供职,又为何来到京城呢?”
陆宰闻听,叹了一口气,介绍了起来。
话说宋代的路,就相当于现在的省,而这个路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最高长官,而是分为了“四司”,总称为“帅、漕、宪、仓”。
“帅司”的正式官名叫经略安抚使,掌军事和民政;
“漕司”的正式官名为转运使,掌钱粮征运与转运;
“宪司”正式官名为提点刑狱公事,掌司法、刑狱与监察;
“仓司”正式官名为提举常平使,就是陆宰刚才说的那个衙门,主管常平仓、义仓及钱粮、盐茶专卖等事务。
陆宰主管的义仓的职能是为了防备荒年而设置的公益粮仓。
陆宰继续说:
“淮西与京城一样都遭了水灾,如今的淮河已经泛滥,万顷良田皆化为泡影,很多地方百姓房子被毁,家中也没有存粮,眼看着就要饿死了,百姓们是苦不堪言啊!”bïmïġë.nët
“陆大人,刚才你不是还说,你们义仓就是为了防备荒年而设置的,既然百姓闹灾,你们就应该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啊,为何你要跑到京城来呢?”
陆宰再次叹了一口气,说道:“二位王爷,你们在京城,想必也已经知道了,如今的运河不通,江南的粮食运不过来,在我们淮西也是一样。”
“陆大人,你们的义仓不会是没有存粮了吧?”
这是赵有恭的一个不好的预想,可对面的陆宰在听了这句之后,竟然真的点了一下头。
“果然?义仓的存粮呢?”
陆宰一声苦笑,“此事说来话长,暂时不提也罢,为今之计还是需要立即弄到粮食,下官心想京城乃是富庶之地,必有存粮,就想着到这里来买些粮食运回淮西,不过,呵呵,这里的粮食已经是天价了”
听陆宰这么说,赵有恭知道,此事涉及的问题应该怕是很大,堂堂的国家义仓竟然没有粮食了,这其中的利益牵扯恐怕是极大的,陆宰必定是知道的相当清楚,奈何他不愿说。
同时自己也是感慨,自己这边还在抱怨京城的大水呢,可毕竟京城是全天下最富庶、最重要的地方,比起淮西可是要强得多,那曾到了饿肚子的地步?
而淮西如今到了义仓都要买粮赈灾的地步,那情况已经是相当的严重了。
再看赵有奕,说到了这种正事儿,他的态度也严肃了起来,至少也要装一装郡王的“范儿”。
“为何你要买粮,难道淮西粮库里的粮食都吃光了吗?”这是赵有奕问的,果然问得有些白痴。
陆宰内心挣扎了一下,终于还是说道,“二位王爷有所不知,在下如今就是想早日买到粮食回到淮西,之后,我还会再次回到京师,我要告御状!”
“哦?你要告谁?”
......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混迹在北宋末年更新,第115章 我要告御状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