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醉唐风流>第168章 更多新产业
  为了增加土人对公民身份的向往,宁书成还专门划拨一笔资金,每月一号都会给每个公民发放二十文钱的补贴!

  二十文钱,不算很多,但别忘了古代的家庭都很大,一家三四个孩子很正常。

  再加上古人结婚早,可能爷爷奶奶才四五十岁,孙子就满地跑了,所以一大家子加起来十几二十个人的非常常见!

  这样一来,一家人能拿到的补助汇总起来,岂不是每月都就有三四百文,甚至半贯以上?

  这可就不是小数目了,是很多人家之前半年甚至一年的收入!

  这个政策出台之后,果然就有更多土人抢着学习汉话、改信道教了。

  当然,宁书成的补贴可不会只给归化的土人,否则,那岂不是跟后世的三免一补似的,变成对汉人的剥削和歧视了?

  宁书成可没那么蠢,所以这补贴是所有当地汉人也都能拿的。

  而且对汉人还更宽松,因为当地汉人不用必须信道教,只要会说流利的汉话就能拿到公民证和二十文补贴。

  然后在此基础上,还有更多标准和补贴——会写基础一千五百汉字,而且还懂简单算术的,就能每月再多拿五十文!

  如果文化水平再高点,就能进入三地的官府谋个差事,每月就能拿工资当公人了……

  在这些政策的促进之下,很多人都削尖了脑袋,要把自家的孩子送去三地的小学堂,让他们学习知识。甚至还有不少大人,也跟一群小孩子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从头学习那些基础的知识。

  可惜,宁书成手下能充任小学教师的幼卫还不多,暂时,就只能在思明岛、漳州、临泉县各开一座小学。否则,对土人的教化速度一定会更快的。

  即便是现在这样,宁书成估计最多只要二三十年,当地所有的土人,就都会彻底跟汉人融为一个整体,从此就不会再有土汉矛盾、互相民族仇杀了。

  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融合。

  而不是后世某些不要脸的教科书上,把胡人对汉人的屠杀、掠夺美化成的所谓民族融合。

  ……

  要做成这些,前提就是必须有个足够强大的经济背景,因此,除了甘蔗之外,宁书成也在推广棉花种植。

  这同样是个大杀器,为什么华夏古代一直没办法彻底解决北方的胡人侵略问题?

  不是打不过,在汉朝时,长城就已经修建到外蒙古去了,著名的狼居胥山,更是靠近了后世俄罗斯的边境!

  但就因为北方太过寒冷,又不适合种植粮食,汉人才没办法在当地驻扎,只能撤退回现有的长城线——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长城线正好就是适宜耕种区跟不适宜耕种区的分界线!

  后世红朝建立时,还不信邪的搞过一个内蒙生产建设兵团,结果没几年就解散了,就是因为在长城以北真的没办法种植粮食作物……

  长城选在那里,可不是巧合,而是古代华夏先祖智慧的结晶,以及用鲜血试验出来的结果!

  除了粮食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法御寒,让汉人根本没办法长时间在北方大漠驻扎。

  这个问题一直到明朝才解决,多亏了朱元璋,强制在全国推广棉花,有了充足的棉衣之后,华夏的将于版图才终于可以长时间把长城以北纳入统治。

  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朝的疆域在东北上面还有那么大一块,几乎一直通到北极圈!而在明朝之前,唐朝最大时也才道库页岛,而且很快就被丢掉了。没有棉衣,士兵在那地方根本没法驻扎。

  胡人数量少,还可以用皮毛衣服对付下,汉人数量那么多,哪有那么大量的动物毛皮供应?

  如今距离明朝还有七八百年,棉花也基本就只有海南一带才有少量种植。

  宁书成同样派人去找来了棉花的种子,准备在福建一带推广。

  但其实海南的棉花质量也很一般,华夏原生的棉花,都是短绒棉,用来填充被子、棉衣还行。却不适合拿来纺纱织布,要纺纱,必须从波斯、阿拉伯引进更好的棉花品种。

  这个问题,宁书成也已经在着手解决了,反正长安跟洛阳多的是胡商,只要给的钱够多,从他们手里什么都能搞到。

  还有蚊香的原料,除蚊菊,也是中东的特产。

  现在宁书成搞的蚊香,都是用艾蒿做原料的,效果比除蚊菊差了不少,而且烟雾也比较刺鼻。因此宁书成同样通过胡商,正在从中东引进……www.bïmïġë.nët

  然后还有椰子!

  这东西在福建的气候就不那么适合了,因此宁书成直接从岭南、海南一带收购椰子,并联系了漳州南边的潮州刺史,委托对方在潮州推广种植椰子,不管有多少,漳州全部收购!

  这样的好事,潮州刺史自然不会错过,也已经在组织当地老百姓种树了,不过要结果还要不少的时间……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椰子除了喝之外的用处,其实,椰子简直浑身都是宝!

  椰汁可以喝自然不用说,里边的椰肉也能吃,不过那个比较麻烦,宁书成也不准备拿来直接吃,而是当做榨油原料!

  椰子油,用来做印刷油墨可是非常精良的原料。

  另外,椰子壳可以烧来造墨,这样就省得砍树了,能为环保做不少贡献。

  另外,椰子壳还能拿来加工成纽扣、水瓢等生活用具,以及不少的工艺品等。在这个没有塑料的年代,能用到椰子壳的地方太多了。

  最后,椰子外面那层皮,干了之后还是做棕绳的优良原料!在这个没有塑料、没办法搞尼龙绳的年代,棕绳的作用可就太大了!

  ……

  除了这几种经济作物外,最赚钱的工业,宁书成当然也不会放过。

  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穿越者大大杀器——玻璃,终于被宁书成给鼓捣了出来!

  有了这东西,今后那钱绝对会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的望宁书成钱包里流!如果他不思进取的话,光靠这个玩意儿,就能确保一辈子衣食无忧,甚至儿子孙子也能跟着吃上好几辈子……当然,宁书成是不会那么没出息的。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醉唐风流更新,第168章 更多新产业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