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玄幻小说>仗剑护山河>第399章 秦皇三十二年(秋)
  一个月后,蒙毅和莫问天带领的七万(五万正规军,两万后勤)东路大军到达雁门郡。

  根据出发前的最新情报,月氏和匈奴的大军集结在月氏与匈奴的领地之间,也就是王贲、章邯带领的西路十三万大军与蒙恬、李由师徒带领的中路十八万大军中间,真正的主攻战场也就是在贺兰山与阴山之间的这片地区,而相对比较富饶的大青山到阴山东部这片地区,就是蒙毅和莫问天的大军扫荡之地,也是匈奴的大后方。

  这片区域相对西边的沙漠地区,水草更为丰沛,几乎一大半以上的牛马饲养都是在这块区域,也是关外蛮族部落相对集中的地区。

  综合而论,就是中路和东路夹击歼灭两部主力,西路负责扫清和驱赶匈奴领地。

  当然,对于热情的有志之士来说,出征之前都是抱着雄心准备参加大战的,可是真正出发之后,西路军绝大部分的将士都在庆幸自己不用参与九死一生的大规模战争中,就连莫问天都是一样的心思。

  他十分不喜欢杀人的感觉。

  这也是蒙恬和蒙毅在制定战略计划的时候,特意为莫问天开的后门,不然他这样的大杀器,在数万人的战场中几乎来去自如,什么仗都是必胜之局。

  当然,也是要对方的军中没有像蒙恬这样的猛人,不然一旦莫问天被缠住,依然还是要进行人海战争。

  那还不如干脆把他放在后方,把匈奴的后方搅个天翻地覆,效果是一样的,而且还没有后顾之忧。

  北方的深秋已经寒风刺骨,依旧无法阻挡大秦三路大军前进之势。在中路大军全部渡过黄河,来到阴山脚下捎带休整之后,蒙恬向东西两路大军派出信使,快马加鞭之下,三路大军相差两天的间隔,陆续向大青山、阴山和贺兰山以北的匈奴腹地前进。

  蒙毅和莫问天一路之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所过之处虽然能遇到一些部族在此居住的痕迹,可是在大军来临之前,这些部族就已经不知去向。

  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毕竟匈奴在河套地区有不少的侦察游骑,提前观察到大军到来的动向不足为奇。

  只是这样的行军显得有些无聊。

  越过大青山之后,蒙毅稍显大胆地往北又前进百里,依然没有发现匈奴部族的踪迹。

  由于进入腹地的距离有些过于深入,蒙毅不敢冒险,按照原定计划,将七万大军并行拉开,沿着大青山北边山脚一路向西推进。

  又是三天过去,东路军依然毫无发现,这样下去将士们虽然大概率能全身而退,但军功可以说颗粒无收,将领们无所谓,可士卒们都有些提不起劲儿来。

  这天夜里,大军原地扎营休整,莫问天的一万大军由于有十几位武者压阵,战斗力异常强大,便安排在大军最北侧,防止匈奴从北方突袭。

  夜间巡逻和侦查的斥候每隔一个时辰便会往返交替复命一次,保证不受远处的偷袭和侦查工作。

  狄弓便是斥候的一员。

  这个兵种有个好处,便是有什么情况它会第一时间得知,只要顺利完成信息的搜集和汇报,便能算作军功。可是这个兵种也是所有兵种中最危险,往往只要被敌方发现,几乎要遭受敌方所有的远程攻击和以少打多的局面。m.bïmïġë.nët

  游击战中,九死一生。

  而这晚,狄弓就是那个九死一生的人。

  蒙毅和莫问天及一些将领正在赶制大青山以北探索过的地形分析图,忽然外面就是一阵兵荒马乱的声音,莫问天第一时间便冲了出去,因为他知道这个时间是狄弓在外侦查,只要出事,便是大事。

  果然,一队士兵架着一个身后插着两支箭的斥候跑来,而受伤的斥候眼神都已经直了,嘴里喃喃自语地说着什么。

  蒙毅赶紧凑近他的嘴边,只听斥候说:“前方......二十......里......十几万......匈奴......撤!撤啊!”

  斥候用尽全身力量大喊,随即头一歪,咽气了。

  莫问天和蒙毅脑子同时“嗡”的一声,蒙毅是有些懵,不是说匈奴大军在西边吗?怎么会在大青山脚下?这斥候用命传来的消息,绝不可能有假,人数更不可能看错,这到底怎么回事?

  可时间不等人,只能把这个消息当做前提,赶紧制定策略。

  蒙毅一挥手,示意士兵尽快将斥候葬于此,做好记号,不管他们攻过去还是撤退,都没有时间带他的尸首走。

  如果前方真有匈奴的十几万大军,那他们硬碰硬怕是占不到便宜,而且斥候已经被发现,他们必定有所警觉,偷袭是肯定不行的。

  只能先行撤退,拉开距离也好。

  蒙毅第一时间下令收营帐、灭篝火,只留少数的火把作为大军位置的定位,迅速后撤。

  而莫问天现在已经疯了,他本来想着这斥候如果没咽气,赶紧问下狄弓的情况,结果他撑不住先咽气了,狄弓是生是死完全不知,而眼下来看,凶多吉少!

  他只对蒙毅扔下一句:“你们先撤,让李超殿后。”便快若闪电般消失在斥候回来的漆黑路上。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仗剑护山河更新,第399章 秦皇三十二年(秋)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