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为君子讲述果断排除阻碍事物发展的道理。
《夬》篇原文是: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惕号,莫夜有戎,勿恤。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苋陆夬夬,中行无咎。无号,终有凶。”
《夬》文讲述的意思是:
“下情上达,视听畅通,应发扬光大于朝廷,这样才有真实的警报,‘有了险情’,来自于封国。但不利于马上兴兵,利于前去了解事情。
刚刚发展起来一点基础,前往不会获胜,还会带来灾祸。提高警惕,防备日落和夜里发生战事,就没有了担忧。强壮在表面上是危险的。若君子决断一意孤行,就如同行路遭雨淋,虽心生怨恨,可咎由自取,怎能怨咎。屁股上没有了皮肤,行走起来就步履艰难;手牵着羊就不会丢失,听到这种说法劝告,能不相信吗?苋草生长在路上,应果断的除去,中正行事,则没有过失。若听不到了警报声,最终灾难真的就要发生了。”
“夬(guái)”,“《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按“决”意,既有排除阻塞物之意,也当决定以及水把堤防冲开等意。从《夬》内容来看,“夬”的意思是果断处理或排除阻塞视听之意。《夬》里就是指“下情上达畅通之意”。
《夬》题目(即本篇的立论)“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这是说“下情上达,视听畅通,应发扬光大于朝廷,这样才有真实的警报,‘有了险情’,来自于封国。但不利于马上兴兵,利于前去了解真情。”
这题目立论了一个道理,政治上的视听没有被阻塞,就能得到真实的情况。上面对下面的情况,能得到真实的了解,也就不会被蒙蔽与偏听偏信。所以,下面有什么情况,就能上报于朝廷。而下面发生了问题,不能用武力去解决,应采取兵戎以外的方法去解决。《夬》的内容也就围绕着这一命题展开的论述。
《夬》首先通过"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比喻"刚刚发展起来一点基础,前往不会获胜,还会带来灾祸"的道理。又通过"惕号,莫夜有戎,勿恤"的举例,要时刻"提高警惕,防备日落和夜里发生战事,就没有了担忧"的事情出理道理"。文中又通过:"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苋陆夬夬,中行无咎。无号,终有凶”。这是说明"若君子决断一意孤行,就如同行路遭雨淋,虽心生怨恨,可咎由自取,怎能怨咎。屁股上没有了皮肤,行走起来就步履艰难;手牵着羊就不会丢失,听到这种说法劝告,能不相信吗?苋草生长在路上,应果断的除去,中正行事,则没有过失。若听不到了警报声,最终灾难真的就要发生了”这些道理的讲述,以论述阻塞视听的利害关系。
《夬》文是围绕着言路视听来阐释其政治道理,若言路渠道不畅,蒙蔽视听,政治上自然会是“终有凶”的结果。《夬》文强调的是工作做细,防备做好,反对兴兵,反对独断专行。倡导广开言路,就会听到下面的真实情况。相反就没有了警号声,将会听到的是假大空,这就是“无号,终有凶”的结局了。这里是多么强的政治忧患,《夬》文就是通过正反两方面,来讲述言路视听上的利害关系。《周易》作者在淳淳告诫治国安邦的君子们,牢记什么是有利的,而什么是有害的。
《大象传》则由《夬》而阐发出:“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的另一番政治道理。这意思是说:“君子因此要懂得造福于下面,但居德自满则是忌讳的事情”。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周易哲学解读更新,《周易》哲学解读姊妹篇 周易归来一百零八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