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奔笑道,“不仅没瘦,还胖了不少!”
铁南珂点头笑道,“可知你在外面没吃苦!”说罢,挨着他们坐了下来,笑道,“大哥,给我说说!这些年,你都去了哪?可有什么新鲜事?”
牛奔待要说话,却被李托托拦下了,说道,“珂妹,你就别问了!问了添堵!”
铁南珂不解其意,说道,“这是怎么说?”
李托托遂将方才的事简单说了一遍。
铁南珂闻说,果然不受用了,因哀叹了一声,乃站起身,说道,“大哥!你今天来可不能像上次一样,屁股没热就走!我亲自下厨,去给你们准备一顿好饭去!”说罢,喜的掀门帘走了。
铁南珂走后,牛奔忽的叹了口气。
李托托道,“牛兄怎么了?”
牛奔道,“我来的路上见刀兵四起,生灵涂炭!百姓可是遭罪了!”
李托托闻说,也由不得叹气,说道,“这都怨我!是我疏于管理了!”
牛奔道,“话也不能这样说!你有责任,但主要责任却不在你!”
李托托摆手道,“你不用说好话!我心里明镜似的!”
牛奔笑道,“我可没有向着你的意思!”又道,“我出去游荡了这么长时间,深有感触!社会动荡的根因在于底层百姓!人民的戾气太重了!需要想办法予以救治!托托,有时间你真该去外面看看!西牛贺州虽然不及这里富庶,但人民很少暴动,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李托托闻说,不觉皱起眉头,说道,“牛兄,你怎么给人当起说客来了!这可不像你的行事风格!”
牛奔哈哈一笑,说道,“什么也瞒不过你去!”又道,“如来这个人虽然世故了些,但是本心不坏!那几年我在西牛贺州多亏了他照顾,总该尽份心意!况且,佛家在西牛贺州一带搞得确实不赖!我也是顺水推舟!”
李托托点头,说道,“如来这个人何止是世故,他是太势利了!我劝你最好不要和他走的太近!迟早要倒霉!”
牛奔一面笑,一面点头,说道,“托托,去西天取经的事,你怎么考虑的?能不能卖我这个面子?”m.bïmïġë.nët
李托托道,“如来想借此机会传播他的佛教,壮大他的队伍!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按我的本意,我是不会答应他的!但是,这次你来求情,情况又有不同!我岂能薄你的面子!”
牛奔闻说,拍手大笑,说道,“好兄弟!你可是让哥哥我长脸了!”说罢,站起身来。
李托托道,“牛兄,你要去哪?”
牛奔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去西天将此事告知如来!让他早作准备!”
李托托起身拉下他道,“不用着急!”
牛奔道,“此事越早越好!”
李托托笑道,“难道我还能反悔不成?”
牛奔道,“我是怜惜天底下的百姓!”
李托托道,“那也不行!珂妹那里已经去准备饭去了!你要走了,我无法向她交代!”
牛奔道,“女孩子家不能惯着!你呀得想办法把她拿住!”说罢,竟出了门,骑避水金睛兽腾云走了。
少时,铁南珂过来,看不见了牛奔,问道,“托托,大哥呢?”
李托托摇头道,“上西天了!”
铁南珂唬了一跳,说道,“啥玩意?!”
李托托笑道,“是我说的不清楚!他去西天找如来去了!”
铁南珂不解,因问其故。
李托托遂将方才的事说了一遍。
铁南珂叹气道,“我这个大哥,真真的太爱管闲事!”
李托托也是摇头叹息。
牛奔走后,仅仅过了两个月,观音大士就来到朝歌。李托托亲自接待。
李托托道,“菩萨过来可是为了取经的事?”
观音点头,说道,“大王,谢谢您能允许我们来中土传教布道!”
李托托摆手笑道,“不用客气!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普天下的百姓!”又道,“可挑选好取经人了?”
观音点头道,“普华寺有个叫三藏法师的!原是我三师兄金蝉子转世,可当此大任!”
李托托闻说,遂派人将三藏请来。
三藏见了李托托,双手合十,说道,“大王!我们又见面了!”
李托托吃了一惊,说道,“我们以前见过?”
三藏笑道,“大王,您可是忘了?奈何桥上,您还送了我两样宝物呢!”
李托托更觉吃惊,说道,“你还记得?”
三藏笑道,“那一日,你们走了以后。孟娘娘突然发了火,还赏了我一个耳光!我于是不敢喝孟婆汤,径直走过了奈何桥!”
李托托闻说,笑道,“原来如此!你既然记得我送你宝物,可还记得我对你的嘱托?”
三藏点头道,“自然记得!”
李托托闻说,大喜,立时就要安排给三藏办手续。
观音在一旁看了不解,因问道,“大王,你们两个这是…”
李托托笑道,“菩萨不要见怪!我们是老相识了!”又道,“三藏,你此番取经,责任大,任务重!我没什么可给你了!赐你一个姓如何?”
三藏点头。
李托托道,“就赐你一个‘唐’姓吧!以后你就叫唐三藏!”
三藏闻说,大为不解,说道,“大王!您是南朝之主,自然要赐我一个‘南’姓才妥当!即便不能,也该由着您,赐我一个‘李’姓!怎么偏偏冒出个唐来!这姓赐的,越发让我见外了!”
李托托咳嗽了一声,说道,“这个…糖甜嘛!你长的白白胖胖的,符合你的气质!我是量体裁衣!”
三藏闻说,也只好作罢,说道,“行罢!唐三藏就唐三藏罢!”
于是,李托托为唐三藏主持了斋戒大典,布告天下,开始了西行取经大业。
唐三藏走后,果然依着李托托的嘱咐,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在高老庄收了猪八戒,带着他两人一路西行,往西天大雷音寺而去。
李托托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也再无牵挂,于是将江山一分为二,禅让给了两个儿子。大儿子红孩儿在长江以南,还称南朝。小儿子黄孩儿在长江以北,称为北朝。自此,历史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重回殷商:我靠炼宝发家致富更新,第67章 三藏取经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