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创造的那一套制度,就已经很完善了。
布政使——主管民治;
按察使——主管法治,监督官员;
都指挥使——主管军队。
这是地方。
中央还有一套监督的机构呢!
按照老朱的设定,地方互查,再加上中央的监察系统,自然是万无一失的。
——然而,老朱忽略了人心的贪婪。
文臣阶层一点一点,一点一点的循序渐进,最终将一切权力,都握在了手心。
宣德五年,地方开始常驻巡抚。
宣德十年,就在朱祁镇这个七岁小皇帝刚刚登基的时候,长城沿线,就已经全部安插了巡抚。
当文臣拿到了粮食大权,又拿到了督军的大权……
朱家皇帝,就成了玩物了……
这就是大明灭亡的真相!
朱由检要做的,就是恢复老朱的制度的同时,再给加上几把锁。
身为一个研究历史的从业人员,朱由检自然明白,任何一个制度,脱离了百姓,都是玩不转的。
别看那些埋首苦干在黄泥地上的老农,朴素的让人不会多看一眼……
然而,沉默寡言的他们,才是这个世上最强大的力量!
不管什么时候,谁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谁就能万世永昌!
一切上层建筑,都是空中楼阁。
唯有百姓,才是根!
正巧,重建大明的朱由检,正是权力最大的时候。
可以这么说,朱由检虽然继承了朱家16世余烈。
然而,他几乎是白手起家,再次重新打回了天下。
历来马上开国皇帝,都是权柄最高时。
索性,他一条道走到底,直接给了百姓可以合法反杀官吏的法律效力!
更是直接给了吏员可以无视官员的法律地位!
这样的体质,自然有着他的弊端。www.bïmïġë.nët
僵化、内耗,必然是朱由检百年以后,大明官场的主旋律。
但是!
这又何妨?
只要大明还能延续,只要华夏主体不变——
大明的科技,一直都会站在世界的最顶端。
这个世界,更是西方全球掠夺,刚刚有了苗头的时候。
需要压榨百姓,来获取海外输血的困境——朱由检几乎没有!
——没错,朱由检没有要反超西方的困境。
大明没有灭亡,朱由检就没有这个困境!
这就是华夏老祖宗,留给朱由检最宝贵的遗产!
那么,还有什么是不能干的呢?
要知道——
三十税一的农业税,毛利润十税一的工商税,足够大明后世的继任者使用了。
更何况,朱由检还将大学城、科技研发、武器制造、工业制造、矿场开采、粮食采买……都给攥在了手心。
更别说,还有那庞大到足以涵盖一切的“汉江商团”!
汉江商团诞生的背景,就是皇权的支持。
只要在这个圈子里的商贾,没有敢抛弃皇帝的。
因为皇权——才是汉江商团能够存在的前提!
这……就是朱由检真正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这几个板块在手,后世的继任者,只要有点能力,完全可以重建一个朝廷!
换句话说,哪怕是官员们不配合,哪怕皇帝中庸……
单单依靠吏员体系——这种僵尸一般的制度,大明也能玩得转!
朱由检是有底气的。
给他底气的,就是老祖宗们留给华夏百姓的智慧结晶。
这是华夏的荣光!
这是每一个华夏百姓的骄傲!
……
王甲长佩服陈鼎。
但是,却不怕陈鼎。
因为他是吏员!
哪怕从九品的末等小吏,也是吏员体系内的一员!
大老爷敢动他……
他只要派个人去了税务司,大老爷就要被税务局“请”走喝茶!
甚至,他的家人,还可以悄咪咪给新闻署写了信……
这样,请大老爷喝茶的,可就是东厂了!
因为新闻署是东厂下的衙门,跟反贪局齐名,更是可以调动反贪局一部分力量。
这就算了,新闻署衙门,除了会有皇帝身边内书堂文书太监,日常坐镇之外,更是可以不经通传,进宫面圣!
这个权利,可就是新闻署超然于外的保证了。
大明的太监们,为啥那么牛?
不就是因为——“皇权特许”么!
今日,皇权特许的,不单单有东厂、锦衣卫,还有新闻署、反贪局,以及庞大的吏员们!
甚至,严格来算,小百姓也在“皇权特许”之内!
这份“皇权特许”——堪称毁天灭地的能量!
反过来说——
杀贪官污吏不犯法,就是皇权最大、也是最重的保证!
正所谓:
“老百姓在手,天下我有!”
……
王甲长虽然是最末等的小吏……
大小也是在编的干部了。
除了每年会有两石麦子、或者稻谷的官俸外。
多多少少,也算是有了地方官的体面。
更是在做工的时候,还能多拿了几枚铜板。
自家有钱,就愿意拉乡亲们一把。
百姓有钱,自然就不会再冒着生命危险,雨雪天气里进山采药。
有钱了,谁还冒着生命危险去挣钱啊~!
百姓在家躲雪,王甲长也就有了能够召集起来的人手。
不过是拿几顿饭的粮食出来,号召百姓进山砍了树木,就能让乡人免了被砸死的灾难。
这事……
只要稍微还有点良心的人,都会去做的。
更何况,这还是他的政绩。
——是会升职的!
都是当官的,谁不想爬得更高?
王甲长难道不想成为——王里长、王乡长?
利益驱动,才是真正最有效的法宝。
……
一想到今日的好日子,王甲长的嘴角,不由带上了笑容:
“现在好了啊!
万岁爷让咱小百姓赚到了钱,百姓们在这冬日里,就愿意在家猫猫冬。
有人手可用……
我这个甲长,大小还是一个村官,说的话,还是有人听的。
我又岂能不为乡邻做了善事?”
“哈哈哈!
王甲长说的好啊!”
陈鼎哈哈大笑:
“肯做实事,你的这个官,就是合格的。”
陈鼎点了点头,对着王甲长夸赞一句。
花花轿子人人抬。
夸人一句,累不死自己。
要是因为他的一句夸奖,而诞生了一个一心为国的吏员,那就是大明得到了好处!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我崇祯绝不上吊更新,第 1197章百姓在手,天下我有!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