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其它小说>孝与不孝生死绕>人中完美数高顺
  大凡《三国演义》的忠实粉丝,想必一定知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语。对于这一说法,我曾有过疑惑:吕布心胸狭隘,忘恩贪财,先后弑杀两个"义父",如此"三姓家奴",授其“人中吕布"盛名,岂非颠倒黑白、信口雌黄?有人对此解释,说"人中吕布"之语,重点在于标榜吕布的武功,而非称颂他的人品。

  就我看来,这一解释,还是有所牵强。假如标榜吕布武功,直接就用"武中吕布"去缀"马中赤兔",不就没有歧义了吗?

  事实上,就武艺排名而言,吕布在乱世三国英雄豪杰中,确实可拔头筹。否则,拥有虎狼之狮的董卓,也就不会因忌惮吕布,而不敢带兵围猎丁原;立志为汉除贼的王允,也就不会因耽心吕布,而施连环计智灭董卓;志在一统华夏的曹操,也就不会因恐惧吕布,而下令缢死这个"鸟人"。这一切无不佐证,吕布的武功,超级厉害!

  如果,这个如果十分重要一一如果吕布的人品,也像其武艺般"超级厉害"的话,那么改变东汉未年的乱世格局,极有可能完成于他手上。

  相对于吕布的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贪生怕死,吕布的麾下,却出现过两个"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的英雄。他们就是陈宫、高顺。今天我不说陈宫,就讲高顺。

  高顺出生于东汉末年,具体年月不详。据此推测,高顺的家境应该不会富裕。高顺事奉吕布,职务为中郎将。高顺手下的兵不多,仅七百余,队名有点厉害,叫"陷阵营",类似时下的特种部队。

  高顺管理部队很有一套,将士军纪严明,平时营房整洁,铠甲兵器摆放有序。进了"陷阵营"的人,都是些甘愿把命绑在裤腰带上的狠主。"陷阵营"的迎战理念是:要么不战,战则必胜!基于"陷阵营"战力强悍,以至敌方有些将领,只要听到"陷阵营"三字,就会怯战而退。

  敌方惧怕"陷阵营",情有可愿,但奇怪的是,吕布也怕"陷阵营"。吕布的怕,是怕这些不惜命的将士,有朝一日,跟随高顺作乱,危及他的霸主地位。

  为了削弱高顺的影响力,小心眼的吕布想了个招:收缴高顺用以指挥“陷阵营“的兵符,交由自己的亲戚魏续,也就是后来出主意将吕布梱绑交给曹操的那个家伙掌管。每到开战前夕,吕布才会让魏续将兵符交给高顺。等到战斗结束,吕布又会迫不及待地让魏续去要回兵符。由此可见吕布的心胸,真的不是一般的狭隘。

  说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三国迷们赠予高顺的一项荣誉:完美军人!说高顺完美,在于他既不饮酒,也不好色,更不贪财。高顺对待部属,皆当兄弟,不分亲疏。《汉末英雄记》中专门录有高顺不饮酒、不受贿的品质。一般而言,史书上很少有人能得到如此记载,这说明高顺确实与众不同。

  面对吕布的不信任,高顺不仅从无怨言,而且依旧十分忠于吕布。除此之外,高顺还劝谏吕布做人要诚,做事要实。吕布其实也知高顺忠诚于己,但他就是担心高顺越位,故一直不敢提拔高顺。

  公元196年某夜,住于下邳城内的吕布,突然听到杀声震天。吕布以为袁术大军来袭,仓惶中带着家眷逃往高顺营寨。高顺一边派人安顿吕布一行,一边带兵前往拒敌,结果发现此次骚乱,竟是吕布手下一个名叫郝萌的将领,收了袁术之贿后反叛。高顺就与“陷阵营"将士一起,斩了郝萌,平了骚乱。www.bïmïġë.nët

  吕布与刘备翻脸那次,曹操派手下大将夏侯惇去阻吕布。夏侯惇仗着兵强马壮,不把吕布一方放在眼里,纵马出阵单挑高顺。两人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高顺手下有个名叫曹性的士兵,为助高顺,暗中拉弓,射出一箭,正中夏侯惇左眼。夏痛得大叫一声,急忙拔箭,不料连着眼球拔出。夏侯惇大喊:"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张口吞下眼球,然后策马到了曹性眼前,搠了其命。高顺见夏侯惇违了规矩,下令冲锋,"陷阵营"将士就像蛟龙出海,猛击曹军,再次创下"以少胜多"的战绩。

  公元198年冬,曹操水淹下邳城。守城多日、疲惫至极的吕布、高顺、陈宫、张辽等人在小憩时,不慎被魏续等叛将、叛兵收缴兵器,绑交曹操。面对曹操,高顺始终报以冷眼,不发一言;陈宫明确表示,情愿赴死;吕布则乞求曹操,饶其一命;张辽痛骂:"吕布匹夫!死则死耳,何惧之有!"曹操就问刘备如何处置吕布?刘备反问:"公不见丁建阳、董卓否?"由是吕布死于白绩缠脖。接着曹操又成全陈宫,斩了高顺。做完这一切,曹操亲自为张辽松绑,请求其为己效力。见曹操意诚,张辽遂从。

  曹操处死高顺,一直为后人热议。按理说,曹操连吕布这样的人亦想收容,为何不留高顺?史学家们分析有三:一是曹操极度怀恨高顺的"陷阵营"多次重创曹军,如果宽恕高顺,就会伤了夏侯惇等一大批将士之心,将其处折,可平"军愤";二是对被俘敌将,有杀有留,才能让那些降将,有所敬畏,有所感恩,有所恐惧;三是高顺过于孤傲,自始至终冷眼斜视曹操,既不求饶,也不像张辽、陈宫那般表明态度,这让曹操很难借题发挥、顺坡下驴,故不得已予以处斩。

  但我以为,曹操之所以不留高顺,在于高顺为人太过完美。为何?盖因曹操这厮,嗜酒,好色!曹操的好色,还十分龌龊一一他喜欢纳敌方败将、降将妻妾为玩物。这对既不饮酒、又不近色的高顺来说,岂非眼里掺沙?因此说,曹操不留高顺,在于防“卧榻之侧养虎"也。

  某种意义上说:高顺并非死于曹操之手,而是被他自己的“完美"所害!考虑到高顺的"完美"无懈可击,因此有必要将"人中吕布“,改成“人中高顺",并用"人中完美数高顺“一语,作为文题。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孝与不孝生死绕更新,人中完美数高顺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