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大明求生记>第三百十四章 平安府代银券(下)
  有了“代银券”后物价在平安镇就是按照粮价制定的,整个延绥地区不缺粮,反过来粮价又参照“代银券”的购买力来决定市价,这就让章子俊不得不需要寻找一个白银购买粮食的中间价出来。

  当前抛开灾荒地方外,像江南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是产米区,这些地方的米价是一两银子能买到四石米。南方的大米运到西北边陲,其市场价是一两银子买到一石米。若是遇到丰收之年的时候,一两银子能买到八九石米,中间的差距很大。

  目前的白银购买力也按照米价计算的,就好比平安镇是一个小池子,外面就是一个大池子,怎样做把小池子跟外面大池子的水位持平,如果有点相差也不能太大。最后“代银券”一两面值为四石米计价,大部正常年份时物价肯定稳定,“代银券”的购买力因为跟大池子的米价挂钩,如果碰上灾年,“代银券”购买力势必也会下降,不过小池子也有储水功能,到时用于贴补,波动也不会太大,相反还能升值,起到中流抵柱的作用。

  反过来如果遇到丰年,一两银子能买到八九石米的时候,就大量买进大米,章子俊是农民出身,知道粮食在古代就是财富,不嫌粮食多的道理。除了口粮外,许多的杂粮不管在食用上,养殖上,最大的去处就是酿造,而酿酒就是一个无底洞。

  不管怎么算,要平抑平安镇范围内的物价就是小儿科了,平抑整个榆林延绥地区也不在话下,说起来仿佛前景很好,实际做起来很不容易了,首先就是当一两白银的购买力超过大米价的四石时怎么去应对的问题,光收购肯定吃不消,单单一个平安府的实力想要跟整个江南产米区扳手腕,没这个必要,也耗不起,好在古代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从江南运往西北路途遥远,就算江南产粮区风调雨顺,一两银能换成十石米,到了西北榆林也要变成五石到六石了,而所要提防的是平常年份大米在江南的正常价,一两银换四石米,也是“代银券”的平抑价,运往西北就要去掉一石左右的差价的话,为了弥补这个差价就需要平安府来垫补。

  西北的主食本不是大米,对大米的需求不是很敏感,相反是黍米(小米)、菽豆(黄豆)、小麦、大麦、高粱这些,现在有了土豆、玉米后慢慢也成为了主粮,而高粱、菽豆、红薯、南瓜成为了杂粮,用做养殖、酿造。而大米就是辅食,这对“代银券”非常有利。

  这就是章子俊还不想把“代银券”扩散开去的想法,等于要在大明发行出一种全新的钱币,先不说朝廷的反应,外省老百姓是不是接受,就当富可敌国又能如何,光应付一个江南市场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加上没有朝廷背书是办不到的。

  山西汾州府石楼镇石楼书院内,今日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开学仪式,古代将开学仪式称为“入泮礼”,一共有四个步骤:正衣冠、拜师礼、净手净心、开笔礼。

  举行开笔礼的时候,教书先生会用朱砂在学生们的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希望学生以后能够心明眼亮,在日后的学业中举一反三、一点就通。

  入泮礼一般在孔庙,当着孔夫子的画像,其规模庄重,堪称古人生涯中必经的仪式。入泮礼总共分四个步骤,第一个步骤被称作正衣冠。古代的教书先生要给学生们整理衣冠。整理好以后,教书先生会给学生们讲一些道理,才会带领他们进入学堂,进行入泮礼的下一个步骤——拜师礼。拜师不光要叩拜教书先生,还要先叩拜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学生们叩拜完孔子和教书先生后,还会将早先准备好的六礼束脩送给教书先生。六礼束脩是六个特别寓意的礼物——十条肉干(感恩教书先生的教育之恩)、芹菜(勤奋好学)、莲子(苦心教导)、红枣(早日高中)、桂圆(功德圆满)、红豆(红云高照)。

  赠送完礼物,拜师礼才算结束,才可以开始净手净心。净手净心,字如其名,是要学生们将手放入水盆洗净,其意自然是要学生们能够屏除杂念,静下心来努力学习。结束后,就该举行入泮礼最后一个步骤——开笔礼。

  今年的入学人数比较多,作为石楼书院的山长王芿峤也迎来了古稀之年,有孙子王冲、王礼主持开学。如今的王家在石楼镇上非常受人尊敬,虽然王家没有人做官,却声望极高,因为是代表着当朝平安伯在石楼镇开蒙学,办书院,这些年来有许多的学生考中了秀才功名,中举的有二人,童生试过关的不知其数,有些学生去了平安镇当了主事,有些学生准备来年的乡试,更多的学生在周边的许多大户人家工矿做事,座镇一方主管。毣洣阁

  原因是石楼书院出来的学生跟别的书院不同,能理解格物,机巧方面的许多知识,特别能受到各地方开办的采矿、运输、炼铁、修理等方面的需求。有技术还能识字断文,又能理解平安镇出品的许多采矿设备,动力设备,对于这样的“人材”,目前难求一人耳。

  所以每一年的开学,前来求学的人数一年比一年多,因山长王芿峤年事已高,孙儿王冲、王礼刚从平安镇《大明科技学堂》毕业,就回到了石楼镇接替王芿峤教书育人的重任,将带来更多的机巧方面的新知识,特别是机械传动方面的全新学识,因为王冲在学堂学的就是传动学科,而王礼迷上了蒸汽机动力。

  从平安镇还带来了“代银券”,作为书院食堂学生吃饭的凭证。以往学生人数少,吃饭是自带食盒,每到饭点,学生就各自吃着从家里带来的吃食,教员及一些杂工开一个小灶,后然为了能招收更多的学生入学,王芿峤听从平安伯的建议,中午的餐食有书院免费提供,几年下来人数增加到几百人时就开设了食堂,每人吃饭定量免费提供,所凭一张竹签子领取饭食,一到吃饭时间总是乱哄哄,后然书院发现多出了许多的竹签子,也就是说有人私自制作了竹签子领取吃食,这种事从前几年起就被发现了,起先很少,王芿峤也不想计较这些,一餐饭食而已,可是几年来,年年增多,像去年学生包括杂工、教员三百多人的书院,光伙食的开销远远不够平安府拨给的经费,王家还要贴进去不少,这才想要改掉竹签子领取吃食的方法。

  所以今年开学后王芿峤的二个孙儿自然想起了用“代银券”的方法,因为在平安镇的学堂,学生领取的饭食就是使用“代银券”购买的方式,学堂每人每月发放一定数量的“代银券”,这个数目是有限的,合计每一餐的所花餐食为一分银,一分银值五纹铜钱,二个炊饼,一荤一素二个菜,就是一分银,也是学堂给学生的福利,这样做有许多的好处,菜品及主食多样化,有不同的价格,就像去饭庄吃饭一样,想吃什么,喜欢吃什么就用“代银券”购买即可,如果你天天吃大鱼大肉,每月的“代银券”就提前很快花完,为了不挨饿或某些有钱人家的学生吃的好,就得自掏腰包购买“代银券”,不然只有喝食堂的免费汤,啃几口免费的红薯干。也就是这样,一些本地贫苦人家的学生,为了节省点,把学堂发放的“代银券”舍不得花,用来贴补家用。因为“代银券”在平安镇范围内就是银钱,可是在汾州府石楼镇就不一样了,因为没有流通过,当前“代银券”只能作为书院内吃饭的凭证。

  以前的石楼书院定量领取吃食,不管喜不喜欢吃,也不管有些人吃的多,有些人吃的少,多是一份,饭量大的吃不饱,饭量小的造成极大地浪费,所以就有人钻空子,私自制作竹签子,这些年来也不知道养活了多少教职工及左右邻居亲戚朋友及家人一起吃喝。

  为了彻底替换掉铜钱,在学堂、工矿、厂坊中的食堂、小卖部等职工福利上,方便计算流通又增发了一张最小面值的纸片,面值一枚铜钱的“代银券”,起初章子俊不想制作这样面值是因为光纸片的代价就抵过了面值的成本,一枚铜钱的“代银券”印制越多,亏本越多,最后就把它缩小,跟以前的“代银券”小了一大半,这个最小面值的一枚铜钱的“代银券”图案很有意思,除了四边底纹的云纹跟其他的“代银券”相同外,上面是一枚制钱的图案,背面是“代制钱一枚”字样,底下就是说明文字了。

  章子俊也很明白流通最大的就是这个最小面值的“代银券”不制作出来就会影响到其它七种“代银券”的使用,这是因为物价所决定的,需要用到铜钱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比如一个烧饼一枚铜钱,一碗馄饨二枚铜钱,三枚缝针一枚铜钱,一绞绣花线二枚铜钱,一个烤红薯一枚铜钱,一壶茶水一枚铜钱,一块五香豆腐干一枚铜钱,一个肉包子三枚铜钱等等,也就是说一枚铜钱在生活中确实很重要,要替换它哪怕没有好处亏本也不可或缺。很快不管是私币还是官币,在榆林延绥地区被“代制钱一枚”所取代。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求生记更新,第三百十四章 平安府代银券(下)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