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要说明一下,瓷艺窑口与瓷器窑口不是一个概念,瓷艺窑口都是瓷艺工作者为了烧制特殊工艺品的小窑炉,往往都是使用电做为热源,整个窑炉的体积也不大,最小的也就是一个小冰箱那么大小,而马特奥的这个可以说算是很大的了,1﹒5个立方米可以说是能够烧制体高超过1米以上的瓷器。要在这样大的空间里把瓷坯加热到1280度,那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用电,所以,这样的电炉往往使很多瓷艺工作者望而生畏,耗电量太大,控制起来也不容易。
可就是这样的电窑,生产厂家还是希望得到广告效应,花了点小钱,要求媒体摄影师在拍摄的时候不要忘记把他们的厂标拍进去,这对摄影师来说,简单。
李凡给汤汉姆他们工作室设计的窑口就高级多了,首先,其内部容纳的容积是可调的,这说起来似乎很高级,可实际上却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那就是可以在窑口内搞“套中套”的设计,小的物件就在窑口里加一个小小的内胆,而这个内胆本身是可以与热源直接连通的,而外面的大窑炉等于是给小内胆加上了一层覆盖的保护膜,这个内胆还有大中小的选择,所以,窑口的容积是可调的。
其次,李凡设计的这个窑口是电和气联合供热的,对于小型物品在小内胆里煅烧时,可以单纯用电或者用气,而在整个大容积煅烧的时候,使用的就是天然气了,而电加热不过是起到辅助作用,同时,在内部还设计了热流环流的通道,这也是其它窑口所没有的,目的是进一步平衡窑炉内的温度一致,不能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温度低,那是烧窑最忌惮的事情,之所以烧窑需要那么久,就是为了温度的最后均衡,为了让瓷胎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均匀受热,让瓷胎烧透。
第三,李凡设计的窑口还可以使用第三种热源,那就是使用焦炭、木炭热源,这也是在烧制一些特殊瓷器,尤其是二次烧三次烧的时候,需要猛烈的快速的热源,靠电能和天然气是达不到的,这样说许多人不能理解,实际上,这是事实。
就拿我们常用的煤来说吧,一般的土煤的发热量是在4500大卡以上,可要是钢铁厂炼焦,这样的煤就不达标了,尤其是南方各省后来被关闭的许多小煤窑,基本上都属于这样,这样的煤要经过洗练后才可以用于烧锅炉使用。而炼焦厂需要的煤就要求发热量达到8000大卡以上,更要一些特殊行业使用的高能无烟煤,发热量往往在13000大卡以上,这就是玻璃器皿制造和金银饰品制造行业。
而汤汉姆使用的那个窑口在二次煅烧和强力回火的时候,就需要这样的火头去猛轰一阵,等电热或者天然气去烧?黄花菜都凉了,而且,电窑和气窑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这是他们加热的原理差异造成的,比如,电窑是氧化气氛,气窑是还原气氛,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如果釉料需要氧化,你得用电窑,如果釉料需要还原,那你就得改用气窑了,可如果你在釉料里同时使用的氧化和还原的材料呢?如果你的瓷器需要多次回炉烧制呢?而且每一次回炉使用的釉料不同,你该咋办?这就是那些普通电窑口无法满足的原因,而这些,李凡都替汤汉姆想到了。
直播嘛,总是要搞出一些噱头来,在马特奥开炉前,主播一方面介绍了马特奥在瓷艺创作上的丰功伟绩,把马特奥在国际各类活动中获奖的作品浏览了一番,镜头是一边转动主播是一边的吹嘘,还要时不时的发出各种各样的感叹声,反正这都是西方媒体的标配,没有这些,你连那个话筒的盒子都摸不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主播望向摄影机那边的导播,知道窑口的打开可能要延迟,于是,顺嘴就说出了马特奥这次制作高足杯的前因后果,为此,还特意的解释了高足杯的来历,导播也非常配合的在画面里插进去原始的高足杯照片,随着照片的出现,主播更是来劲的描述这种距今至少有七百多年的瓷器。
说完了高足杯的故事,那边的马特奥似乎还没有到开炉的时间,于是,这主播也是厉害,又把这次马特奥要复制高足杯的原因说了出来,于是,导播又把汤汉姆烧制的两个新仿高足杯的照片,很明显,这两只高足杯制作的非常漂亮,古朴中透着高雅,高雅中又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最重要的是,两只杯子在外形上看差不多,可是实际上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有晶莹的**白色釉浆包裹,看上去就像是和田白玉,而另一个,则是金丝银线,整个外形布满了看上去格外有沧桑感的“开片”,这在瓷艺界也是可遇不可控的一种特殊现象。
就在观众沉浸在对汤汉姆烧制出来这两个高足杯欣赏中的时候,那边的马特奥已经准备开窑了,于是,摄影师的镜头一转,主播也顿时就兴奋起来,
“各位观众各位爱好者们,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马特奥先生就要开炉了,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看到精美绝伦的现代瓷艺作品,如果马特奥先生挑战成功,根据与汤汉姆先生双方达成的协议,汤汉姆先生将要支付给马特奥先生……”
主播在那里哇啦哇啦的没口子说着,说的吐沫星子直飞,可是,那边开炉的马特奥却是呆立在窑门口,装着高足杯的烧笼已经拿出来了,放在炉前的一块托板上,此时的温度也降到了正常温度,刚才马特奥之所以推迟了开炉时间,其实就是用这炉子本身自带的降温系统在降温,否则,就是打开了炉门,东西也是拿不出来的,而现在,东西是拿出来了,烧笼也被打开了,里面按照梅花状摆放的五只高足杯,只不过已经有三个掉了脑袋,也就是说,高足上的杯盏从高足上断裂了,已经掉在烧笼里了,而剩下的两个……似乎,看上去也不是那么理想。
作为鉴证人群里的一个老者此时站了起来,摇摇头,一声不吭的选择了离开,跟着,几个见证人全都默默的离开了,这实际上宣布了此次挑战失败。
主播此时傻里傻气的走了进去,那道透明的隔板对他来说没用,“马特奥先生,我觉得这两个很不错啊,我听说,汤汉姆先生在烧制高足杯的时候,也是损坏了好几个,只有那两个是成功的,我看这个就很不错啊,器型完整……”
主播说着话就伸手去拿那个看上去很正常的高足杯,马特奥刚发出“不要”的声音,那主播已经伸手捏住了杯口,跟着就是一声很清脆的细微声音,那个杯子是被他拿起来了,可是高足却纹丝不动的留在了下面,弄得主播很是尴尬。
“唉!算啦!这次的挑战我是失败了,请你们不要再直播了!”说着话,马特奥拿起旁边的一根探棍,轻轻的一拨拉,那剩下的杯子也倒了,同样是杯子与高足分离了,很显然,马特奥在制坯的时候是分成两部分做的,最后黏在一起的,没想到,经过煅烧后,黏合的地方完全不给面子,分开了,分离了。www.bïmïġë.nët
远在汉堡的汤汉姆与史密斯都在工作室里观看直播,打开烧笼盖子的时候,汤汉姆就用不屑的申请哼了一声,随即就起身离开了,他觉得他没有时间在这里看着马特奥表演马戏,这么简单的工艺他都搞不清楚还想仿制高足杯?
高足杯的制坯加工,的确是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把杯子和高足分别捏制,然后再用瓷泥结合,经过耐心的旋转按压融合,将杯口与高足链接在一起,可尽管非常小心仔细,经过煅烧后,由于内部应力上的差异,甭管那胎胚风干的多好,一进窑口煅烧,拿出来就会变形,所以,后世出土的许多元青花高足杯,都或多或少的有变形,不是那么方正,这可以说是胎里带来的,但这样的加工方式快捷,产量大,对要求不高的普通市场来说无所谓,因此,此类高足杯的存世量并不少。
另外一种加工模式就是用一块膏泥从一开始就是整体捏制,难就难在上面的杯口是方形的折角,在捏制的时候需要技艺高超,在与高足的结合部也是要精心的捏制,这里面的技巧就是分段加工,这里的分段不是说把器型分开捏制,而是捏制的时间要分段,比如,刚开始捏制的时候,使用的瓷泥湿度很大,含水量很大,这便于捏成型,可捏到大概齐以后,想要精细的修正就不行了,那些湿漉漉的泥胎会不怎么听话,怎么办?放置一段时间,让泥胎慢慢的风干,达到一定硬度后,再用竹片等工具一边转一边修正器型,直到满意为止。也就是说,制作这样一个瓷胎需要的时间至少得二天以上,要是靠这样干活,那些元代的窑炉工怕是连喝粥的钱都挣不回来了,所以,大部分高足杯都是用第一种模式制作的。
对这样的工艺,马特奥不知道吗?知道,其实,许多瓷器的加工都是分段制造的,比如那种高达近2米,甚至超过2米的大瓷瓶,难道真的是一次旋捏成型的吗?其实都是分段捏制,最后黏到一起,然后再在外面涂抹一层膏泥,最后喷彩描绘,进窑烧一次还不够,出来后再喷釉再回炉煅烧,正所谓二次窑。
汤汉姆在李凡给的资料里完整的学习了两种制坯模式的,就这个问题他问过李凡,李凡给他的回话是,你又不是要靠捏那种杯子吃饭的,时间对你来说不是成本,你要考虑的就是质量,就是成品最后出窑的效果,或者你不妨都试试。
汤汉姆还真是都试了,他烧的第一批几个杯子,就是因为黏合在一起最后都废了,只有那一个完全一气拉成的杯子最后成功了,所以,他一看直播上打开烧笼盖子就知道,马特奥走的是老路,而且比自己还惨,自己烧出来的时候至少都还连在一起,是几个小时后发生了裂缝,最后被自己掰断的。
为什么古人烧制的高足杯宁可歪扭着也不会断开呢?这就是古代瓷土与现代瓷土之间的差异了,在古代,瓷土本身是啥样那就是啥样,而在现代,几乎没有哪个地方出产的瓷土不经过酸洗去脱硫脱铁的,否则,用那样烧制出来的瓷器遇到水就会出现黄渍,也许有些人还记得,某些公厕的瓷砖或者瓷便桶,上面总是一圈圈的黄渍,其实,那就是烧制的瓷土里含铁含硫太高造成的,越是高级的瓷土,烧制出来的瓷器越是好清洗,根本就不费劲,可是,这样的瓷土里,无论最后是如何漂洗的,其中肯定含有各种化学物质,在进窑煅烧后肯定产生窑变。
那些大瓷瓶子是怎么弄的呢?第一,一些人干脆就用原始的瓷土,反正那瓷瓶将来又很难碰到水,无非是摆在大厅里做装饰,最多就是把原始的瓷土多次粉碎和筛选,这样的瓷瓶只要打碎了,里面的颜色一定是灰褐色的,这是方法之一。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多次煅烧的时候尽可能在低温区多保留一会,瓷器的煅烧一般要在1200以上,标准的是1240度到1280度,那么他们烧结大瓷瓶用1000度行不行?或者更低点?而且,在相对低温的情况下,瓷瓶的胎壁还可以做的薄一些,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大瓷瓶,重量却不是很重,那十有八九就是用低温烧制法烧制的,这样的瓷瓶往往都做的相当好看,很精美,到了年根上,许多瓷厂的推销员就会在大街上摆摊卖各种艺术瓷器,各位不妨去验证验证,
马特奥的挑战失败了,可是他并不气馁,对着采访他还是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会继续尝试,直到成功的那一天。有些同行打趣他,说他是堂吉诃德,气得马特奥也借用了汤汉姆的那句话,“不服你来!”于是,一些嘲讽的人收声了。
到了这个时候,汤汉姆才把这个事情当笑话讲给哈维听,哈维听了以后立即就去保险柜里把马勤写的那份策划书拿出来了,想了想,还是给平涛文化欧洲分部打去了电话,他要委托平涛文化来主办这次锦标赛活动。为此,江涛都到欧洲了,他觉得这个事情太有趣了,而且是西方人为了仿制东方瓷器搞的锦标赛。
更搞笑的是,江涛指示,在愚人节这天发布正式消息!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紫色更新,第一卷_不服你来(5)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