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紫色>第一卷_再合作(6)
  李凡的话用的是俄语,他已经看到哈维脸色很难看了,因为哈维也想明白了尼古拉那样质询透着的不礼貌,“合着你把我当成诈骗犯了?这也太不礼貌了!”

  李凡之所以用俄语对尼古拉那样说,那是给尼古拉一个可以收回的机会,不要把这次的会面搞的不欢而散,以哈维、克拉克这样的德国上流社会的名人,哪里可以忍受如此龌龊的猜忌?一旦他们想明白了尼古拉话里的不信任含义,那后面还谈什么合作啊?门都没有!怕是要立马起身拂袖而去,就当是来旅游了。

  尼古拉听了李凡的话顿时明白,自己把话说错了。就自己那点垃圾,就算是有好东西发现,可跟人家现在的总资产比起来还是不值一提,是自己找人家来的,不是人家上赶着过来,怎么自己就怀疑人家会搞名堂了呢?从自己的那些垃圾里找出来的东西,要么永远不曝光,要么就得跟自己分账,这个逻辑很简单啊。

  “对不起,是我说错话了,我收回刚才的质询,同时,我也向你们道歉!”尼古拉的反应还算是很快的,立马就站起来鞠躬,随即摇着头继续说道,“这也是我生活的环境造成的,在这之前,我吃过不少亏,弄得我现在一谈这些不兑现的远景策划就疑神疑鬼,在这近十来年里,我们这里可是不太平,坑蒙拐骗的可是不少,许多人在国内捞了一把后就移民去你们那边了,唉!世风日下啊!”

  看着尼古拉那尴尬且又非常自责的表情,哈维竟然微笑起来,“我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你大概曾经把一些东西送到你们的拍卖会上去,结果最后还是不得不自己花钱买回来,本来想换点钱的,没想到还要搭上昂贵的手续费,这个,我们也碰到过,所以,我们现在即便是要送拍物品也不会找那些不出名的小拍卖公司,我们与法国的方丹拍卖公司是长期的伙伴关系,你担心的那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这点我是可以向你保证的。其实,这里的关键是自己要有有实力的鉴定师,就好比我们的克拉克先生,还有我们的许多业内顶尖鉴定高手,这个你尽管放心!”

  也许是哈维心软,也许是哈维好心肠,他居然罗里吧嗦的安慰起尼古拉来了。

  尼古拉似乎也明白了,他毕竟是说错话,人家不仅没有追究,反而还絮絮叨叨的给自己解释,还把这里面的道道谁给自己听,他的确是感动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克拉克坐在那里不动,他负责把那推车上的瓷器鉴定一遍,而哈维和李凡则是跟着尼古拉去到地下室里“看看”……这不下去不知道,一下去才感觉到这俄罗斯可真的地儿大,那地下室足足有一千多平米,还不止一层,李凡他们要去的是地下室的最底层,到了那里,尼古拉叫跟着的人打开了灯光,整个地下室的灯光都十分昏暗,哈维根本就是啥都看不清了。

  李凡从自己的小包里拿出了一支袖珍电筒,其实这电筒是他平时放在包里,随时拿出来看玉器和古玩用的,没想到今天在这地下室里起了作用。

  看着堆积如山的“垃圾”,李凡不禁摇摇头,“光是清理和发运这些垃圾的成本就不低啊,哈维,看来真的是要赌一把了,搞不好就会赔钱了,不过我还是建议让在欧洲的华人保洁公司员工前来,有他们在这里清理,估计成本会低一些。”

  哈维点点头,转头问尼古拉,“这里的灯光可以加强吗?我的意思是可以在这里安装更加明亮一些的照明吗?另外,在这座城市里,能够租赁到比较大的工作场吗?这些垃圾我们不可能全都运回去,不说别的,光是海关那里就没法过关。”

  “在这附近租场地不是问题,距离我们这里大约有五公里的地方就有一个废弃的厂房,那里原来是一所金属加工厂,联盟分家后,那里就衰败了,两年前彻底破产,主要的机械都被拉出去抵债了,剩下的空房子留在那里,如果租用一段时间应该是可以的,这个我可以叫人去谈谈。”尼古拉想了想后说道。

  地下室的灯光实在是太暗了,尼古拉自己都受不了,于是叫人拿了几个大大的照灯过来,这样大家才在地下室里转悠起来,李凡的目光在那些垃圾堆上反复的扫视着,他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现了一些不错的东西,有些可能还是珍品呢。

  半个小时后,一行人才回到了那间会议室里,哈维小声的与李凡嘀咕起来。

  “李,你觉得那些垃圾有没有清理的价值?如果没有,咱们干脆给尼古拉捐点款算了,免得陷在里面,这对我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我们能够空闲的时间也就是一个冬季,到了明年开春,咱们还得去海里找东西呢!”哈维说道。

  “那么一大堆东西,里面肯定有值得研究和保存下去的东西,真要是一股脑的销毁就太可惜了。”李凡没有直接回答哈维的话,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发表了看法,“俄罗斯文化是欧洲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不可分割的,而当今的西方历史里,对俄罗斯文化的重视和描述都是不够的,即便是俄罗斯自己,他们在后世里写的一些历史也是带有严重色彩的,这点我想你是知道的,如果我们通过这次的清理,从中找到一些有价值的文物,这个可就是给后人留下了一些文化遗产了,我个人认为,只要组织好,三个月时间足够在这里把那些垃圾清理完了,关键是我们要与那个尼古拉好好的沟通,同时,不管我们失败还是成功,先给他一点捐款还是必要的,这样有利于我们后面的清理展开,如果赌输了……算我的。”m.bïmïġë.nët

  “你说什么话?难道我哈维还拿不出那么点赌本吗?以后不要再提了,在我的心里其实早就有一个原则了,只要是你们华人提出来的建议,我都会认真的去考虑,一旦决定了,那我是不会后悔的,尤其是你的建议!”哈维严肃的说道。

  的确,这几年来,哈维在与华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已经品味到华人的厉害,他接触的这几个人,没有一个是乱来的,他们说的话都好像是在建议,可是当自己认真的去考虑最后落实后,没有一个不是捞钱的好机会。尤其是这个年轻的李教授,在Y大学里的地位他已经清楚,几大乐团现在之所以热衷于对使用的乐器更新换代,都与他当初把那两把小提琴送到Y大学去修复有关。

  这几年下来,看看人家,硬是把修复变成了制造,搞得各大乐团翻天覆地的,别人不知道,他哈维哪里不知道?只不过是没法说出去,就是说了,有人信吗?说了,他哈维不成了“千古罪人”了?与其那样,还不如闷声发大财呢!

  “好!这件事情你去谈,你去策划,我只管掏钱就行了!”哈维坚定的说道。

  “别啊!我给你策划方案没问题,可这出头露面的事情还得你自己来,要不然,就尼古拉那心眼……嘿嘿,弄不好要把事情办砸的!”李凡笑着提醒哈维。

  “对对,你提醒的对!那么好,今天我们先把大体方向定下来,细节等到明天再跟尼古拉谈,那个捐款我要不要今天就给他?十万欧元够不够?”哈维问道。

  看着哈维,李凡暗自叹了口气,心说,“这要不是有一群人在私底下给哈维出谋划策,这老小子还不定要赔多少钱呢,哪里有还没谈好就给钱的?”

  看李凡摇头,哈维有些不解了,“不是你刚才说要给他们捐款的吗?”

  “是我说的,可是这捐款的时间是又讲究的,你啥都没跟人家谈好就给钱,你让对方怎么想你啊?是不是会怀疑你是在钓鱼?甚至认为你前面的表现都是装出来的,你从心里是非常想要那些‘垃圾’的,如此,后面的许多费用能替你省吗?可等这一切合约都签订好了,你再拿出来捐款,那对方该如何感激你?”

  “对啊!哈哈,我这脑子就是没有你的灵活!对对,我们等到商谈全部结束后,再给尼古拉一个惊喜……啊!这的确是很美妙的,换成是我,我一定感恩戴德!一定会认真的配合后面的工作!李,你可真是人精啊!”哈维微笑着说道。

  当天,双方就大方向上的合作草签了意向书,这也是尼古拉坚持要的,李凡心里也清楚,这是尼古拉要向他的上级汇报,所以就劝哈维答应了。在哈维看来,这纯属脱裤子放气,完全没有必要,他都说好了要在细节方面想好了签订正是合作协议的,草签的意向书又没有法律意义,完全没必要嘛!这是浪费时间。

  彼得堡的冬天是长夜,李凡他们到达的时间恰好又快到冬至了,下午三四点钟,外面的天已经全黑了,哈维邀请尼古拉到下榻的宾馆去“共进晚餐”,尼古拉看了看时间,点头说了一句,“我必须在八点前离开,或许能陪你们喝一杯。”

  这俄罗斯人好酒是真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但凡有理由,有机会,他们就会喝酒,而且还喜欢喝高度数的伏特加,欧洲人平时喝的红酒在俄罗斯不过是漱口水,真正到一起聚餐,那是必须要喝伏特加的,尼古拉说的其实就是伏特加。

  伏特加出现的时间可以说不算长,比起国酒来说要晚上几百年。其实,华人酿酒采用蒸馏法的古已有之,唐代白居易就有“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光”的诗句,这里的烧酒就是指的蒸馏白酒。有人说,华人是到了明代后,从西域学会了蒸馏法酿酒,其实,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在农村的酒坊里,年纪大的都知道华人用的整酒方式与西方的蒸馏方式差异是很大的,甚至看不到一点西方科技的元素,农村的烧锅就是木桶加上一个类似斗笠的锅盖,不过这个锅盖是很讲究的,烧酒就是顺着这个特殊的锅盖慢慢流到了周边的酒槽里,然后经过一根竹筒慢慢的滴出来,锅盖上还盖着蓑草,这样的酒坊,无论如何是看不到那种圆筒和气管的,就是把酿好的酒用小火加热,上面就开始流酒,最先出来的还不能喝,人们最喜欢的是“二锅头”,懂得勾兑的会把头锅出来的与最后出来的勾兑。

  别以为武松碰到的三碗不过岗喝的是米酒,就是现在,普通的米酒任何人喝上二三碗也是没事的,何至于景阳冈坡前的酒铺就敢挂上“三碗不过岗”呢?先不说,这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那个时候的烧酒已经普及,所以,水浒传作者认为等闲人喝不了三碗酒。实际上,在当时的宋代就有人使用简单的烧锅把酒蒸馏,蒸馏后的酒度数自然就高了,就算是现在的20多度的米酒,能干上个三碗的人怕也是不多,所以,可以肯定,那个三碗不过岗的酒铺卖的是“蒸馏酒”。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蒸馏酒的概念到底是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还是存疑的,下这个结论的人是清末一批去西方求学的人,他们当时并不了解我国古籍上的描述,比如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

  按照这个说法,高度数白酒是在元代成型的,可成型不等于是来自西域,这说不通。当时的西域是大片的**地域,**是不喝酒的,更谈不上酿酒。更西的欧洲当时还处于非常荒蛮的中世纪,根本谈不上什么科技发展。仔细的去分析推断,应该是我们古人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来的一套提纯方式,到了元代才算是正式定型,而真正定型酿造模式的就是北方的汉人。

  北方需要烈酒来抵御严寒,北方也有最适合酿酒的高粱等原料,更重要的是,北方的寒冷更适合酒坊的蒸馏,而南方蒸馏酿酒的发展则是在蒙古人南侵之后,显然是大批北方的酿酒匠人逃难传到了南方,而在南方,夏季是没法制酒的,因为天气太热,没法蒸馏,而在赤水河一带之所以有那么多名酒厂,因为那里没有炎热的夏天,就是今天,那里到了夏季也是非常好的避暑圣地。

  那个最牛叉的国酒茅台,就是一个叫贾富的山西商人,带着山西汾酒的酿酒师到贵州仁怀酿制的,发展到今天也不过300多年,而现在的茅台和山西汾酒可是完全不一样,大相径庭,这就是环境造就了物产,地域产生了新奇。

  蒙古大军西征,将这种的酿酒方式带到了东欧,比如伏特加的起源就有波兰说,俄罗斯说,可这两个地方当时都是钦察汗国的属地,在那个年代,蒙古人好酒可是不弱于俄罗斯人的,所以,很难说伏特加不是蒙古人带过去的烧酒,只不过在东欧那片地上没有适合酿酒的高粱,那就逮什么用什么了……所以,酿造伏特加对原料没有严格要求,只要是粮食就行,这与欧洲流行的葡萄酒完全不同。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紫色更新,第一卷_再合作(6)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