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大周中兴>卷2-26章 卫伯和 • 楚使
  “社稷臣卫伯和,就是与众不同!”

  自彘林后,方兴始终视他作偶像,为他那临危不乱、指挥若定的气度深深折服。

  在还没遇见太宰之前,召公虎虽倚仗师寰之计险过函谷关、焦国,但只觉他心神不宁,但在洛邑与卫伯和会师之后,老太保就如找到主心骨一般,言听计从,再无犹豫。

  或许,这就是卫伯和的过人之处罢!

  二公定罢南下驰援应国之策后,周王师的动作越来越快——

  师寰、南仲先是从王师中挑选几名强悍精细的士官,分别派往潼关与函谷关,以接替少师显父、少保皇父两位临时守将。很快,二位少卿风尘仆仆,赶到洛邑向召公虎述职。

  于是召公虎修了两封国书,先让皇父前往应国觐见应侯琳,望应侯能够加强宛洛通道防务,谨防淮夷偷袭;同时,派出显父出使蔡、许、吕等国,望各诸侯能腾出相应军队,以配合周王师的行动。

  这其中,蔡国乃姬姓宗亲,是周文王之子蔡叔度的封国,而许国、吕国是姜姓封国,姬、姜世代婚姻,属于甥舅之国。尽管三国战力堪忧,但召公虎不求他们冲锋陷阵,出钱出力、呐喊助威也是好的。

  派出二卿后,卫伯和提议先平定伊、洛流域残余的戎人势力。于是召公虎派出南仲、师寰各帅一师,搜索、扫荡伊洛之戎残兵。经过函谷关大挫后,伊洛之戎元气大伤,成了散兵游勇,已然不成气候。

  于是,召公虎将此前俘获的伊洛之戎俘虏关押入洛邑囚室,等凯旋后一并押回镐京献俘。另一面,安排程氏父子加固洛邑城防,训练兵卒,修整战车、盔甲、兵器。

  短短几天,国人暴动后始终形同虚设的洛邑防务,在召公虎、卫伯和的治理之下,很快又恢复战时状态。

  两日后,快马出使应国的皇父匆匆归来,对召公虎报曰:“应侯琳闻太保亲征,顿时响应,已动员全国兵卒,日夜戍卫宛洛通道,不敢有失。”

  “甚善,可否有淮夷兵寇动向?”召公虎关切道。

  “属下所来,正是为向太保汇报此事。在汝水之滨,淮夷联军已大规模集结,怕是不日便要对应国发起强攻。应侯担心寡不敌众,希望太保尽快发兵南下,以御强敌。”

  召公虎闻言,对卫伯和作揖道:“果然不出太宰所料,淮夷已然弃成周十镇,而欲北上宛洛。”

  卫伯和道:“应国隘口要冲,万不可有失,太保可即刻发兵!”

  召公虎再无疑虑,便点起三师,分别由南仲、师寰、程氏父子统领,仅留少保皇父与五千尚未训练精熟的成周部队留守洛邑。

  方兴知道,老太保这几日最关心的就是淮夷大军动向,如今已探明其踪迹,反倒下定决心,只等一场恶战到来。只不过,对于中原诸侯来说,他们对“淮夷”二字的恐惧,或许丝毫不亚于赵家村对“赤狄”二字的恐惧。www.bïmïġë.nët

  “凡人皆有心魔,”方兴心中暗念,“愿厉天子在天之灵佑此战马到成功!”

  应国所在,乃洛邑东南二百余里。沿伊水而下,其间须穿过熊耳、外方、伏牛群山,一路道路险阻,堪称长途跋涉。

  行军三昼夜后,周王师大军抵达应国国都以外,应侯琳率众臣属在城外郊迎。

  方兴在太保副车之上,近距离打量这位应侯,他年仅五十上下,甲胄在身、一脸风尘,显然是从前线赶回来。早听闻他二十年前征讨噩国的实际,知他弓马娴熟,远非焦伯、东虢杵臼、郐仲这类庸懦诸侯可比。

  召公虎下车行罢军礼,对应侯琳道:“大周得应侯守东都南陲,真乃社稷之大幸也!”

  应侯琳爽朗一笑:“寡人盼太保,如长夜之盼朝阳也!前方战事吃紧,淮夷叛军已然发动猛攻,今应国兵微将寡,正在苦苦支撑。”

  方兴心中暗赞,看应侯眉宇间不经意流露的神态,淮夷战事已然刻不容缓,可他却依旧镇静克制,同样是“兵微将寡”四字,在应侯口中甚为悲壮,与成周十镇诸侯以此为借口溜之大吉,岂能同日而语。

  召公虎听闻战况紧急,忙命师寰取出作战地图,与应侯琳同观。

  “太保,此番淮夷叛军约两万有余,汇聚了十余个夷人部落,有淮夷、徐夷、东夷、群舒等,为首酋长自称‘淮夷国主’,手下猛将能征惯战者数十员,当真不可小觑。”

  应侯琳一边说着,一边在图上标出了淮夷行军布阵方略,众将看了,皆为震恐——淮夷虽被大周歧视为化外蛮夷,但他们生来便一直在狩猎、作战,不仅勇悍,还颇通兵法,是个令人焦头烂额的对手。

  卫伯和问道:“如今淮夷叛军主力在何处?”

  “正是此地,”应侯琳一指地图,“鹰喙山!”

  鹰喙山,方兴细看那地形,便觉传神之极——应国之得名,便是因其地如张牙舞爪的雄鹰形状,那这只巨鹰之喙,便是鹰喙山所在。

  应侯琳道:“鹰喙山乃应国咽喉要地,古曰‘鱼齿山’,相传当初蚩尤便是在这里被处死,乃兵家必争之地也。”

  召公虎点了点头:“应侯,贵国有多少士兵驻守鹰喙山?”

  “仅五千兵卒,”应侯琳略有无奈,“应国虽有近万军事,但奈何宛洛要道战线狭长,寡人分兵数处,镇守五、六个要隘,已然分身乏术。兼之淮夷神出鬼没,我军疲于奔命。”

  召公虎与卫伯和稍一商量,当机立断道:“难为应侯!既如此,孤便帅周王师与卫军奔赴鹰喙山,增援应国之师。”

  应侯琳昂首施礼,谢道:“太保谋略果断,真我辈楷模也!”

  召公虎摆摆手道:“救兵如救火,应侯不必客气,还望贵国同仇敌忾,与孤等共御淮夷才是!”

  应侯琳遵命,当即跳上战车,在前头开路,带领王师、卫军近万将士马不停蹄地赶到战场之上。

  初到鹰喙山下,方兴不由感慨其壮伟——中原之地多平原,山丘大多低矮,但这座鹰喙山却卓尔不群,别有风景。虽不似崇山之高耸,但当得起“奇”、“险”二字。

  奇的是,此山不仅位于应国版图鹰喙之处,此山最高峰有一巨岩突兀,看起来真如鹰喙一般,杀气腾腾;险的是,鹰喙山脚有一狭长峡谷,如鱼齿般犬牙交互、百转千回,正应了它的别名——鱼齿山。

  此时,淮夷主力正集结在峡谷外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隘口,应国守备军队此前已然顶过几轮强攻,正疲惫不堪,兵力也渐捉襟见肘。

  召公虎当即下车,众将士也忙碌起来,很快在峡谷中搭起临时中军帐。

  这时,只听帐外应国快马来报——“淮夷叛军营外搦战,为首者自称徐王子翎!

  “呸!什么徐国王子!”应侯琳破口大骂。

  卫伯和皱眉道:“徐国只是子爵诸侯,安敢僭越称王?”

  召公虎略有无奈:“徐国称王,可不是一次两次了。”于是,老太保长话短说,简要介绍了一番徐国来龙去脉:

  三皇之后,天下诸族无非源出三脉——华夏族源出炎黄,苗蛮族源出蚩尤,而东夷、淮夷诸族则公认少昊氏为祖先。

  诸夷历来崇拜禽鸟,夷人后裔的殷商就是以玄鸟为图腾。大周灭商不久,周公旦、齐太公便东征薄姑、践奄邑,旨在铲除商朝和东夷残余。

  成王岐阳大蒐,分封天下诸侯,为把诸夷化整为零,在淮水流域分封多个少昊氏的嬴姓、偃姓、风姓后裔,如徐、江、黄、群舒等。但这些小国表面臣服大周,实则从未宾服,依旧以夷人自居。

  其中,徐国是诸夷公认的首领。徐国乃尧舜时主刑法的名臣皋陶(中国法律之父)之后,其子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赐姓嬴姓。伯益有二子,长子大廉日后为秦国、赵国先祖,次子若木便被封在徐地。

  徐国自夏立国,直到商周,却一直包藏反心——

  周成王初立,徐君便自称“徐驹王”,参与三监之乱,拥护武庚反叛。周穆王时,又有徐偃王拉拢四十夷国,侵吞大周五百里土地,兵锋直逼洛邑。周穆王彼时正巡游西方,幸有造父驾驭八骏,昼夜间送穆王入洛邑督战,与楚军夹击徐偃王,将其诛杀。

  徐偃王死后,周穆王改迁徐人子孙于彭城,徐国也从侯爵贬为子爵。

  听到这,应侯琳咬牙切齿道:“阵外搦战的徐翎,便是徐偃王曾孙。只是徐国如今衰弱,便依附在淮夷国主麾下当先锋,确难对付得紧,几仗下来,让我应国吃尽苦头!”

  “应侯稍安勿躁,越是临战对敌,越不可意气用事。诸位,随孤营外走一遭!”

  召公虎安抚罢应侯琳,便率众将出帐,立于高地远眺。

  只见淮夷军阵之中,涌出一队甲士,清一色红衣红甲,刀枪出鞘,金鼓齐鸣。而在夷兵之前,有一员虎将,二十左右年纪,膀大腰圆、威风凛凛。他同样红袍加身,头顶青铜兜鍪,上插红色长缨,手中长戟打磨得锃亮,在阳光下十分晃眼。

  “此人便是徐翎,”应侯琳愁容满面,“应国丧生他大戟之下之猛将,少说也有二十员,太保务必要多加小心!”

  召公虎闻言,沉默不语,只是连连点头。

  见叛军军容竟如此齐整,方兴不由瞠目结舌——怪不得大周与淮夷作战多年,历来难占任何便宜。光是眼前这徐翎,看起来就是个无比棘手的狠人,方兴不禁为周王师捏了把汗。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周中兴更新,卷2-26章 卫伯和 • 楚使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