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师大败西戎、犬戎的捷报,连同周天子召集众卿大夫回朝议事的诏书,几乎同时快马送到卫伯和案前。他按奈不住喜悦,当即沐浴更衣,到太庙中祭祀历代先公,并将王师大捷的消息焚香告祷于天。
从始封君康公庙出来,卫国中大夫石允便迎上前去。
“石大夫,车驾准备如何了?”卫伯和气色正佳,将祭祀所穿的弁服除下,递于这位礼官手上。
“禀卫伯,已经准备就绪,”石允毕恭毕敬,“一切如常,五日便可抵达镐京。”
“卫士安排妥否?”
“二百精锐士卒已在宫门外集结完毕,就等卫伯启程。”
卫伯和点点头,上了轺车,正准备回宫室。行车间突然想其一事,问石允道:“令尊病情如何?”www.bïmïġë.nët
石允神情突然暗淡,默而不语。
“寡人前日派去太医,他如何说?”卫伯和有种不祥的预感。
“太医说……怕是就在这几日了。”石允年近五旬,想到伤心事,也以袂抹泪。
“走罢,你来替寡人驾车!”卫伯和赶紧在车上站好,给石允腾出位子。
“唯。”石允二话不说跳上战车,打马扬鞭,往宫门而去。
“非也非也,”卫伯和连忙拉住辔绳,“掉头,是去上卿府!”
石允这才回过神来,原来对方是要去看望自己老父。他不禁眼眶一红,随即又疑道:“国君,昨日卜出城吉日,这巳时须臾便到,如何能耽搁出行时辰?”
“顾不了许多也,寡人要见公石老将军,莫留遗憾!”卫伯和索性夺过缰绳,亲自驾车朝反向而去。“误了吉时又有何妨,去镐京路上少歇息片刻便是。”他心道。
朝歌城虽然只是诸侯国都城,但毕竟是商朝最后的首都。不论规模还是人口,其与镐京城相比都不相上下,比晋都绛城、燕都蓟城加起来还大一倍有余,堪称河北第一大城。
卫国民风淳朴,但彪悍好勇,在历代卫伯治理下欣欣向荣。行人见国君亲自驾轺车,行色匆匆,虽是不解,但皆纷纷停步致意。
车马在上卿府前停下,卫伯和顾不得石允,匆匆进了内室。公石焕老将军躺在正寝之上,神魂涣散,奄奄一息。
听是国君亲自前来,公石焕老将军强挣扎坐起来。
卫伯和一个箭步上前:“老将军免礼!”
“老朽戎马一生,不能死在沙场,却要老死正寝榻上……咳咳……”公石焕激动之下,近乎咳出血来。
“老将军哪里话。”卫伯和赶紧扶他靠在榻沿,眼神满是关切。
“人活七十古来稀……咳咳……老朽七十有三,已是高寿之极,无有憾矣。”公石焕老将军一字一顿,说得很是吃力。
“老将军侍奉寡人祖父、君父,如今又为寡人征战近二十年,可谓劳苦功高……”
“主公宽慰老朽也,我自知时日无多……咳咳,其余人等退下,我有一言要与国君言说……”
屏退左右,公石焕起身跪坐床上。卫伯和见状,赶紧俯耳过去。
“君上观大周国祚何如?”
“老将军何出此言?”公石焕一开口,便把国君吓了一跳,卫伯和迟疑道,“大周自是中兴在望,假以时日,可恢复成、康治世也。”
老将军吃力地摇了摇头:“今大周有召虎之贤,中兴并非难事。然中兴如夏花转瞬即逝……咳咳,要恢复贤王治世,若不易国本,必行不通……”
此话说中卫伯和心事,忙问道:“此话怎讲?”
“大周国本——宗法、分封而已,”公石焕喘息渐急,“礼崩乐坏,则国祚必衰……咳咳,君上身为大周太宰,百官之首,岂能不知……”
卫伯和点了点头:“爱卿有何灼见,速指点寡人以迷津。”
公石焕道:“社稷危则四夷必乱,大周衰则诸侯四起。君上得为康叔子民着想,早做准备……”
“可我……”卫伯和神色为难。
“主公,人这一生,本多两难,”公石焕似乎看出国君的心思,“自古忠孝难全……咳咳,君上是要为大周尽忠,还是为先公尽孝……”
卫伯和若有所思,屏气凝神继续听公石焕高论。
“君上,你虽然背上弑兄自立的罪名,但不影响你成为好国君。”老将军顿了顿,“二十年前国人暴动,你冒天下之大不韪,提兵入镐京勤王,也不影响你成为忠臣。”
“老将军何出此言?”
“然而,天子对其弟尚不能容……咳咳,如君上与太保召公这般贤臣,怕是……”
卫伯和尴尬一笑,他猜得到对方的言下之意,这正是自己最苦恼之事。
公石焕声音渐弱:“君上和太保皆宅心仁厚,可有朝一日宵小得势,天子亲佞远贤……”
“了然,了然,”卫伯和听得一身冷汗,“老将军,寡人受教,此去镐京,必先明哲保身才是!”
言罢,他起身朝老上卿作了一揖。
公石焕面露欣慰,又颤巍巍道:“老臣还有最后一个不情之请……”
“老将军请讲!”
“吾儿石允老来得子,老朽行将就木,总算抱得嫡长孙,也算石氏有后也……”公石焕苍白的脸上露出期待之色,“如今其生已三月,正是加名之时……”
“可是赐名之事?”卫伯和见老将军点头,连忙道,“乐意至极!”
听闻此子生后啼声雄伟,日后必为卫国栋梁。卫伯和想起当年卫康叔的开国贤臣子开、子昔父子,于是来了灵感:“此子石氏,‘石’、‘开’为‘研’,‘石’、‘昔’为‘碏’!老将军,汝嫡长孙便名之曰‘研’,嫡曾孙便名之为‘碏’,如何?”
“石研,石碏,妙极!”公石焕拍手大笑,“谢君上赐名……”言罢便又要下拜。
“老将军切勿多礼,好生歇息!”卫伯和徐徐扶他躺下,轻轻盖上寝衣,告辞回宫。
卫伯和回到寝宫稍作歇息,便匆匆带着卫士出了朝歌赶赴都城。一路向南到黄河渡口,在延津渡河后,又折向西,经洛邑、崤函,过华山,直抵镐京。
紧赶慢赶,到达首都之时,还是迟了半日。此时周王静已经分封完秦、梁、申三国,刚刚下朝。错过朝议的卫伯和,只得回太宰府暂歇。
将用午食,只听闻署外快马来报,说是卫国上卿公石焕已于三日前病逝。卫伯和闻此噩耗,玉箸坠地,嚎啕大哭起来。他推开饭菜,眼眶噙泪,跪地朝国都方向拜了三拜。
“取笔墨来!”卫伯和吩咐道,“写!”
侍从展开竹简,只听卫伯和道:“上卿卒,则擢下卿以行上卿之事,佐世子监朝,直至寡人上奏天子以赐命上卿。至于公石老将军之丧事,务必隆盛。命其子石允继为石氏大宗,增其封邑地二十里,人口三百户!”
看侍从写就,他取过竹简,加盖卫伯大玺。把信简用融蜡封好后,又让快马送回朝歌。
安排完这一切,卫伯和茶饭不思,双手托腮,在几案上仔细回味公石焕临终前对他托付之言,一言不发。虽说今日缺席天子朝议,但没错过见老将军最后一面,倒是不悔。
天将擦黑,门外传天子特使前来——周王静临时召集三公,有大事相商。
“寡人片刻便前往王宫!”送走天子特使,卫伯和已然换上朝服。
此前,大周曾设有三公会议,由天子召集太保、太傅、太师,在书房商议国家大事。可如自周定公薨后,其孙年幼,太师之位暂缺。故而太宰卫伯和身为百官之首,自然递补参会。
卫伯和的轺车很快就到达宫门外,被虎贲卫士引入宫内。
天子书房设于明堂之侧,通禀进门之后,卫伯和同周天子、太保召公虎、太傅虢公长父行礼罢,自觉地走到下首,敬陪末座。
周王静瞥了一眼卫伯和:“太宰不远万里从卫都朝歌赶来,余一人颇有不忍。”“卫和有罪!”
卫伯和赶忙起身下拜:“天子恕罪!只因卫国上卿变故,故而误了朝议。”
“爱卿节哀顺变,”周王静降阶相搀,“年初余亲征东夷时,还曾目睹公石老将军风采,不料天不假其寿。如今,卫国失一庭柱,大周失一栋梁也!”
天子说得诚恳,卫伯和不禁有些感动,不由回想起二十年来老将军随自己四处征战的一幕幕——
公石焕先是力排众议,不顾卫伯和弑兄的传言,以托孤老臣身份拥立其登基。其后跟随卫伯和入镐京平定国人暴动,屡次与北方诸戎作战,屡立功勋。后听闻周厉王被围彘林,又是公石老将军随自己入太行、平赤狄,周王静即位后,又先后平定五路犯周、随御驾亲征东夷……
如今斯人已逝,卫伯和也不复当年那个在质疑声中继位的稚嫩卫君,他不敢忘却老将军的辅佐之恩。
不过,人生还得继续。
此刻,周王静正襟危坐,开口说出今夜他亟需解决的议题。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周中兴更新,卷3-76章 卫伯和 • 叁(上)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