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锦衣长歌>第204章 杨宪的本事
  作为亲军都尉府的临时坐堂,常歌来到乾清宫给洪武帝送本月的百官言行录。

  洪武帝问:“这个月有什么新鲜事?”

  常歌答道:“禀圣上,本月杨宪私下见了三十五名官员。”

  洪武帝似乎并不惊讶:“见了三十五个人,提拔了十八个人。看来杨宪不是什么人都用。关于第二次北伐呢?百官在下面有何议论?”

  常歌道:“百官皆认为北伐势在必行。只有户部几个官员对财政有些担忧。说刚刚休养生息了不到两年,又要大举用兵,恐怕国库吃不消。”

  洪武帝再问:“关于封爵呢?”

  常歌道:“有数名侯爵对自己的爵位食邑不满。皆已记录清楚。”

  洪武帝大手一挥:“好了,你下去吧。”

  亲军都尉府用后世的话说就是间谍。洪武帝利用间谍窥听官员隐事在朝中已不是什么秘密。

  常歌回了家吃午饭。只见常四将小侄孙勋儿放在一个小木车上晒着太阳。

  常歌将杨宪结党的事告诉了常四,并道:“很奇怪,圣上对杨宪结党之事似乎无动于衷。”

  常四思索片刻后说:“恐怕圣上让杨宪回京,就是让他结党对抗淮、浙两党的!杨宪回京之前,淮西党把控着中书省,掌握政权。浙东党把控着御史台,掌握舆论。圣上想让杨宪打破这种局面。”

  小车里的勋儿“哇”一声哭了出来。

  宋盼儿闻声走了出来,抱起勋儿哄着回了卧房。

  常四笑道:“你儿子简直就是个活祖宗。一言不合就哇哇大哭。像极了一个人。你猜猜是谁?”

  常歌压低声音:“你是说喜怒无常的圣......”

  上字还没开口,常四便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嘘,你猜对了。我再问你,真有一天杨宪跟淮西、浙东两党撕破脸皮,你该站在哪一边?”

  常歌不假思索的说:“圣上让我站哪一边,我就站哪一边。圣上不发话,我就袖手旁观,坐看他们狗咬狗。”

  常四大笑道:“你越来越奸猾了。看着吧,朝廷里且得乱呢!”

  杨宪身上有着明显的缺点,譬如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心狠手辣。同时他的身上也有着明显的优点——他的理政之才绝不在汪广洋、胡惟庸之下。否则洪武帝也不会重用他。www.bïmïġë.nët

  中书省,杨宪正在召集吏部、户部的六位堂官、二十位郎中、二十位员外郎议事。

  杨宪朗声道:“今日叫你们来,是要革除两大弊政!自大明开国后,这两大弊政已经存在了三年之久。”

  户部尚书杨思义问:“敢问杨左丞,您说的是哪两大弊政?”

  杨宪侃侃而谈:“一是江西铜政、浙江盐政。江西铜政归江西承宣布政使司管。浙江盐政归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管。要知道,铜、盐乃是朝廷的经济命脉所在。铜是制造铜币的原料。盐是老百姓过日子必需的。人人都说,天下十个布政使司中江西、浙江最富。就是因为江西产铜、浙江产盐。这两项事归地方衙门管,弊端丛生。从县衙诸官吏到府衙诸官吏再到布政使司诸官吏都要层层克扣。这还是私底下。官面上县衙、府衙、布政使司衙门还要层层截留。我做过调查,江西产十斤铜,有六斤送到户部就算好的。”

  杨思义若有所思:“杨左丞说的是事实。这的确是弊政。本部江西清吏司、浙江清吏司的郎中因为这两件事也给下官上过条陈。奈何牵扯到国政,下官不敢擅自更改。”

  杨思义所说的国政,说白了就是“大地方”、“小中央”。大明立国后,地方各布政使司的权力很大。各自有着独立的征税权和征兵权。没有办法,很多省份都是刚刚归附大明。洪武帝只能给予地方官重权,他们才能管理得好。

  杨宪道:“有积弊就应该革除!这第一步就是先将盐政、铜政收归户部。我打算在江西设立铜政司衙门,设铜政使一名,正四品职位。铜政使不归江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直属户部。另在浙江设立两淮盐运使司衙门。同样的,两淮盐运使亦不受敌方统辖,直属户部。将铜政、盐政收归户部。”

  杨思义惊讶道:“设立新官职需要圣上首肯啊。”

  杨宪道:“我已给圣上递了奏折,我估计这两天圣上就会恩准。今后户部要好好将铜、盐两件事管起来。还是我说的,铜和盐是朝廷的经济命脉。诸位万万不可轻视。”

  杨思义有些担忧:“如此一来,江西、浙江地方上可能对咱户部有意见。”

  杨宪笑道:“我知道你接下来想说什么。管江西政务的是圣上的义弟周德兴。官浙江政务的是圣上的外甥李文忠。他们是圣上的至亲之人,就更应该体恤朝廷!这是我要向圣上禀奏的第二件事——今后带兵将领不得管理地方民政!武将管民政,原因是立国之初地方上不安定。各方叛贼余孽没有根除,万般无奈才让武将打理地方的。如今大明已经立国三年,各地叛贼余孽已是寥寥无几,应该由文官代替武将专管地方民政。”

  吏部尚书詹同惊讶道:“杨左丞,我说句实话,您给圣上这样的建议,恐怕那些带兵的将领不会高兴。”

  杨宪正色道:“他们何止会不高兴?还会恨不能扒我杨宪的皮,吃我杨宪的肉!可我杨宪不怕!我是替圣上办差,替朝廷效力。这些建议别人不敢提,我杨宪敢提!就说江西吧,周德兴从吴王府时期就开始管理江西。这五六年间江西几乎成了周德兴一人之江西!有人说,应天首富是沈万三,江西首富是周德兴。呵,咱们的这位江夏侯几乎富可敌国啊!这样下去还得了?”

  詹同心忖:杨宪胆子的确大!竟然敢捋圣上义弟的虎须。他刚才说的话是朝中人人欲言却人人不敢言的。

  杨宪的奏折引起了洪武帝的重视。洪武帝看完奏折立刻召集左丞相李善长、御史中丞刘伯温、中书参政胡惟庸、中书右丞汪广洋、中书左丞杨宪、吏部尚书詹同、户部尚书杨思义在谨身殿议事。

  洪武帝先让云奇宣读了奏折的内容。随后他问李善长:“铜政、盐政收归户部,你作为中书省的丞相怎么看?”

  李善长跟杨宪势不两立,可对杨宪的建议他却极为赞同:“启禀圣上,铜政、盐政早该收归户部。铜是朝廷的铜,盐是朝廷的盐。这些年却被地方衙门分肥。这种状况应该做出改变了。”

  洪武帝又问:“武将不得管理地方这条建议呢?你又怎么看?”

  李善长道:“武将管理地方只是立国之初的下下之策。从汉唐到宋,都是武将管打仗、文官管民政的。如果政权兵权全归于武将之后,过上个百八十年很可能出现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

  洪武帝笑道:“这两条建议你都支持。为何你这个丞相以前不向朕提出来?”

  李善长一时语塞。

  洪武帝道:“我替你回答吧!因为你李丞相怕得罪人!在这一点上,杨宪比你强。他只有公心,没有私心,所以敢想敢干。”

  李善长哑口无言。

  刘伯温为了给李善长打圆场,故意转移话题:“圣上,御史台有人参奏杨宪任人唯亲。”

  杨宪毫不避讳的辩解:“禀圣上。我的确向吏部推荐了十八名官员。圣人曰,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那十八名官员的确与臣私交甚好。因为有私交,所以臣了解他们。任人不唯亲,难道任人要为疏不成?”

  洪武帝笑道:“都听见了么?杨宪到底是年轻人啊,敢做事,会做事。詹同,你是吏部尚书。杨思义,你是户部尚书。你们二人觉得杨宪的建议如何?”

  詹同道:“不敢欺瞒圣上。这两年江西、浙江的州府正堂官,全部都是周德兴、李文忠两位将军推荐给吏部的。吏部若自己委派州府正堂,到了江西、浙江两地会饱受排挤。根本干不下去。吏部几乎失去了这两个省的官员任免权。长此以往,必然要出大事。”

  洪武帝的嘴角出现一丝邪魅的微笑。当这一丝微笑出现的时候,就注定了周德兴、李文忠两员大将不会有好果子吃!若干年后,周德兴被赐死。洪武帝屡次想杀李文忠这个外甥,是马皇后力保,李文忠才保住了一条命。自然这些都是后话。

  杨思义道:“自汉时起,历代都是施行盐铁铜国家专管制度。如今铜政、盐政归江西、浙江两省管,臣听说浙两省出现了许多商人,专门倒卖私铜、私盐。这其中定然存在着地方官勾结商人的事。臣以为杨左丞的建议能够革除这一积弊。臣万分赞同。”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锦衣长歌更新,第204章 杨宪的本事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