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宴席之间,查大受对当下局势的判断与郭大友不谋而合,很是具有大局观。此外,他对于战事的预测,也相当有洞见。宴席之上,查大受专门在众人的酒桌边挂了一幅朝鲜舆图,指着舆图将战事目前的状况讲了个明明白白,最后他指出:www.bïmïġë.nët
“拿下平壤乃是大军的当务之急,也是退敌之关键。但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对平壤内倭军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前线传回来的情报出现了偏差,有人说多,也有人说少。第一批次的抗倭军,按照最大数整备了七万人,我们心里还是没底。因而这件事上,还得郭上差多上心,给我们一些可靠的一线情报。”
郭大友点头:“那是自然,只是我也并非是此次锦衣卫的首领,我还得向我的上级汇报后,再做部署和分配。”
“哦?郭上差说的可是那一支去往九连城的锦衣卫队伍?”佟养正道。
“佟游击知道我们的上级部队?”
“是,最近沿线的长城关口都收了信,锦衣卫抵达前线了。毕竟是锦衣卫,可能会到处巡查,上峰是要我们打起精神来。”佟养正笑道。
郭大友摇头苦笑,道:“都说锦衣卫是阎罗王、催命鬼,还真是不虚言。”
“哎,但是你手底下的锦衣卫与我们想象中的不大一样。都是好儿郎,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的。练兵练得这么好,我们看着也是心里羡慕。”查大受道。
“过奖了,我们这次也是精锐尽出,来的都是有官阶在身的军官,一般的校尉兵士我们都没带来。巡勘所往日里练的就是野外勘察,战地刺探。自然与京中那些盯着王公众臣的同僚们不一样。”郭大友言辞中多了一丝傲气,在他看来,自己所在的巡勘所才是锦衣卫精锐中的精锐,是真正的大明鱼肠之刃。
查大受与佟养正对视一眼,看来锦衣卫内部不和是真的,他们对此心照不宣。
随后话题又渐渐转入了后勤的问题之上,众人询问的对象自然就变作了列席的赵子央。赵子央很坦诚,表示眼下能筹集到的粮草大概只够十万人的部队吃上半个月,实际上是严重不足的。
“前期西北战事吃掉了库里将近一半的存粮,今年东南又闹水患,夏税秋粮都不行,说实话,后继不足。等到了朝鲜战场之上,还得看朝鲜那里拿得出多少余粮来补充粮饷。”赵子央道。
“这个……恐怕希望不大,我前些日子有收到过情报,朝鲜那里的后勤实在是匮乏,粮草也很困难,我们恐怕指望不上。大批的粮仓现在其实是控制在倭国人手里的,朝鲜人自己都在饿肚子。”查大受摇头道。
“唉,我就不明白了,这帮朝鲜人怎么这么不经打?连打仗的口粮都没有,这该有多贫瘠啊。怪不得几百年了一直是我中原王朝的附属国,傍着大树好乘凉。”佟养正没好气道。
“可不是吗,哪年朝贡不是从咱们这里拿的盆满钵满,朝贡一次够吃半年的。现在被打了,还要我们去援救。你说我们图个什么啊?”查大受也附和道。
其实这里面的利害关系二人心中都懂,只是嘴上抱怨两句,郭大友笑呵呵的也没开口。赵子央更是个在六部官场中混的人精,这种话头他不会去接。
回顾历史,朝鲜半岛之地自古以来与中原内陆就有理不清的复杂关系。自西周初期起,商朝末裔箕子就在此建立了箕子朝鲜,其后又有卫满朝鲜,汉代封乐浪、玄菟、真番、临屯四郡于此,魏晋时期被辽东的高句丽进犯推翻。
隋唐时期,高句丽渐成大患,彼时西北方向还有强大的突厥,为防西北、东北两线作战的窘境,隋朝两位皇帝都不惜举大兵攻打高句丽,一直到唐高宗时期,高句丽才基本被平定。而与唐朝联合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的新罗,终于统一了半岛,建立了新罗王朝,正式成为中原王朝的附属国。新罗随后又分裂出“后高句丽”“后百济”,最后“后高句丽”中的王建被簇拥为王,推翻“后百济”和新罗,建立了王氏高丽。
但随后面临强大北虏入侵的王氏高丽屈服在了契丹人的铁骑之下,被迫断绝了与宋朝的朝贡关系,向契丹称臣,后又服于金,一直到蒙古人入侵,王氏高丽直接被打到灭国,成为了元朝内部的一个行省。直到元末,高丽才重新掌握政权。
不过高丽也就复苏了三十年,明初,朝鲜发生了一场政变,李成桂推翻了王氏高丽,最终建立了眼下的李氏朝鲜,成为大明最忠诚的附属国,两百年来未有变也。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朝鲜的兴衰与中原王朝的兴盛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北方游牧部族进犯中原北方的通道入口,朝鲜咽喉要道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而朝鲜本身贫瘠多山地,更需依附中原王朝发展,天然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中原王朝与朝鲜半岛的依附关系。这个依附关系不可破裂,已经被历史多次证明。如今以朝鲜为跳板的入侵又一次重演,虚弱疲累的大明最终还是选择了援朝抗倭,哪怕是在这样的一个刚打完西北平乱之战的残喘之际。
就在这一夜宴席即将结束之际,后方大军的指挥令传来了。李如松命查大受即刻启程赶赴鸭绿江前线,与祖承训部队汇合,再等待进一步的指挥。
这条命令正中郭大友下怀,他笑道:
“恰好我赶着去与我上级汇合,他眼下就在鸭绿江边的九连城。明日,我们就随先锋营出发。”
……
十一月十二日,从宽甸堡出发的查大受部抵达九连城。
嘉靖四十三年,都御史王之诰登马耳山巡边,留下诗云:
九连城畔草芊绵,鸭绿津头生暮烟。
对岸鸟鸣分异域,隔江人语戴同天。
皇仁本自无私覆,海国从来奉朔虔。
分付边人慎封守,莫教樵牧扰东田。
这是一座自金代建立起来的边关堡城,自北向西,绵延九座城池,故而称作“九连城”,到了本朝,九连城只剩下了遗址,后被修缮统一为一座堡垒大城,并计划新增一座更为坚固的堡垒城池。九连城东面有叆河与鸭绿江,后面有镇东山,形势十分险要。
这里就是凤城丹东,与朝鲜仅仅一河之隔的地方。
队伍在抵达九连城之前,沿着叆河走了好一段路。叆河是鸭绿江的支流,是丹东的母亲河,也是在丹东与鸭绿江汇流。彼时天高云淡,雪云消弭,阳光铺散下来,温热人心。寒气弥漫的土地上蒸腾起雾气,清河若蓝缎,雪地若白云,云叆漫淡,风景美不胜收。这大概是众人来到辽东后遇到的最好的天气,也是他们见到的最美的景色。
“云雾叆叇,是取得此字为叆河起的名吗?”与孟旷共承一骑的穗儿靠在孟旷怀中,一面欣赏着景色,一面小声问孟旷。
孟旷拢着她微笑摇头,她也并不清楚这个名字的来历。
“叆河的叆来自女真语‘叆哈’,意思是明亮的,明媚的。”不知何时竹妍来到了她们身侧,向穗儿解释道。
“怪不得呢,这名字起得真好。”明媚的河流,恰如穗儿对它的第一印象。
竹妍笑道:“多谢夸赞,我就是丹东人,喝着叆河水长大的。”说罢,竹妍加快了马速,向队伍前方黎老三的身侧赶去,孟旷和穗儿看着她的背影,丝毫不见前两日她受伤后的萎靡,只觉得她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喜悦。
“原来她是丹东人,那这么说黎老三那些年其实也是在丹东度过的,恐怕黎老三化名洛东,就是在丹东服役的。”孟旷轻声道。
“竹妍的爹是不是还在丹东?”
“很有可能。她是为了逃婚假死脱身的,她爹应当还在丹东。她这么高兴,恐怕也是因为好不容易可以回来看望亲人的缘故吧。”孟旷回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当初逼得竹妍不得不假死逃婚的到底是哪位辽东将领?我感觉此人的权势必然极大,否则不至于让竹妍反抗都不敢反抗。我记得黎老三有提过,竹妍姓郑,其父名叫郑士兰,是福建南安郑氏的一支。既能在军中为军医,总该还是有些人脉的,何至于闹到此种地步?”穗儿疑惑道。
“多半……还是与李家有关。”孟旷说道,“我现在算是看出来了,黎老三和他手下的人都对李氏有很深的成见。”
“这也怪不得他,在辽东这些年一事无成,他也很着急,自然得怪罪不作为的李成梁了。不知道张允修到底跑到哪里去了,黎老三恐怕也很着急,跟着张允修的阿都沁也一起不知所踪了。”穗儿蹙眉道。
“张允修躲不了多久了,很快大军就要集结渡江,他必须趁着这段空档期去寻倭国人合作,否则就将失去先机。”孟旷道。
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开入九连城,孟旷一行人也随在队伍之中行动。要入城门时,一抬头,眼尖的孟旷看到了城头之上立着的一列人。为首一员大将,看上去十分眼熟,这长相恐怕又是李家人,不知道是李成梁的哪个儿子。他身侧,罗洵、孙建兴还有张东威并肩而立,很少能看到北司的巡勘所千户、掌刑所千户和稽查所千户三巨头会一起出现,而一旦他们一起出现,就代表着发生大事了。三所占了整个北司八成以上的武装力量,涵盖了整个北司最精锐的锦衣卫尖兵,这场面不得不说给了孟旷内心一丝震撼,他心知朝廷终于打起精神来,准备好好打赢这场战事了。
九连城也不算很大,入城时由于人多而有阻滞。趁这个时间,城楼上的人也下来了,孟旷和郭大友率领的锦衣卫队伍一入城,就被他们迎面招呼走了。那员大将倒是没走,只是留在城门附近招呼进城的查大受的部队。孟旷回头多看了他一眼,被黎老三看到了。黎老三嗤笑一声,向她解释道:
“那是李如梅,李成梁第五子,也就近些年吧,李成梁把他的儿子们分派到辽东各个关口戍守历练,这个第五子也不例外。他倒是十分骁勇,威名仅次于其长兄如松。不似他那二哥如柏,和女真人联姻后暧昧不清的,要知道李如柏可是舒尔哈齐的女婿。只可惜李家人都改不了好色的臭毛病!”说罢策马去追竹妍,前方的竹妍头也不回走得飞快,似乎是在逃避什么。
孟旷和穗儿十分吃惊,彼此相视一眼,心道:莫非想强娶竹妍的就是这个李如梅?而方才黎老三无意中透露出的李如柏和建州女真之间的关系更是让她们万分意外。早就听闻李家与建州女真有关系,但一直不明白到底是什么关系,现在可算明白了。
怪不得李如柏在抚顺关拦下他们后,郭大友根本不敢久留,更是安排队伍宿于城外,天不亮就拔营离开了,原来是忌惮他的这层身份。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锦衣泪更新,第 200 章 第两百章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