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修真小说>儒道封神>第37章 0037 奉道起舞
  完了!

  韩康宁双腿一软,直接挂在了身前两名衙役横着的杀威棒上。

  黄开诚心头猛跳,下意识的向前抢出一步。

  尹子安瞠目结舌之余,万般诧异,完全想不明白张一念究竟哪里来的勇气,居然在有人抢着帮他的时候,抢先成诗。

  后堂,窦夫人身形微晃,恨不能直接登堂,看看张一念究竟写了一首什么诗?

  堂外,少女酸疼了幼童的小手,掌心里全是冷汗。

  幼童的嘴角却是再度翘出一丝笑意,喃喃自语道:“张一念,果然没让我失望。”

  少女忍不住问道:“弟弟,难道张一念成功了?”

  “还不知道,等等圣谕鸣朝勘验……”

  幼童微笑道:“不过,你这几日下来,你何曾见过张一念作没有把握的诗?”

  “这……”

  少女的眼神渐渐亮了。

  她担心依旧,只是幼童的话,让她生出些许的希望。

  也或许,创造奇迹这种事,始终都在眷顾着张一念……

  ……

  黄纸上墨迹淋漓,字体却是张一念这两天常用的楷体。

  只是,这不是他最喜欢的颜体,而是柳体。

  柳体是指唐朝最后一位大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字的总称。柳体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m.bïmïġë.nët

  “书贵瘦硬方通神”,柳体较之颜体,稍均匀瘦硬,故有“颜筋柳骨”之称。

  在张一念看来,今日这首诗,唯有用柳体,才更合宜。

  “圣人在上,童生张一念诗成!”

  他朝向半空之中的圣谕拱手,说道:“请圣人勘验!”

  “你这字有些意思,难怪程兄驾临驻跸。”

  圣人的声音之中闪过一丝笑意,转而问道:“童生张一念,诗词已成,勘验之前,还有更改余地。三炷香的时间仅仅过半,你确认不再斟酌修正?”

  “童生张一念确认不再修正!”

  张一念说道:“既然诗成,心意已定!”

  “不错!”

  圣人轻轻吐出一口气,说道:“一百二十七年前,是我千年以来第三个请圣谕鸣朝,终获成功,我很赞赏你的勇气和决心,我也很期待你能成为千年第四。”

  “枚圣?”

  在场读书人无不骇然,出自本能的再度躬身行礼。

  圣谕鸣朝在读书人之间名声极响,盖因其难。

  千年以来,通过圣谕鸣朝的童生读书人不过有三,而一百二十七年前的那位,正是日后封圣的童生枚乘!

  枚乘一诗成名,声传天下!

  当世之人,没有谁比枚圣更清楚圣谕鸣朝的难度,所以枚圣欣赏,所以枚圣期待。

  所以,听到枚圣的欣赏和期待,几乎所有人都有一种错觉,仿佛已经看到张一念事成。

  然则不过转瞬,大家又都放弃了这种错觉。

  圣谕鸣朝一经启动,请圣谕之本主诗词气息,即为天地清气隔绝,漫说普通人,即便是主持圣谕鸣朝的圣人,也不可能首先窥见本主诗词全貌。

  枚圣或许能够看清张一念的字体,却也不可能首先勘定诗词境界。

  他的欣赏,他的期待,并不代表认可,更不代表张一念事成。

  “多谢枚圣鼓励!”

  张一念不动声色,不卑不亢的致谢,随后倒退一步,将书案的空间全部让开,静待圣谕鸣朝勘验。

  ……

  圣谕鸣朝光芒大作,被隔绝的天地清气骤然降临,落在诗篇之上。

  清气舞动,纸上自己忽然间就像拥有了生命一般,一字一句的飘飞起来。

  全诗二十八字,二十八个字迹沐浴在天地清气之间,熠熠生辉。

  这不是圣谕鸣朝的勘验,这是天地清气因诗而生的异象!

  奉道起舞!

  上古仓颉造字,文字始为人族心声。

  有所思,才有所字。

  然,字面意思粗浅,文字担之,唯有将文字巧妙组合,承担起足够的道义,才可让文字欢腾起舞,是为奉道起舞!

  寻常百姓看到这等奇景,莫不惊为天人,而在场的读书人们终于看清了这首诗的真容之际,无不动容。

  尹子安心神一震,脚腕一软,险些没有跌坐在背后的椅子上。

  而黄开诚先是惊异,接着喜上眉梢,忍不住跨前一步,细细端详漂浮在空中的二十八字。

  于此时,枚圣启圣口,全篇朗诵。

  圣音如雷,在公堂之上响起,震得房梁之上的灰尘瑟瑟落下。

  圣音如钟,震撼的无数人心头狂跳,难以自抑。

  圣音如虹,穿透观津县衙,直达天际,而后传扬四方。

  普天之下,九州诸处,无不回响着枚圣的声音。

  山川轻动,江河欢腾。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张一念静静的站在堂间,静静的聆听着圣音,唇角划过一丝丝的冷意。

  写下这首诗,弃颜选柳,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颜体庄严,有大家气象不假,但他这首诗取得却是柳体的笔划细劲,棱角峻厉。

  因为今日之诗,乃是清代龚自珍的名篇。

  龚自珍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也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华夏近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家。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于道光十九年己亥辞官南归。

  途中,龚自珍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而张一念今天写出来的正是其中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这是一首有着强烈时代背景的诗篇,龚自珍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

  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这是一首变革之诗。

  这首诗里面蕴含着龚自珍的痛心和期许,张一念以为,只有柳体,才能真正书写出这首诗的风骨和气象!

  正是诗词本意和书法字体相契合,引动了奉道起舞。

  枚圣吟诵完毕,奉道起舞归于平静,二十八个字迹重新落回纸上。

  顷刻间,天地清气凝结于诗篇之上。

  一跃一丈两尺九寸!

  鸣朝!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儒道封神更新,第37章 0037 奉道起舞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