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大军的主帅,项羽虽然十分不满,可却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自己终究还是寄人篱下。
漳水西岸,曲州城下。
确定了作战方案之后,韩信雷厉风行,立刻下达作战命令,英布和蒲将军奉命率两万人渡河,攻击守护粮道的秦军,龙且率三万余人为后队,刘邦等人南十里列阵,以防备章邯援军,同时掩护大军过河。
英布和蒲将军深知战的重要性,不敢怠慢。
龙且是项羽的手下,倒是也很傲慢,高坐在马上,眯着眼睛打着远去如土蛇一般的秦军粮道:“二位将军,此战是渡河之后的战,重要性不言而喻,你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打破秦军的防守。至于后路,你们大可放心,就算章邯亲来,要想攻击你们的后阵也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踩着我这三万人的尸体过去。”
蒲将军也笑道:“我等放心矣!”说着,转身就走。
章邯大营之中。
李良微微躬着身子,恭敬的站在章邯的军帐前,声音清亮而又不刺耳的报进:“末将李良,请见大人!”
“进来。”帐中传出章邯略带沙哑的声音。
李良又应了一声:“谢大人!”
李良这才抬手撩开了大帐,低下头进帐,他在帐门口站了片刻,适应一下帐中的环境。
帐里没有外面明亮,天光不足。
章邯倚在青铜灯下,举着一卷帛书正在看,他的面容有些憔悴,但是两只眼睛却精光闪闪,全神贯注。
李良满意的笑了,章邯看的是他刚刚写成的兵法,呈给章邯请教的。
请教只是一个礼貌的说法,李良自诩家传的兵法再加上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领悟,足以让章邯认识到他的价值。
李良,字子善,赵国人,名将李牧的孙子,从小好兵,可惜他生不逢时,出生的那一年生了赵国历史上最惨痛的长平之战,长平一战,战国损失了精壮四十万,大伤元气,再也没能恢复过来,根本没有力量再抵挡秦军势不可挡的攻势,即使是他那战无不胜的大父也无法挽回这个局势。
更可惜的是,他的大父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自己人手里,被郭开一手设计害死。
大父一死,时值壮年的李良一怒之下投入秦军,希望能建功立业。
只是可惜得很,秦军横扫天下的大势已成,没有给李良足够的表现机会,他刚刚做到五百主。
天下就统一后,李良作为一个中层军官驻守井隆,虽然有满腹才华,也只能望天兴叹。
对于一个名将来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天下太平,空有才华无处展示。
陈胜起义,天下反秦,武臣称王,李良似乎是又看见了希望,将井隆献给了武臣,可武臣却也不赏识他,后来听说秦军出了关中,李良便又来投奔章邯了。
因为他是赵人,先降秦,又反秦,接着又叛武臣,三叛其主,秦军的将领包括章邯在内都认为他是个反覆小人,在章邯手下这么久,他也没有的到章邯的重用。
眼看着巨鹿一战之后,天下又将恢复统一,李良十分上火,苦思冥想了几天之后,终于被他想出了这个办法:将胸中所有的学问写成这一部李良兵法,以请教之名呈给章邯,让他了解自己的才能,也许能抓住最后的机会,重新振兴李家。
章邯是个识货的,他一看到这个兵法,就抛弃了原先对李良的成见,废寝忘食的反复,不得不说,李良对兵法的理解确实高人一筹。
章邯觉的受益非浅,看到李良进帐,章邯放下手中的竹简,长叹一声:“子善,你写的这个兵法实在太好了,我是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啊!”
“将军过奖了与将军的丰功伟绩相比,末将的愚见又何足道哉。”李良谦恭的说道。
章邯坐起身,缓缓的摆了摆手,将手下的帛书放下,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笑着说道:“子善,你我都是领兵之人,那些官场上的套话,能不说就不说吧我章家虽然也是将门出身,但是不怕子善笑话,如果不是机缘凑时,我大概也和子善一样,老死在无名之中。”
李良沉默不语。
李良对章邯所说的一切都了然于心,要不也不敢把希望寄托在章邯的身上。
章邯和他一样,其实本不是秦人,他是齐人,是齐国名将齐章的后人。
齐章先是随田单破燕,后是与韩魏大破楚于方城,可谓是齐国之后的又一名将,但是功劳高了,未必就是好事,与李牧的情况类似,齐章在齐国受到了排挤,后人辗转到了秦国。
虽然也在军中,章家却没有再出什么名将,如果不是这次天下大乱,章邯的结果大概就是以少府之位终老,也就是他所说的老死在无名之中。
章邯倒是没有在意李良神色的变化,询问道:“子善,你以为楚军能解巨鹿之围吗?”
李良苦笑了一声:“希望渺茫之极!”
不错五十万秦军在巨鹿,旷日持久,不是攻不下巨鹿,只是为了一网打尽。
章邯还不知道,陈胜召集各地,已经筹措了和章邯几乎同等的兵力,陈胜也在等待着将章邯一网打尽。
章邯看着李良,停顿了。
李良被章邯炙热的眼神看的有些发慌。
李良明白了章邯的大致意思:巨鹿之战,可能是天下重归一统之前的最后一场恶战了,如果不抓住这次战机,他李良也许这辈子也没有表现的机会了,章邯因为和王离的明争暗斗,他不好亲自出面,以免王离以为他争功,但是让他李良出面协助作战却没有问题。
“大人!”李良激动起来,自己处心积虑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我接到消息楚军正在准备渡河,三万人在巨鹿南列阵,准备阻我援军,英布蒲将军率两万人攻击运粮的粮道,粮道虽说是王离负责,但我也不能坐视不管!”章邯皱着眉头说道:“你带领五万人马,策应王离,一定要确保粮道的安全!”
“喏!”李良觉得一股热血直涌脑门,禁不住的有些颤栗起来。
“去吧!”章邯从案头拿起一块竹符甩到李良的手上。
李良连忙接住,摩挲着上面的竹齿中狂喜,再次大声应诺,然后恭敬的退出了大帐。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楚陈胜王更新,第120章:李良发迹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