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曾今冀州某地发动军民冒着严寒,汲水灌城,往城墙上浇水,利用冰城抵御辽国的进攻。面对萧太后亲临城下擂鼓督战的辽军,杨延昭抓住百年难遇的寒潮来临的机会,下令军民在城墙上一次次浇水,一次次结冰,第二天,高大的城墙,变成了一道冰墙,表面光滑,坚固无比。辽军虽勉强发起总攻,但箭头射在冰墙上最多只留下一个个白点,云梯则无法搭在光滑的冰墙上,会左右打滑,轻松就会被守城的宋军推下去,聊过士兵更是无法攀爬攻城,辽军在城下拖了数日,天气也不见好转,无奈之下,只好退兵而去。
这里就要做个科普了,初中物理大家都学过,水在0℃左右结冰,但在不同温度下,冰的硬度是不一样的,数温度越低,冰的硬度就越大,在0℃时,冰的硬度为1—2,很容易碎,跟没有进行过钢化处理的玻璃差不多,在零下-15℃的时候,冰的硬度为2—3,这时它的硬度,基本和纯铜相当,而当气温下降到零下-40℃,冰的硬度会变成4,与钢铁的硬度相当,如果再往下,到零下-50℃,硬度会升为6,已超过钢铁的硬度,而在-70℃时,冰的硬度可达到7,硬度超过花岗岩。
从水变成冰,体积会增加一部分,但继续降温,又会符合热胀冷缩原理,冰随着温度降低,体积缩小,冰越结实,硬度也会增加,在超低温的情况下,冰可能比钢铁、花岗岩还要硬。
现在我估计室外的气温,肯定超过了-30℃,城门之间结的冰,接近钢铁的硬度,而东方寂白给我准备的水又很足量,可以把城门中间大概一米纵使的缝隙,全部填满,一般来说,一定厚度的冰,在比较低的温度下就能够抗击枪弹甚至炮弹,比如在-25℃的时候,冰就变得非常坚硬,完全可以在战争中被当作战时的“盔甲”,性能不输我的软猬甲,还很轻便。
如果是在极寒的冬季室外,在水中,加上木屑或纤维再结冰的话,更是会极大地增加冰的强度,防护效果就更好。二战期间,盟军将木纤维与水混和冻在一起,使木纤维形成防冰融化的隔离层,这种经过纤维加固了的冰异常坚实,厚度仅为2.5厘米的大冰板,就可以承受住6个人的重量,10厘米厚的大冰板,则可抵挡手枪和步枪子弹,从而使盟军在对得军的战斗中伤亡大为减少。
现在城门这边的冰,厚度为一米,别说叛军的热武器不好用,就是把戴路的炮推过来,也未必能轰的开。
实在是很佩服东方寂白的执行能力,排水出口那里的小冰山,她是怎么再短时间内,给打通的呢?估计肯定是当地人对付冰冻,有独特的办法,肯定不是硬凿,和铁一样硬,怎么用铁凿子凿?估计是使用火之类,加温,让冰山融化,或者温度升高,再想办法凿开。
当然,想用兵守住城门,光靠硬度也不行,还得有韧性,巧了,冰还真的具有较大的抗拉、抗压强度和承载力,根据科学试验证明,低温冰的抗拉强度为极大,每平方厘米可达12千克—15千克,抗压强度为每平方厘米35千克—45千克。随着气温越来越低,冰层越厚,承载力也越强,半米的冰层上面,就完全可以开几十吨的坦克过去。www.bïmïġë.nët
所以,无论叛军是用攻城锤撞门,还是用马拉着牵引,都没有用,打不开,只能想办法融化调门间的冰,但那是需要时间的!
我要争取的,就是这段时间!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水龙吟更新,第723章 冰,科普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