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儿臣给亲爸爸请安>第114章 袁某人发迹史
  袁xx出身于耕读世家,虽家境不错,但也谈不上大富大贵,家族中出过几个朝廷命官,也多是武职,中国历来有重文抑武的传统,所以家族也绝非显赫。

  父亲袁保中,一共生了六个儿子,袁xx排行第四,当地人都称呼他作“袁老四”。

  不同于别人的是,他从小就有非同常人之志。

  他时常说:“三军不可夺帅,如果谁能给我十万精兵,我就能够纵横天下。”

  在他13岁的时候,还曾写过“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用来抒发自己的非凡志向。

  他甚至自比西楚霸王项羽,流露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霸气。

  但因为出身并不显赫,父亲袁保中是个平常人物,袁xx的豪言壮志显然不能实现。

  但命中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袁xx的一个叔叔叫袁保庆,当时是个比较厉害的角色,他中过举人,后来又在和捻军的作战中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多次立下赫赫战功。

  朝廷对他的英勇善战大加赞赏,官职给予多次加封,成了当时相当风光的人物。

  但“人有悲欢离合,天有阴晴圆缺”,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到十全十美。

  年过四十的袁保庆虽然仕途顺利,但却膝下无子,他只好将袁xx过继过来当儿子。

  袁xx从此就跟着袁保庆走南闯北,奔走于济南、南京等大城市,一路见过不少世面。

  但后来袁保庆44岁去南京上任时突然死去,袁保中第二年也撒手人寰,袁xx成了无依无靠之人。

  正当袁xx的嗣父与养父都去世,无人依托的时候,他的一个堂叔袁保恒(进士出身)回家省亲。

  这个堂叔见到袁xx,觉得他是个可造就之才,就决定带他去北京读书,也许以后他能中个进士举人什么的,步入仕途,光宗耀祖。

  袁xx就跟着堂叔去了北京。

  在北京,袁xx读书虽然努力刻苦,但两次参加乡试却都未曾考中。

  这让他心生羞愤,一气之下烧掉了自己所有的诗文,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驰骋疆场,写些不痛不痒的狗屁文章,能有什么前途?”

  于是,他就在叔叔袁保恒死后,放弃科考这条路。

  在袁xx22岁的时候,他选择投奔袁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在吴长庆的军营里谋了个小职,而这个吴长庆所服役的部队就隶属于李鸿章的嫡系淮军。

  一年后,朝鲜发生“壬午军乱”,朝庭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派吴长庆带兵平叛,袁xx也跟着去了朝鲜。

  朝鲜一战,袁xx表现突出,他身先士卒,有勇有谋,受到李鸿章的赏识。

  1884年,吴长庆去世后,在李鸿章的举荐下,26岁的袁xx被朝廷任命为在朝鲜的“监国”大员。

  后朝鲜再次发生内乱,日本趁机染指,由于军力不济,袁xx奉命率部撤回了国内,自此后一段时间蛰伏在北京,成日里除了在李鸿章眼前晃悠,就是去窑子里找相好的,这里提一句,就在这烟花巷中一个女人日后还真成了他的众多妻妾中的一员。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袁xx在这场战争中找到契机,拜托李鸿章重新为其谋一条出路,很快袁xx被李鸿章向朝廷保荐负责督练新军。

  由于练兵的地点选择在天津小站,所以都将这支部队称为小站新军。

  袁xx一到任,就施展出了其过人的才华,首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出优秀学生诸如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等人任各级军官,再从德国聘请了十多位德籍教官,对士兵一律以西式兵法训练。

  甲午战争的失败,世人大多认为由于是北洋水师的装备匮乏和军纪涣散造成,其实不然,当初大东沟一战,虽然北洋水师被击沉数艘战舰,但其主力定远,致远舰尚在,日舰队亦损失颇多,顶多说也是场四六开的战斗。

  真正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原因,确是在陆上,正是因为大清的陆军战斗力极其低下,被日本陆军登陆后一击即溃,很快将刘公岛周边的炮台系数占领,然后调转炮口,炮轰停在军港内的军舰,这才导致了这场战争的失败。

  事后朝廷认为原八旗和绿营军队已经毫无战斗力可言,只有推倒重来,重新按现代训练制度编练现代化的军队,才能再以后和列强的较量中不至于重蹈覆辙。

  也正是因为这样,日后朝廷拨付给小站的军费十分充足,手中有了银子,袁xx便大展拳脚,在直隶一带招募新兵,对士兵的身体素质要求极其严格,只要身体够格,饷银能给100两绝不给99两。

  就这样,短短5年间,小站的新建陆军已经成了国内战斗力超一流的存在,袁xx也成了各方势力拉拢的对象。

  而纵观其发迹史,李鸿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果不是他的全力举荐,或许到了现在,袁还泡在窑子里某个女人的肚子之上。

  所以对之于袁xx,李鸿章是一个他又敬又惧神一般人物的存在,只要李在世一日,他始终是唯中堂大人马首是瞻。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儿臣给亲爸爸请安更新,第114章 袁某人发迹史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