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老童生的状元之路>第392章 北伐
  苏红珊闻言也是惊呆了,还是林明远推了她一下,这才幡然醒悟过来,连忙领旨谢恩,接过圣旨,又接过诰命夫人的服饰,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一品诰命夫人,这是古代对于女性最大的荣耀了,苏红珊也知道,这是她相公将功劳让给她的。

  第三道圣旨是让林明远接的,林明远也是有点期待,毕竟自家娘子都是一品夫人了,那他呢?

  可惜的是,第三道圣旨,皇帝在上面说了乡绅们的功劳,还是跟之前说的一样,在秦州城为他们建一座御赐牌坊,由朝廷掏钱,工部监造,还有乡绅们每人有一个名额可以去国子监的机会。

  嗯?没了?就这?我呢?

  林明远愣了愣神,随后便接过圣旨,算了,圣意难测,顺其自然就好,以后让自家娘子保护他,这会,京城都有房子了,还是御赐的,以后住进去,好像有点吃软饭的感觉。我这该死的大男子主义啊。

  众乡绅此时也很高兴的跪谢圣恩,这一切都值了,回头就去开祠堂。

  这圣旨都读完了,老太监笑呵呵的让大家都起来吧。

  苏红珊与林明远对视一眼,笑了,两人相扶而起,林明远还对着自家娘子,悄悄说了句“吴国夫人,劳驾了”

  苏红珊面上没显露什么,不过右手已经捏了自家相公的胳膊转了一圈了。

  林明远只能强忍着疼痛,脸上笑哈哈的站了起来。

  在场所有人则是互相道喜啊,特别是钟修杰,那是对林明远感激零涕,众乡绅也是笑呵呵的附和着。

  老太监扯着嗓子,笑呵呵的让大家伙安静下来,他还有封信呢。

  只见老太监手里捧着一封信,说是皇帝的手谕,给林明远的。

  林明远见状,便接过信,看了起来。

  皇帝在信上先是夸了林明远几句,然后又告诉林明远,乡绅们的货款他让老太监给带来了,可还满意?

  林明远看到这,心里无语至极,这皇帝是真够恶趣味的,不就是上次催皇帝还货款吗?至于这么记仇吗?

  感慨完了,林明远又接着看了下去。

  皇帝还说,明年年尾林明远在秦州的三年一任就到期了,皇帝让他直接来面圣,不用去吏部述职,至于下一任是什么官职,等面圣完再决定。

  (林明远中状元那一年,当的知州,回乡三个月,在六七月份才到秦州上任,三年一任必须要满打满算,所以明年年尾,林明远才算是三年一任)

  这...?啥意思?又要亲自面试?算了算了,还是圣意难测,随他吧。此时林明远突然想到了:我是老板的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

  看完信后,林明远便笑呵呵的看着老太监,问起货款的事。

  老太监表示银子在外面呢,随后便让人将银子抬上来。

  30万套棉衣,当初说好的一套棉衣给2钱,那一共就是六万两。

  白花花的银子呈现在大家伙面前,林明远也是见过大世面的,还算镇定,让江鸿德先放在官仓吧,等明天有空了再细分,现在得招待好老太监一行人。

  毕竟人家千里迢迢送银子过来,那必须得招呼好了,众乡绅们也是笑呵呵的附和着,都没意见,等会还得暗中打赏呢,这里人太多了。

  于是林明远便让自家娘子去后厨让人安排一下,摆几桌庆祝庆祝,还有随行的仪仗队,林明远让管家和几个衙役去招呼。

  随后林明远便带着众人,欢声笑语的走去后院大厅扯犊子了去。

  ...

  老太监一行人只留在秦州一天就走了,他们也不敢逗留太久,还有别的事要干呢。

  没过几天,马雄睿又来了,又是领着一支车队来的,这次是要将那剩下的12万套棉衣给带走。

  马雄睿跟林明远说,这棉衣是真保暖,将士们都夸了秦州百姓的手艺好,还有苏红珊。

  现在苏红珊不仅在秦州有名声,甚至是整个南方,只要有种棉花的,或多或少都知道苏红珊是大楚第一个会纺织的,还发明了工具。

  只是传着传着就变味了,古代造福百姓,做了大好事,一传十,十传百,接着就往神话方面传了,比如苏红珊在南方有些地区,就传成了天上的织女下凡。

  此时,荆州一个小村子,一棵大榕树下,一帮妇人围在一起,一个神采奕奕,声情并茂的妇人正有声有色的跟大家伙描述着。

  说是织女每年只能在七夕这天和牛郎在鹊桥见上一面,而牛郎每年都带着孩子,在天河边等啊等,织女不忍丈夫和孩子一直这样等下去,有一年七夕,便和丈夫牛郎还有孩子们跳下天河,诶,你们猜怎么着?一家人双双投胎转世了,这苏红珊就是那织女。

  众妇人听了也是很认同,难怪哦,这苏红珊手艺这么好。

  ...

  十一月初五清晨,丰安城外边关大本营,此时这里寒风瑟瑟,肃杀之气笼绕了整个校场。

  上个月安国公已经接到皇帝的旨意了,大概意思就是,反击,狠狠的反击,这一次要让匈奴彻底趴下。

  两年了,安国公做了很多准备,就是为了这次反击。

  现在全军上下,不管是大头兵还是后勤兵还是什么兵,反正个个都穿上了棉衣,今年起来,没有一个被冻死的。相反还活蹦乱跳,精力充沛,士气高涨。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现在就是个好时机,这段时间匈奴人又是频繁犯边了,因为冬季到了。

  今天,校场上集结了大本营所有大头兵,安国公这次点了13万铁骑,号称30万大军,北伐匈奴。

  上个月,安国公已经派人去下战书了,大概意思就是,让他们洗干净脖子等着,简单又粗暴。

  三国时期,曹操每次打仗前,必写战书约架,曹操不仅仗打得好,文章也写得好,尤其是他给孙权下的战书,可谓是气吞万里,雄视古今。

  “今统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欲与足下会猎于江东”大概意思是,现在我准备了水军百万,想和将军在江东打打猎,玩耍一下。嗯,最后玩得确实挺好的,都玩上火了。毣洣阁

  此时校场内一排排士兵吹着加长版的号角,又有一阵阵战鼓配合着,身临其境确实能感受到浓浓战意。

  而安国公现在正在营帐内与众将围在沙盘前比比划划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老童生的状元之路更新,第392章 北伐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