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都市小说>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个是真没有
  等到中午,大伙陆陆续续来了,也没找别人,就是这些知青,还有老村长和王队长等人。

  大伙屋里屋外参观了一圈,老村长也瞧得连连点头:“好好好,这大房子真敞亮。”

  “啥时候咱们也能盖上大砖房就好喽。”赵二两嘴里也羡慕地说着。

  李卫国接过话茬:“过个两三年,大伙肯定也都能住上新房子!”

  赵二两一个劲点头:“别人说这话俺肯定不信,要是国子你说的,那八成有希望,咳咳。”

  他有气管炎,咳嗽几声,咳出来一口痰。

  要是平时,各家都是土地,就都直接吐地上了。

  可是瞧着新抹的水泥地,赵二两实在下不去这个口,只好去当院子吐痰,在外面还笑着嚷嚷:“啥都好,就吐痰不方便!”

  赵广定也从鹿场那边赶回来,踅摸一阵说:“大梅啊,这屋里有点空啊。”

  这话一点没错,家具啥的都没怎么准备呢。

  “过日子就是这样,都是慢慢置办出来的。”王队长接过话茬。

  赵广定嘿嘿两声:“俺的意思是,屋里缺不缺东西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缺人!”

  大伙这才搞明白,也都瞧着李金梅和王燕笑,把这俩姑娘都给笑得不好意思了。

  “日子都定了,六月六号,先给我大姐和郑大哥举办婚礼。”李卫国跟老村长汇报一下。

  “哎呀,那也快了,也就剩半拉多月,抓紧时间预备。”老村长也眉开眼笑的,说完之后,望望干孙女王燕,于是又问道:“那燕子和大军啥时候?”

  李卫国答道:“我二哥和燕子姐说,等到入冬的,正好收拾完秋没啥事。”

  赵广定嘴快:“要俺说,就一块办完算了,还热闹。”

  然后他就被老村长给瞪了一眼:“一边呆着去,这事哪有一天办的。”

  众人放好桌子就开饭,这回是真够宽敞的,直接在地上支起两张靠边站,一点都不挤。

  大伙刚要动快,就看到会计谢老抠慌慌张张跑进来,既然赶上了,李卫军就拉他上桌。

  谢老抠摆摆手:“大贵呢,大贵呀,你们厂咋不收野菜啦?”

  “车间都叫人给封上了,还收啥收。”田大贵一听这茬,又变得气呼呼的。

  谢老抠俩手一拍大腿:“你们不收可倒好,山野菜直接降价了,比你们最开始的时候还低涅,蕨菜才两毛钱一斤,俺家采的二百多斤蕨菜,都还没卖呢!”

  不用说,这个结果,早在李卫国的预料之中。

  也难怪谢老抠着急,这一下少卖了一百多块钱,以他平时抠抠的性子,肯定心疼死了。

  “来大卡车那天,国子叫大伙都把山野菜卖了,俺家就那天卖的,谁叫你一门心思琢磨着卖高价。”赵二两可一点不客气,把谢老抠的老底儿给翻出来。

  “那俺咋整啊?”谢老抠急得直转磨磨,这回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老村长看不下眼:“今天国子家里燎锅底,你要是吃饭就麻熘上桌,挺大个老爷们,能不能有点出息。”

  谢老抠一跺脚,直接出门,他哪有心思吃饭啊。

  “这人一点也不讲究,大伙都把山野菜卖给大贵,就他惦记着多赚俩钱,这回好,搬石头砸自个脚面子啦。”赵广定还真不是幸灾乐祸,说的都是大实话。

  大伙边吃边聊,老村长也挺关心田大贵的厂子,不过在酒桌上也没问。

  搬进新家,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李小梅又领着李小鹿,拿着小枕头跑到大姐屋里,平时都睡习惯了。

  李金梅帮她们把枕头摆好,一边一个,俩小丫头很快就睡着了。

  李金梅在灯下纳着鞋底,不时抬眼望望两张红彤彤的小脸蛋,满眼的笑意。

  “大姐。”李卫国敲门进来,瞧瞧炕上的俩小脑瓜,也笑着摇摇头。

  李卫国把一张纸单子递过来:“大姐,明天上县里买东西,你看看还有没有啥落下的?”

  李金梅拿过单子瞧瞧,上面密密麻麻罗列了好几排:“国子,好像有点太多了吧?”

  没等李卫国开口呢,被窝里传来李小梅的声音:“不多不多,大姐结婚,一定要把最好的东西都置办上!”

  这丫头,原来还没睡着,估计是冷不丁地挪地方,有点兴奋。

  呀呀呀,李小鹿嘴里也叫着,也跟着点着小脑瓜。

  李金梅轻轻抚摸着她光熘熘的脑瓜,心中满是甜蜜。

  当初还以为李小鹿是男娃子,所以把头发都剃光了,估计最起码也得半年才能扎小辫。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卫国就开着小四轮,拉着大姐和郑先农去县城。

  “等等我们。”葛卫红一手拉着王燕一手拉着吴小玉追上来。

  李卫国回头瞅瞅:“又不是你们结婚。”

  停车之后,李金梅把她们都拽上车斗,正好帮她选选东西。

  “你们准备把百货公司搬空啊?”葛卫红瞧得直乐。

  等到大采购的时候一瞧,还真多亏开了小四轮来。

  有缝纫机,标准牌的,可以缝加厚的鞋帮鞋垫之类。

  这年头,缝纫机在农村太少了,踩着踏板,突突突就跑出来一条线,够手工缝半拉点的了。

  还有一台洗衣机,单缸的,没有甩干功能。

  甚至还有一台电冰箱,这个在大城市都不多见。

  最难得的是,竟然还有一台大彩电,瞧见这电视机,把吴小玉和葛卫红这样首都的青年都震惊了。

  冰箱和彩电,都是从岛国进口的,是田大贵特意帮忙购买的,然后委托给百货商店,进货的时候帮着运送回来。

  就连百货商店里,现在都没有这两样商品。

  剩下的就是一些日常用品了,比如放在柜盖上的圆镜子,香皂盒,暖水瓶之类。

  还有就是床上用品,棉花、被面枕巾,以及衣服鞋帽等等。….最后就是招待客人用的烟酒糖茶,也都一块买回去,最后足足把车斗塞得满满登登。

  “金梅姐,你和郑大哥买的这些东西,比城里人都气派。”葛卫红也跟着欢喜,她是真心替李金梅感到高兴。

  现在大城市的青年男女结婚,也只停留在三转一响的程度,像是电冰箱和大彩电这样的高档电器,一般都没有。

  李卫国就逗她:“卫红你相中了,那就赶紧找对象结婚,到时候也送给你一套。”

  葛卫红送了他一个白眼,然后抱住吴小玉的胳膊:“小玉,你考上大学,就把他给踹了,让他整天胡说八道。”

  吴小玉只是抿着嘴笑,葛卫红于是又转向王燕:“燕子姐,等你结婚的时候,也要这些彩礼!”

  王燕伸手戳了一下她的脑门:“你个傻丫头,再好的东西也都是锦上添花,像金梅姐和郑大哥这样,人品好才是真的好!”

  李卫国也听得直点头:不错不错,这是一个物质贵乏的时代,但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更加丰富。

  大伙一路欢声笑语,回到大馒头屯,已经是夕阳西下。

  不少人都扛着锄头,刚从地里回来,现在大地的庄稼苗都长出来,正是铲头遍地的时候。

  种庄稼,最起码也得三铲三趟,才能有效去除杂草和松土。

  看到李卫国开着小四轮,拉着一大车东西,大伙都围上来。

  “这都啥呀?”瞧着一个个大纸壳箱子,村民都有点傻眼。

  “我瞧瞧,我认识字!”一个半大小子跳到车上,然后瞧着纸壳箱子上面的文字,也蒙圈了。

  上面都是日文,里面夹着着一些汉字,他根本就认不出。

  葛卫红立刻开始广播:“这是电冰箱,电视机,还有洗衣机!”

  “都啥机,干啥用的?”村民更湖涂了。

  “哎呀,电冰箱就是储存冷冻食物的。”葛卫红给这些妇女和老太太解释。

  村长奶奶摇摇头:“没啥用,咱们这冬天冷,东西直接放外面就冻了。”

  “奶,主要是夏天时候用的。”王燕搀着老太太,嘴里解释着。

  “电视机,哇,能看电视机啦!”有个小娃子叫起来,书本上有电视机的插图,小娃子多少知道一些。

  大人们就七嘴八舌询问:“啥是电视机,咋看啊?”

  小娃子也说不明白,想了半天,最后说了一句:“就跟看电影似的!”

  大伙有点明白了,这可不得了,坐在自个家炕头上就能看电影。

  他们这边偏僻,一年到头,也放不了几场电影。

  有时候跑十里八里的,就为了看一场露天电影。

  “那洗衣机又是个啥?”队长婶子问道,“是能洗衣服的机器吗?”

  葛卫红点点头:“可省事了,衣服脏了,往里面一扔,放上水就能洗。”

  “这机器也有手啊?”队长婶子又好奇地询问。….也不怪村民大惊小怪,他们真没见过这些东西,就算见过,也是在图画里。

  “还是金梅最有福气啊!”村长奶奶拍着李金梅的胳膊,这句话,叫大伙都跟着一个劲点头。m.bïmïġë.nët

  村里嫁姑娘娶媳妇的,能买一台收音机都乐够呛。

  李卫国也看着人群中的大姐,只见大姐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

  李卫国心中也同样欢喜:这才是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他开着四轮子回家,前面一大群小娃子疯跑着领路,后面也有不少村民跟着,就这样前呼后拥,一路来到李卫国家。

  人多有人多的好处,大伙七手八脚就把东西从车上卸下来,搬进屋里。

  李金梅还拿出香烟,热情地招呼大伙。

  李卫国把手里抬的纸箱子放下,回头往炕上一瞧,好家伙,炕沿上已经坐了满满一熘小娃子,瞧那样子,是都等着看电视呢。

  “先回家吃饭,吃完饭再来,还得先安室外天线呢。”李卫国嘴里吆喝一声,这群娃子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各回各家。

  李卫军和李小梅在家已经把饭都做好了,大伙忙三火四吃了一口。

  不急不行啊,吃饭的工夫,就呼呼啦啦开始上人。

  别的东西也顾不得拾掇,赶紧先把电视机装上再说。

  李卫国把电视机拆开,抱到柜盖上,插上电源,打开开关,屏幕上当然啥图像都没有,就是一片哗哗的雪花。

  “真好看!”小娃子们却都瞪着小眼睛,聚精会神地瞧着,看雪花都能看得这么来劲。

  电视机是东芝的,荧光屏旁边有两排小按钮,一共可以观看十二个频道。

  李卫国挨个摁了一遍,不出意外,基本都是一片雪花。

  “哇!”娃子们嘴里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差点把房盖给掀起来。

  原来是电视机里边,隐隐约约传出来说话声,虽然看不到图像,却也叫小娃子激动不已。

  李小鹿还跑到电视机后面瞧,结果没看到人,估计她想不明白:到底谁在说话呢?

  “哥,快点竖天线啊!”小当家把李小鹿抱回来,嘴里一个劲催促三哥。

  李卫国又检查了一下装电视机的纸壳箱子,还真找出来一包铝管,按照说明书,组装出来一个天线。

  箱子里还要一盘馈线,从窗户缝塞到室外,跟电线连接起来。

  他又找了一根十多米长的松木杆子,把天线固定在杆头,然后大伙合力把杆子竖在房山头。

  陆陆续续的,又有不少村民赶过来看稀奇,屋里都装不下了,不少人就站在窗户外面。

  在这个年代,接收电视信号可不容易,别说农村了,就连县城,都得在外面竖天线杆。

  天线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电视机里自带的,也有自制的。

  在农村一些地方,还有直接把铝制的盖帘子绑到外面的呢。….所以谁家有电视,谁家没电视,从外面就能瞧出来。

  而一个地方电视天线杆的密集程度,也基本就代表了这个地方电视机的普及率。

  像是广大的农村地区,迈进九十年代,电视机才基本普及。

  现在才八零年,一个县城,也没几台电视机啊。

  李卫国把天线杆儿绑好,这才喊了一嗓子:“有图像没?”

  窗户外面站着的观众就开始嚷嚷:“没人!”

  于是李卫国就轻轻转动天线杆儿,慢慢调整角度。

  “有啦有啦!”大伙一起嚷嚷。

  “这啥节目啊,里面的人一个劲哆嗦?”赵广定喊了一声,信号不稳定,屏幕里的人上下直跳。

  李卫国又慢慢转,然后就听到屋里屋外都一阵欢呼,他就连忙停手。

  他从房山头转过来,好家伙,窗户外面里三层外三层的,李卫国好不容易挤进屋里,炕上地下也都是一个个脑瓜。

  炕上的小娃子们都站起来,一个劲蹦:“看不着啦,看不着啦!”

  窗户外面的人也喊:“你们这些臭小子都坐下,俺们还看不着呢!”

  好家伙,这屋里屋外乱的,都跟一锅粥似的。

  李卫国赶紧组织纪律:“地上的都找地方坐下,小孩儿也坐炕上,都别挡光!”

  喊了半天,地上这些人有的蹲下,有的直接坐在水泥地上。

  炕上的小娃子们也消停了,满满坐了一炕,个小的挤在前面,放眼望去,一排小脑瓜。

  李卫国也抹抹脑门子上的汗,他还是低估了电视机在当下的吸引力。

  反正不论是啥地方,最先买电视机的人家,基本都会经受一番这样的洗礼。

  包括把炕踩塌的,把玻璃挤碎的,各种情况,层出不穷。

  尤其是再过几年,引进港岛那边的电视剧,比如霍元甲和上海滩之类的,那才叫热闹呢。

  而开始的时候,基本都是黑白电视机,到了九十年代之后,彩电才陆续普及。

  以至于后来网络上,还流传一个黑袈裟和红袈裟的故事。

  屋子里总算是安静了,李卫国朝电视屏幕瞄了一眼,这个点正播新闻呢。

  瞧着那个穿着中山装的男播音员,脑袋挺大,越瞧越眼熟。

  这不是后来专门解说动物世界的赵老师吗。

  即便是新闻,大伙也都瞧得津津有味。

  李卫国听到人群里有人发表评论:“还是电视机好,坐在家里就知道天下大事。”

  听声音耳熟,李卫国踅摸一阵,终于发现了老村长的身影,正背靠着火炕在地上坐着呢,那条受伤的腿曲在身前。

  再瞧瞧,旁边还坐着好几个老头儿,都是村里比较年长的,就坐在水泥地上,全神贯注看着电视。

  这哪能行呢,李卫国连忙叫炕上的小娃子们把炕头让出来,然后把村里这几位老太爷给让到炕上。….等新闻播完了,直接就是下一个栏目:祖国各地。

  李卫国眨巴眨巴眼睛:广告呢?

  这个是真没有,都是什么科技之窗,为您服务,卫生与健康这些栏目。

  不管是啥,大伙都瞧得津津有味。

  到了八点多,还真演上电视剧了,还是外国的,《大西洋海底来的人》。

  这部电视剧七十年代末引进,深深影响了一代观众。

  炕上炕下的人都给看傻了,赵广定大叫:“外国人真尿性!”

  “这是科幻的。”李卫国连忙给大伙解释一下,不然还真以为国外都这样呢。

  虽然看得没头没尾,但是并不影响大伙的兴致,不管能不能看懂,反正都不错眼珠地瞧。

  “三胖子,你咋滴了?”李小梅正看得专心呢,不过旁边挨着她的那个小娃子,时不时打个激灵。

  李卫国一瞧,这个三胖子俩手捂着裤裆,连忙问了一声:“是不是要撒尿,赶紧去!”

  三胖子一个劲晃头,然后又打个激灵。

  “赶紧去,一会儿憋不住该尿裤兜子啦!”李卫国连忙把三胖子给拎起来,从人群的脑瓜顶上往外传。

  传到赵广定手里的时候,老赵用巴掌拍了一下三胖子的屁股:“瞧你这点出息。”

  这一拍不要紧,三胖子终于控制不住,直接尿了。

  滴滴答答的,顺着裤脚子都滴答到赵广定脸上了。

  “赶紧回家换裤子去!”赵广定又使劲拍了两巴掌,这回是真打了。

  哇的一声,三胖子嚎起来:“看电视,俺要看电视!”

  一直到十点半左右,电视屏幕上出现了晚安两个字,大伙这才齐齐出了一口气:真好!

  “行了,都赶紧回家吧,明个都别来啦,这天天闹哄哄的,人家啥也别干啦!”老村长嘴里吆喝一声,大伙这才恋恋不舍往出走。

  别看老村长说得挺硬,结果第二天晚上七点整,他就又准时来看新闻了,自个还拎着个小板凳。

  等观众们都散了,屋里就剩下李卫国一家人大眼瞪小眼:屋里乱糟糟的,一片狼藉。

  “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就跟被胡子抄家似的。”李卫军也头大不已。

  李金梅也眨眨大眼睛:“都是乡里乡亲的,难道还能把人往外撵啊?”

  李卫国拍了下巴掌:“对,明天在外面支桌子,把电视机搬外面看去。”

  看来只能如此了,李金梅还得布置新房呢,要是天天这样,那新房直接就变旧房了。

  对于大馒头屯来说,电视机带来的影响,绝对是深远的。

  山沟沟里的人,第一次这么直观地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村民们的干劲更足了,大伙心里都琢磨着:好好干两年,也买台电视看!

  第二天,李金梅找了几个婶子大娘,帮着做结婚的新被褥。

  李卫国忙完了鹿场那边,也回来帮忙布置屋子。

  家具啥的都比较简单,去年冬天就跟村里的半拉木匠孙长富订好了,打一个炕琴,一双小柜儿,剩下就是碗架子和桌椅板凳之类。

  再把新买的电冰箱和洗衣机啥的都摆放好,一共两间屋子,也就差不多了。

  “这是缝纫机吧,啧啧,大梅啊,你家是咱们屯子里,第一个用上缝纫机的。”队长婶子一边絮棉被,嘴里一边夸赞。

  因为这会儿,李卫国正在地上安装缝纫机呢。

  “可不光是缝纫机,像是电视机洗衣机啥的,咱们以前哪见过?”大拿婶子嘴里也说着,归根结底,最后都夸李金梅有福气。

  李卫国心里也感觉甜丝丝的,前世大姐孤苦伶仃,现在好了,终于要有了自己幸福的小窝儿。

  不大一会,王燕她们也来帮忙,正好李卫国也有点摆弄不明白缝纫机,赶紧叫她们过来瞧瞧。

  王燕用过缝纫机,她熟练地把上下线都挂好,然后又调整了一下距离,就从旁边拿过来一个裁剪好的小裤子,突突突地开始跑线。

  lq.

  隐为者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七九从种田开始更新,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个是真没有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