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都市小说>快穿之随心生活>第252章 不一样的贾宝玉38
  “是,儿媳知道了,厨房早早准备好了。儿媳也感觉宝玉瘦了。......”王夫人也在一旁心疼的看着儿子说道。

  就这样,贾宝玉被长辈‘瘦了’,吃了很多补品,因为知道说了也无用,只能默默地吃了,也让家人放心。如果平常男子,能给补的流鼻血了。幸好自己练内功,需要的能量多,不然自己也受不了这么补。

  好不容易熬到了放榜,科举考试揭晓的那天,人马混杂,摩肩擦肘。榜前已经围了一圈的人,这里面不仅有想要急切知道考试结果的考生和家长,还有很多想要榜下择婿的人。

  自古以来,人人传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就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因为此朝代的开国皇帝兵变使用武力,得到的皇朝,这却使他心身警惕,于是制定了一个重要的国策,贬抑武人参政,建立一个士大夫政治制度,全国地方长官一律任用文臣,因此文臣的地位大大提升。

  由于对读书人的优待,使读书人都把考中科举作为自己的目标。读书人讲究“先立业,后成家”。也是因为只有考中了进士,便什么都有了。这就造成了许多男子“壮年未娶”的现象。

  官僚地主家庭一大早便纷纷出动“择婿车”,到“金明池上路”,争相选择新科进士做女婿。

  达官显贵,富室豪商在选择女婿时一不问家世,二不问人品,三不问婚否,只要是考中了进士就是他们选择的对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考中进士的人十分抢手。有时,有的大家族由于晚了而未能招得进士为婿,后悔不已。

  念榜之人前脚刚念完名次,后脚就有等在榜下的商贾人家前来“抢人”。如果作为寒窗苦读的学子,或许还有可能被商贾人家拐跑,但贾家毕竟乃簪缨世家,京城豪门,自然是在这些人范围内。

  一般大家族的考生,都会在家等候消息。

  科举场上,有人中年发力,自然也有人少年得志。

  墙边举子抬头看榜,看完榜往外走的,落第的,形容落寞,有人相扶。

  “少爷中了!我家少爷中了!头名!贾宝玉就是我家少爷!”贾宝玉身边的小厮骄傲的大声说道。边说边往府中跑去报喜。

  这时报喜的‘报子’也早早的敲锣打鼓的事先跑来报喜。第一个报喜的人还会得到金榜题名家庭的碎银子的赏赐。

  “恭喜贾宝玉大人才华横溢!喜中会元!”对于会试魁首,报喜之人也是喜气洋洋,真诚的恭喜着。

  “哈哈哈!同喜同喜!”贾赦喜不自禁的大笑出声。

  随行的仆人很有眼色的给捷报之人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报喜之人高兴的眉开眼笑,也更加热情的恭贺起来。

  在收到府中宝儿爷取得会元之时,仆人早早机灵的点燃炮仗‘霹雳吧啦’的庆祝着。然后把早早兑换好的铜钱从两人抬着的篓子里撒落在门口地上,附近邻居等都会前去抢,沾沾喜气。

  随后又陆陆续续来了几波报喜之人,府中都给了喜钱。

  一时间贾府门里门外热闹无比,到处是欢声笑语。

  “好!好!好!加上小三元,我宝玉已经连中五元,只待最后一员,便是本朝第一位六元及第之人。到时候,我贾府可要水涨船高,风光无限!哈哈哈哈!”此时坐在主位上的贾母,忍俊不禁的大声说道。

  “是啊!宝玉侄儿真是逸群之才,以后贾府就靠他提携了。”贾赦笑着说道。这也表示,贾府以后的资源,重点往贾宝玉身上倾斜,为他所用。

  “你明白就好。以后啊,宝玉好了,咱们贾府也就稳了!”贾母看着纨绔的大儿子心里还是明理的,高兴的说道。

  “慈恩塔下提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贾政高兴的念起大诗人白居易二十七岁一举中第,按捺不住欣喜与骄傲,在长安的大雁塔内题的诗。同榜之人,他是最小的。

  而自己的儿子也是如此,甚至年龄上面可以说是前无来者,显得儿子更加优秀有才。

  举家上下欣喜若狂,只待最后的殿试结果,大肆庆祝。

  ......

  殿试的时间,按照科举程序规定是三月初一。

  殿试是明代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因为考场设在奉天殿或文华殿而得名。凡是会试中试的贡士均可以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因为是“天子亲策于廷”,所以又称“廷试”。

  殿试当天,应试者自黎明入。殿试只考策问,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

  殿试很简单,只是考试策问1场,考题一般是先由内阁预先拟定,并在考试的前一天呈递给皇上亲定。

  考试的时间一般以1天为限,日落之前交卷。

  受卷官把试卷集中起来,送交弥封官;弥封官弥封完毕,送给掌卷官;由掌卷官送交东阁,交读卷官评阅。

  读卷官是从进士出身的高级朝官中选拔出来的。殿试评卷时间非常急促,按照朝廷规定,“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发榜”。

  实际读卷的时间只有1天,而读卷官的人数又不多,要想在1天之内读完几百份试卷,是很难逐一认真阅读的。

  此朝廷规定,凡是参加殿试的人只分等第而不落选。

  读卷官的任务是将这些试卷分成3等,以拟定3甲人选,特别要认真挑选出—甲的3份卷子,其他2甲按照读卷官的好恶随便分等,则无关紧要了。

  而这时候,考生的字体好坏以及点题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了。成败在此一举。

  考试时,当场皇帝会在考生中偶尔走动,现场观看考生的答题。

  很多考生心里素质不佳,打翻墨盒,或者把字写错之事时有发生。皇帝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只会心下不喜。考生只要换掉笔墨,重新书写便可。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快穿之随心生活更新,第252章 不一样的贾宝玉38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