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修真小说>女尊:穿成家暴妻主的种田生活>第70章 坏神仙
  李满满听到微微一笑。

  她思索了一会,看着秋苗手中的竹碗说。

  “我认为,眼下还有比做这个更重要的事要你去学。”

  秋苗听闻,睁大眼睛看看她,眸光里的好奇越来越重。

  “是什么啊?”

  “妻主。”

  “你忘了吗?”

  “之前我带回来给你的纸张。那上面四个字,你都会认,会读了吗?”

  秋苗一下子咬住下唇,下面整个唇瓣都被他吃入嘴里,两边泛红的脸颊也随之瘪了进去。

  他看上去有些心虚。

  也不敢光明正大看旁边的李满满了。

  因为上面的牙齿用力,秋苗咬得自己嘴皮子有点钝疼。像是被火烧过一样,微微有些发麻。

  秋苗伸手摸上自己的后脑勺,手指伸进发缝里挠啊挠。

  “妻主,我……”

  秋苗有些羞愧,发觉自己竟然忘了这样一件大事。

  可能,因为干活对他来说吸引力更大吧。

  “因为没有书本,所以先教会你这四个字,后面再教你别的。”

  “算数也要会。”

  “这两样,都很关键。”

  李满满说着,看向像是上课开小差被老师抓住的秋苗。

  他听话地点点头,从床边枕头底下拿出了不久前李满满带回来给他的纸张。

  当时她教他读了三遍,要他会认,会读后,就出去干活了。

  纸张压在床最下面。

  相比之前,更皱皱巴巴了。可能是因为纸太薄的缘故,一些地方被压得坑坑洼洼,茅草还戳出了两个小洞。

  “妻主,我只记得第一个字读‘水’字,”

  “喝水的水,水缸的水是吗?”

  “对。”

  李满满点头。

  秋苗看着水旁边三个描画很粗的字体,脸上也认真起。,两条眉毛随之纠结成了波浪,一会缩紧,一会舒展。

  他感觉纸上面的字结构复杂,又难以判断。

  一个一个,像是拿几根折断的树枝摆放在一起。又像是大树上掉下来的一坨毛毛虫,向各个方向爬着,排列成自己不懂的组合。

  他不明白字为什么要这样写。

  从小到大,他都没有见过写在纸上的字。

  会说,会和人聊天,就是不会写,也不会认。

  因为生活中用不到,所以他认为识字并不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

  如今,妻主让他做,他就去做了。

  “妻主,”

  “我学会这些字了,是不是能帮你更多的忙了?”

  他记得当初她是这样对他说的。

  “对。”

  秋苗立即对李满满开心一笑,弯弯的两只眼睛里盛满了点点星明。

  他目光又投向了手中的纸张,询问:“妻主,这四个字连起来怎么读啊?”

  李满满说了一遍。

  “水果凉茶。”

  “水果凉茶……”毣洣阁

  秋苗跟着念了三遍,忽然,恍然大悟了似地睁大眼睛对李满满说。

  “妻主。”

  “是不是你第一次,让我尝了一口那个,很好喝,很甜的水。”

  “对。”

  “原来这四个字是这么写的啊。”

  秋苗一手捧着纸张,把右手食指放进嘴里咬着。边思索,边小声重复地念着,像是要刻在脑海里。

  李满满仿佛看到了上学时,死记硬背的自己,唇畔忍不住浮现出笑容。

  睡在旁边的小星星,扭过圆圆的小脑袋看看李满满,又看看旁边的秋苗,发出了一声“嘤”。

  “等你身体再恢复一些,能蹲在地上,就可以用树枝在地上练习了。”

  李满满说着,盘算着心里的计划。

  会写之后,再买纸和笔,就能在纸上练习了。

  小时候,在地上和小伙伴拿粉笔写字画画的乐趣,她依然记得。

  “妻主,这个水字比较简单,怎么写?”

  李满满听闻,从对面的床铺挪过来,坐在秋苗旁边,伸手抓过了他的右手。

  李满满一下子靠近过来,令秋苗心跳漏了两拍。

  他深吸了一口气,不自然地扭头看向外面自己的娘爹,见他们没有注意到这边才稍微放下了心,脸又迅速烫了起来。

  “妻主,”

  她的手掌很暖和,茧子有些硬,却温柔地托着自己的手背。

  秋苗感觉被李满满握住的手像失重了一样,软成了棉花。

  只见她伸出一根手指,在自己掌心里面轻轻划着。

  一道,一道,有时轻,有时重。指腹摩擦过去,微痒。指甲盖偶尔锐利的划过,让他的心里泛起一阵又一阵悸动。

  “先向下写一道竖,然后向左边轻微钩一下,这个叫做竖钩。”

  “接着是左边一横,向下左撇,左半边写好了。右半边是,一撇一捺。”

  李满满边在秋苗手心里写着,边讲解。

  秋苗认真地听,认真地看,却发现自己脑子有些难以集中。

  总之,她一靠近过来,他的心就一紧缩,然后悬空在了喉咙里。

  李满满在秋苗的掌心又写了一遍,然后抓过他的右手食指,在他的左手心里写。

  “看好了,”

  “这样写。”

  两个人一下子靠得极近,比刚才更甚。

  秋苗发现两个人相贴得从未如此亲密,她说话的温热呼吸在自己耳畔不时轻拂过来,扫弄着耳廓,扰得他的心弦彻底乱了。

  她的手臂贴着他的,手也是……

  这让他有些不能思考了。

  外面埋头干活的刘槐花听着里面李满满和秋苗的话,惊奇地说道。

  “不愧是见过神的人!”

  “秋苗妻主不仅会写字,”

  “还会教咱秋苗写字了。”

  秋苗爹点点头,看了里面一眼,说:“神什么都会,说不定已经把秋苗妻主收为弟子了。”

  “不然,无法解释她突然会写字,会算账做生意了。”

  “你从哪里听到的这些说法?”

  刘槐花看着秋苗爹,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神情很是奇怪。

  秋苗爹接着说:“这世上很多事情,只有神能解释得清楚。”

  “咱们村里的六婆那天在庙会上说她好几个晚上睡觉梦到神仙。”

  “神仙和她说话,说把她收为了弟子,还带她去了仙界游玩。”

  秋苗爹越说,语气越激动,眼睛里也流露出了羡慕和向往。

  “她说,那神仙住的地方真是漂亮,真是好看。”

  “树是拿金子做的,长满了闪闪发光的叶子,花也不是凡间的花,是拿玉做的……”

  刘槐花觉得有些怪异。

  “神,不都是好神仙么?”

  “应该保护咱们老百姓。”

  “这六婆,怎么感觉和咱们信的不是一个神?”

  “还咒人呢?”

  那个六婆三年前大病了一场后,逢人就说她见到了神仙。还会画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符号,说是神仙教她的咒语,谁要是得罪她,她一念咒,谁全家就得倒霉。

  本来在村里无人问津的六婆,因为这件事成了周边几个村子里有名的神婆。谁家白事,看病,驱鬼都会请她过去做法。

  李满满出来了,看见秋苗爹和刘槐花还在忙,于是又拿起刚才做好的木碗开始了打磨。

  “秋苗妻主,”

  “你再说说,你那天见到菩萨的事吧,”

  “我还想再听一遍。”

  刘槐花对屁股刚落在木头桩子上的李满满说。

  李满满抓着木贼草拿起一个新的木碗,边打磨边缘,边怪异地看向刘槐花。

  “娘,你怎么了?”

  秋苗爹解释道:“刚才我和你娘说到了咱们村里的六婆会施咒让人全家倒霉的事。”

  “你娘又想听听神仙到底是什么样子?”

  李满满思索了一会,观察着秋苗爹和刘槐花,猜测到她们是不是又起了疑心。

  可是,脸上这意犹未尽的样子,怎么感觉是想听故事的意思?

  她稍微放下了心,又把之前遇到菩萨的编撰经历又讲述了一遍。

  “原来菩萨可以千变万化……”

  刘槐花眼里布满了敬畏和崇拜。

  “是啊,菩萨就是这样普度众生,劝人积德行善。”李满满说。

  “神仙都是好神仙,还会给人全家施咒吗?”

  刘槐花又问。

  李满满回忆着《西游记》里慈眉善目的菩萨,摇了摇头。

  “神仙不会给人施咒,让人全家倒霉。倒是会给那种顽劣不堪的人一些教训。”

  她的脑海里是菩萨整治孙悟空的名场面,当时那泼猴被整治得嗷嗷叫唤。

  秋苗爹也听得入了迷。

  他们信的都是有求必应的神仙,能保佑全家平安的神仙。

  当时听到六婆这样说,他后背生出了一阵冷汗。

  现在,听到李满满这样说,才觉得神仙就是这样。保佑好人,惩戒坏人,应该不会因为一个人牵连全家。

  *

  *

  第二天,一清早起来做饭的时候,秋苗爹这才发现昨天李满满回来,又给家里买了一小袋面粉。

  早饭是清淡的野菜疙瘩汤,除了给秋苗多两个鸡蛋外,其他人都是蒸好的木薯和红薯做主食。

  吃完饭,李满满开始和秋苗爹,刘槐花给昨晚浸泡的木薯剥皮。

  去掉褐色的皮后,木薯露出白白胖胖的身子,和白玉萝卜一样。上锅蒸木薯之后,只需要等待大约半个小时就好了,这在期间,除了注意灶口的柴火掉出来,可以去做其他的事,

  李满满做的是“fufu”,不过,她打算做成甜的。

  做好之后,给里面倒上糖水,撒上稀碎的熟芝麻,虽然简单,但绝对好吃。

  她在做之前思考了很多。

  古代不像现代很方便。

  现代有一次性的纸盒,塑料小碗,塑料叉子,一次性筷子。

  很便宜,又好用。客人在街上吃起来也很方便。

  而在古代,要做街头的方便食品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盛放食物的容器不可能做到人手一个,随手送给客人,不忽略成本。

  因为这一点,光是制作竹碗的过程就需要花费很多成本和时间。

  她相信这一道特殊的甜品,绝对能在吃起来很干,很噎口的甜味糕点中受欢迎。

  端着碗吃起来干净,又方便。不用担心捏着糕点,弄脏手不说,酥皮碎的渣还掉到衣领,袖子上弄脏衣服。

  如果这道甜品能打通一条路子,她就有很更多的信心,向有钱人推出更多的产品。

  快餐食品是利润低,却因为市场面积大,能快速积少成多。

  夏天除了甜味食物,辣味,酸味也是刺激味蕾的开胃食物,卖的也很是火热。

  李满满又想起小区门口卖卤味的店铺,每次总是排满了队伍。

  猪肉羊肉鸡肉在这里还是很贵的,只有有钱人才能消费得起。

  她手头的钱不多,不想一次性投出去很多。除了考虑到雨季马上到来,不能出去赚钱,还要提前消费囤货之外。

  目前还不知道这里百姓接受辣味的程度是多少,口味怎么样,有什么特殊的挑剔。

  更重要的是她在镇上的店铺里没有发现香辛料。

  她记得曾在史书上看过,古代的丝绸和瓷器是世界市场上需求最大的两项商品,而同时也是东南亚和南亚生产的香辛料的主要消费者。宋元时期从南海进口的商品中,香料约占70%。

  《宋会要》职官四四之一八、一九记载绍兴三年进口品总计212种,其中香辛料高达177种。

  由于古代的香辛料主要依赖于从其他国家进口,数量少,因此香辛料珍贵到他们普通百姓看不到也不足为奇了。

  所以,现在她更想从大众的,平民的食品做起。

  她认为,只有老百姓爱吃,都吃得起的东西,才是最有生命力,能往后延续上几百年的。

  刘槐花回去村里借杵臼去了,锅里放了满满一屉子木薯蒸着。锅盖边上升起了白色的蒸汽,在外面凝结出了很多水珠。

  秋苗爹站在旁边把给孩子洗好的衣服,搭在支好的衣服晾杆上。

  李满满坐在木凳上拿凿子小心地凿着从河边搬过来的三块大石头,有石英砂岩,灰岩等等。

  她拿凿子把有角的地方敲敲打打,尽量整成一个平面出来。

  没有现代的打磨机器,做起来确实有些费劲。

  她凿的时候很小心,不敢用太大力气。有些石头在凿的过程中,细小的碎渣会崩得到处都是。

  不小心会飞进眼睛里。

  李满满又怀念起现代的作业环境,人们都有防护眼镜,手套,环境安全了很多。

  没有机器,想要打磨出平面,使之光滑,就得用更硬的石头来打磨。

  而古代的玉石保存至今依旧光滑细腻,与人民的智慧分不开。当初没有砂纸,人们做玉器用的最多的就是解玉砂来打磨抛光。

  《诗经·小雅·鹤鸣》里有一句“它山之石,可以为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里说的“它山之石”就是解玉砂的砂矿。

  古代切割研磨玉石,制作玉器所必须使用的工具。

  敲着敲着,李满满忽然想起了现代的一种餐具——麦饭石锅。

  这种石锅用的石头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可以用来加热到可以制作食物的石头。

  现代烤肉使用的石板,大部分是石材加工厂生产的花岗岩。

  这类石板因受热均匀,热度会在食材的表面形成诱人的金黄色,但食材内部的水份却不会因过热而丧失,能保有食材的柔软度。所以与金属炊具煎煮出来的食物,相比较更美味。

  石板在选择时不能使用砂岩,因内部含有水份,受热后会爆裂开来并伴有石屑喷出。天然火山岩、花岗岩,若因加热不均匀使用不当仅有石板裂痕之情形,不会有石屑喷出的危险。而在实际使用时只会有轻微裂痕,不会造成断裂时情形。

  这种麦饭石锅因为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在现代厨房里也很受欢迎。

  然而这种石锅只能搭配电磁炉来使用,用普通的明火很容易裂开。

  木薯蒸好了。

  刘槐花把杵臼也借了回来,秋苗爹拿水清洗干净之后,开始交给李满满来使用。

  木薯放凉了一会,她从屉子里拿出一块把它放进圆圆的木臼里捣碎成泥。

  这个过程和做土豆泥差不多,就是把蒸好的完整食物,整成泥面团一样的食物。

  蒸熟的木薯已经变得很软绵,经过一下一下捶打,稀碎成一滩,却也偶尔会飞溅出来一块。

  李满满一边捶打,一边用手从碗里拘了一些清水进来,使木薯面团保持了筋性。

  越来越像揉光的普通面团了。

  秋苗爹在一旁的锅里炒芝麻。他利用刚才锅底剩余的灰烬,把洗干净的芝麻粒倒进去之后,拿木铲轻轻翻动。

  芝麻粒太小了,火不能大,稍微过热就会变焦,味道也会大打折扣,很考验技术。

  不一会,锅里传出来细微的噼噼作响,芝麻的香味从锅里弥漫出来了。秋苗爹赶紧抓起锅旁边的两只耳朵用布巾垫着,把它倒进了地上的空碗里。

  “真香啊!”

  “咱们家好像是第一次炒芝麻。”

  刘槐花在旁边说。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女尊:穿成家暴妻主的种田生活更新,第70章 坏神仙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