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自成唯有离开!
当李自成离开云南的第二天。
浩浩荡荡的大明天兵,便开进了昆明城!
自此,失去了近十年的西南,再度的重回大明王朝的怀抱。
同时,大明朝继中兴以来,也第一次完成了一统——之前少了俩省,怎么能算一统?
这个意义还是蛮重大的。
因为,这件事标志着大明,结束了从崇祯元年,陕西王二起义后,长达二十余年内乱。
重新的恢复了太平。
而对于西南的百姓而言,大明朝这个王朝,相比于临走时,“原形毕露”,对他们痛下毒手的流寇而已,也似乎没有那么坏了。www.bïmïġë.nët
至少,没有强行的,夺回他们从李自成手上均到的土地。
这让云贵二省的老百姓,还是对大明朝颇有一些好感的。
当然,这种好感很快也就要濒临崩溃喽……
因为在大顺治下的西南,虽然已经发展出来了小规模的工业,已经是世界第二工业强国了,但李自成明显有些目光短浅,他并没有看出来大机械对于民生方面的影响,相反,他只看出来了这里面对军事的作用。
也既是说,虽然大顺通过各种手段,从大明朝那,抄到了一些还算不错的工业,但这些东西,唯一的用处,就是制作铳炮,给大顺穷兵黩武。
至于影响民生?
那就甭提了。
而畸形的大顺工业体系,又导致在李自成的手下,小农经济得到了非常在完整的保存。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就是此时西南二省内的主流经济模式。
而这样的经济,一旦失去国界壁垒,很明显,是要受到严重的冲击,这种落后于时代的小农经济,很快就会瓦解资本主义市场化的浪潮当中。
云贵两省的老百姓,或许现在还在骂着大顺朝。
但用不了几天,他们就会怀念起来大顺朝了——因为至少在大顺这,他们还有土地。(实际上也快保不住了,因为大顺土地也在兼并,而且人口增长也太快,想保住几乎不可能,不过谁让大顺已经跑到印度去了?所以,接坑的大明朝,也就只好被骂娘了)
在当下的洪德年间,对于已经进入到资本主义的大明王朝而言,野蛮发展的资本,和长期在大顺封建营商环境下生存的大顺百姓,很明显,是无法抵御这场冲击的。
他们十有八九,会在大明接手云贵二省两三年内,在市场化的浪潮当中破产,最终失去田土……
想保住手上的土地?
怎一个难字……
而刚刚收复云南首月,在中秋佳节,特意的走访了昆明附近的几个村庄,考虑民情的于成龙,在看了几户农户家中的环境后,他的脸是愈发的黑了。
于成龙本来就是个黑脸。
这位爷不只脸黑,手段也黑。
历史上,给康麻子当臣子的时候,自己不贪不占不说,还看不惯别人贪污腐败,结果搞的是官怨沸腾。
而如今,在朱慈烜这,他的性格也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办事是兢兢业业,相当认真,因此也升官的快——朱慈烜听说过他的大名啊。
而收复西南后,他就成了云南巡抚。
成了朝堂上的封疆大吏。
上任之后,于成龙自然是想要大干一场,可当他仔细的考察了一下当地的民情,民政后,他却发现自己这个巡抚,就不应该当。
因为,他这个巡抚是一个倒霉蛋巡抚。
不只是他,刚刚上任的贵州巡抚张家玉,同样也是个倒霉蛋。
他俩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云南,贵州,最倒霉的两个封疆大吏了。
此时,扫了眼这户热情洋溢的农户家里,仓库里装满了新收在谷子的一口口大缸,又看了眼,那个拾掇的干净又仔细的农妇,正不停操纵着织布的织布机织布。
于成龙的目光又向前望去,但只见到,院子里也收拾的格外干净,黄土地上,两侧是大片的菜园子,一侧牛棚里,一头大水牛养的是油光水滑,悠闲的吃着草。
而院内的道路上,铺了层新黄土,显得格外干净。
院墙的篱笆边,木门那还躺着一条大黄狗,正吐着舌头,懒洋洋的在晒着太阳,后院还能传出来一阵阵二师兄的哼哼声。
除此之外,院落的四周,还种着的一圈桑树,这些桑树,也长的格外茁壮,为农妇养蚕缫丝,提供了原材料。
而家门外,则还有一大群小儿,正追逐嬉戏,脸上皆挂着天真的微笑。
好一派小农田园的美好景像啊,如果是让那些个死读经义,一直接受儒家思想教诲,只会些假大空的虚话腐儒们看到这一幕,他们准保满意的直点头。
因为这样的场面,就是他们心中,理想社会应该有的场景。
在他们看来,天下的百姓,就应该在这样的田园耕作,而这样的小农田园,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经济模式,如果能一直这么过下去,是最好的。
如果不能,那就没有办法,只能喊几句哀民生之多艰了……
而此时,在于成龙打量着这户农户家时,见他的眉头越皱越深,脸越来越黑。
一侧地方官不由的有些战战兢兢——他可是素闻于成龙的大名。
于成龙可是有于阎王的外号啊。
这样的阎王官,脸都黑成了这样?
那得有多不满意?
自己还能落得好?
只见到这个绿袍子的县官,苦着脸道。
“抚台,这可都是真的农户,没有半点虚假,下官也不过是让人提前洒扫了一下庭院,收拾了一下家当罢了,谷仓里的米,仓房的农具,后院的猪,前院的牛啊狗啊,都是真的,绝无半点虚假……”
“本官清楚!”
于成龙板着脸道,但脸上的表现却有些丝毫的缓和——正因为清楚这一点,正因为他没有弄虚做假,于成龙才担忧!
因为,这代表着这些百姓,在大顺退走云南之初,日子过的是极好的。
这就是问题了——在大顺过的这么好,要是在他于成龙手底下,过的日子差了,那他于成龙这个大清官,名声还不得臭了大街?
将来史书又当如何评价?
别的不说,光是云南一省各县的县志,府志里,也少不得要提一提他于成龙这个抚台,在云南一省,干的“好事”吧?
“于抚台,今年云南的百姓,收成不错,是户有余粮,前有狗,后又豚,耕牛农具无一不缺,男耕女织,这样的好日子,您何必如此?这一切,不正证明,我大明朝收复西南,百姓的民生并未受到影响?粉碎了那些个市井间传播的无理谣言?”
这时,一个跟着过来的记者皱眉,一边招呼着,一个大块头的摄影师(这年头摄影师块头得大点,要不然扛不动那么一大堆的设备)进来调整角度摆拍一张照片,一边皱眉朝于成龙发问。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明末之拉上皇帝一起造反更新,第1211章 倒霉巡抚于成龙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