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要攻进去已经很难了。
现在再加上玄甲军的话,我们想要攻下河州,怕是……”
“谁说不是好事儿了?谁说我们要打河州了?”
“啊?”
大帐内的吐谷浑将领们,听到自家大王说,玄甲军来了河州,还是好事儿,他们一脸的不理解。
他们更加无法理解的是,他们的大军都快把河州团团围困了。
这个时候,说不打河州,合适吗?
如果不打河州,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架势呢?
“大王,我们尽起全吐谷浑的大军,杀进河西,如果不是为了攻打河州,我们要干什么?莫非,大王是想要学着颉利可汗,也带着我们去长安城下逛一逛?”
“去长安?”
有人冷笑道:“长安城是那么好逛的吗?颉利可汗的结局如何,难道你们还不清楚吗?想要去长安,那就得做好埋骨在长安城下的心理准备。
你们不会觉得,凭我们吐谷浑的这二十万大军,能够比突厥还厉害吧?
人家颉利可汗当初南下长安,可是带了足足三十几万骑兵。
再看看我们……
不到二十万,还有一半都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
“长安城有什么厉害的?颉利可汗之所以失败,那都是他自己傻,谁让他怕死,把自己的大军都丢了,想要逃命呢?
如果他一直带着突厥大军,数十万的突厥大军,能够被唐军几万人给冲垮?”
“是啊,大唐建国才多少年?即便是再有实力,那也得有喘息的机会才行。刚跟突厥打了一场,虽然赢了,但是大唐自己肯定也损失不小,不好过。
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能够缓过劲来吗?
我看未必!”
“……”
营帐中,各路人马都由属于自己的首领。
大家都跟应了吐谷浑王伏允的征召,跟着来了河西。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听伏允的。
各部的首领,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小算盘。
所以……
从吐谷浑出来之后,一路上,只要是有这样的军事会议,都是在吵闹中结束。
这一次也同样如此。
伏允已经习惯了。
他一脸冷静地看着打仗中众人的争吵,没有出声阻止的打算。
等到众人吵累了,停下来之后。
伏允才笑着问道:
“怎么样?各位首领,你们都吵出结果来了吗?”
“大王,我们还是先听听大王您的打算吧。”
“是啊,听大王的!”
“……”
各部族首领,全都一脸恭敬地望着伏允,等着伏允的指示。
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但是表面上的功夫还是做得很好的。
反正这些人都是老油条了。
对自己有利的事情,他们就支持,就去做。
要是伏允的决定,对他们这些人不利的话,他们也不会反对。
他们都很清楚,不管是伏允想要做什么,只要他们不支持的话,肯定是做不成的。
所以,反对不反对,都一个样。
“各位首领,你们不会真的以为,我这次让你们带着兵马跟我来河西,就是为了攻打大唐的吧?”
伏允一脸高深莫测地笑着问道。
“什么意思?”
“大王,咱们把吐谷浑的兵都给带来出来了,就是为了跟着大王,打下河西的,现在大王又跟我们,不打河西了。
我们这些人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大王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可是下面的那些人,他们要是知道,不能够如愿地拿下河西,获得更多的土地。
他们可能会……”
“没错,我们这次出来,总得有点儿收获吧?不然我们回去也不好交代啊。”
“是啊,是啊!”
“大王,我们都是听你的,你可不要……”
“……”
在场的各部落首领,开始诉苦起来。
一个个的都不愿意放弃河西。
想要趁着这个机会,把河西拿下。
说实话,他们这些吐谷浑的贵族们,眼馋河西已经不是一两天了。
以前一直撺掇着伏允,想要进军河西。
可惜,伏允一直都没有答应。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伏允这家伙,在突厥人南下的大好时机,没有敢带兵进入河西。
反而在突厥人被大唐给打趴下之后,要带他们进入河西。
谁都知道,这个时机并不是那么好。bïmïġë.nët
但是……
为了河西的利益,他们也就忍了。
也都来了。
现在来都来了,河州就眼皮子底下。
眼看就可以一鼓作气,攻下河州了。
只要攻下河州,河西的土地就能够收入囊中了。
吐谷浑贵族们,都开始在商量着,怎么瓜分河西的土地了。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伏允这个吐谷浑的王,却告诉他们,不打河州了。
这让他们怎么想?
这不是玩儿人吗?
“各位首领,突厥的下场,难道还不能让你们稍微冷静一点儿吗?”
伏允道:“难道你们一定要等到,跟突厥一样,也让大唐在我们吐谷浑筑一座城,永镇吐谷浑,你们才满意?
各位现在在吐谷浑,可以说一不二,可以为所欲为。
可要是等到大唐在吐谷浑驻军之后,那可就不一定了。
你们看看草原吧。
自从云中城建起来之后,草原都乱成什么样了?
草原上的那些贵族们,突厥各部族的那些首领们,他们每天都在提心吊胆中过日子,说不定在什么时候,一不小心就被人给……
你们想要过突厥首领的那样的日子吗?
如果你们想,那就依着你们自己的想法,我们继续进军河州,争取早日拿下河州。
我是没有意见的……
反正,即便是大唐拿下吐谷浑,在吐谷浑筑城驻军。
对我这个吐谷浑王的影响也不是很大。
只要我跟颉利可汗一样,向大唐低头称臣。
我还是跟以前一样,做我的吐谷浑王。
至于说你们……
到时候会是怎样一个处境,那可就不敢保证了。”
“咳咳……大王说笑了,我们都知道,大王比我们这次粗人要聪明得多,正因为这样,一直以来,大家都愿意听大王您的差遣。”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八岁造反,送李世民成太上皇!云卷碧波来更新,第三百七十二章 伏允的想法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