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提醒道。
“是啊,我也知道。大唐的水师也不是没有,但是都在南方,而且,大多数都是从其他势力投降过来的。
不太合适。”
长孙无忌皱着眉头,想了想很久,提了几个人选。
都被李承乾给否了。
“陛下,你是不是已经有了人选了?如果有了人选,你就跟我直说吧?”
面对李承乾,长孙无忌有些头痛啊。
这小子太不好伺候了。
“我倒是听说有一个人不错。”
“何人?”
“刘仁轨!昔年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起草奏疏议论国事,此人见之后,改了几处,任瑰对他的才学很是认可,还让此人当了息州参军。”
“陛下从何处得知此人?”
长孙无忌听得云里雾里。
一脸的难以置信。
眼前的这可是大唐的皇帝啊。
参军才几品?
那都是不入流的小官。
作为大唐的皇帝,李承乾怎么可能会注意到一个小小的参军呢?
不用想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啊。
“舅舅应该知道,我手下的人,大多数都是玄甲军出来的,他们以前都是各地的军人。
所以嘛……”
“呵呵,了解,了解。”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算是相信了李承乾的说辞:“既然陛下想要这个人,那臣立马就让吏部下一道公文,让这个刘什么的参军到长安来听调?”m.bïmïġë.nët
“刘仁轨!”
“好!”
长孙无忌一脸好奇地问道:“不知陛下准备如何安排这个刘仁轨?臣也好有个准备。”
“就让他去做登州做刺史吧。”
“啊?不是,陛下,这人是参军,现在最多也就七品,你让一个七品的官,直接去地方做执掌一州的刺史?”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有问题!当然有问题啊,陛下,您可能对地方上不是很了解,地方的形势之复杂,可能比之长安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及啊。
把一个七品官,直接提升到四品。
你让其他的官员怎么看?
长安城的就算了。
地方上的呢?
登州的那些地方官,他们在登陆勤勤恳恳地做了几十年,可能当个司马,长史什么的。
当他们发现,来做他们顶头上司的人,以前只是一个区区的参军。
你让他们作何感想?
你让他们怎么想?”
“舅舅的意思是,我这是在拔苗助长?”
李承乾皱了皱眉头,虚心地请教道。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长孙无忌道:“陛下可能年纪还小,对官场上的事情,并不是那么了解,但是有些事情吧,还是需要按照官场上的规矩来的。”
“就算是有我这个当皇帝的罩着也不行?”
李承乾问道。
“即便是有陛下你罩着,也是不行的,陛下,你既然看重这个人,那就不应该如此做。
你这样做,不是在提拔他,而是在害他啊。
臣敢断定,陛下要是一意孤行,把这个刘仁轨直接丢到登州去当刺史的话,可能他手下没有一个人会服他。
可能他的处境就会如同……
有句话,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舅舅,您都说到这里,想说就说吧,再说了,就我们的关系,有什么不能说的?”
“那就恕臣无状了。陛下有没有想过,您现在的处境?”
“我?我挺好的啊?”
李承乾愣了愣,心想,不是在说刘仁轨吗?
怎么突然就说到我了呢?
“咳咳,陛下,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如果陛下硬要提拔刘仁轨去登州当刺史的话,那就相当于,当初的太上皇一定要让陛下您继承大位一样。
到时候……
刘仁轨的处境,可能就会跟陛下您的处境差不多。
手下根本就没有几个能够信重的人手。
做事情,永远都会束手束脚……”
“诶诶诶……怎么说话的呀,怎么我就跟刘仁轨一样了呢?”
李承乾听着听着,脸都黑了。
这老小子。
怎么让他说,他还真说了呢?
都有些口无遮拦了。
“咳咳,当然,陛下的处境,当然是要比刘仁轨的处境好多了,至少,陛下您是有太上皇帮衬,还有着老臣我和一众当初秦王府的人帮着。
可刘仁轨不同啊。
他一个小小的参军。
去了登州,那就如同孤家寡人一样,根本就寻不到什么帮手。”
“不是还有我吗?”
“陛下,您在长安啊,长安离着登州,千里之遥,想要通个书信都要十天半个月的,所谓天高皇帝远,您怎么帮他?”
“……”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那行吧,听舅舅您的,那就让他去登州,寻一地先做几年县令吧。
这样总行了吧?”
“嗯,让一个参军去做县令,虽然说有些不太恰当,但是也不是太过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存在。
只要陛下再找一个合适的人选,任登州的刺史。
到时候让做刺史的多多照顾他,那就没有问题了。”
长孙无忌对于官场上的了解,还是非常清楚的,给李承乾提出的建议,也是十分合适的。
其实李承乾一开始就知道,让刘仁轨去当登州刺史,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
他得以进为退。
退而求其次。
“可这个登州刺史的人选,不好办啊,我这里都没有什么信得过的人。就算是有,那也是玄甲军的人,都是些粗人,你说怎么让他们去管理地方呢?
即便是让他们去当刺史。
他们也做不好啊。”
李承乾一脸的为难。
“这倒也是!”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十分认同。
然后很是热情地帮助李承乾想了几个合适的人选。
可惜,都被李承乾一一给否了。
“陛下,既然这些人,你都不看好,那你再仔细想想,有没有你认识的,有合适当这个登州刺史的?”
“有倒是有,就是不知舅舅您愿不愿意?”
“又关我什么事儿?你想说谁?”
长孙无忌有种不好的预感,他感觉到了熟悉的气氛。
同样的配方……
“我觉得表兄就不错,聪明,文雅,还很有能力,让他去当登州刺史,再合适不过了。”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唐:八岁造反,送李世民成太上皇!云卷碧波来更新,第五十七章 不能拔苗助长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