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被大喝声吓到了,张济遵竟然从椅子上吓得滚到了地上,不过他马上就站了起来,茫然的看着四周。

  然后迷迷糊糊的说道:“有姑娘吗?既然两位头领问我怎么看,老朽当然是趴在窗户上看了。”

  闵廿四强忍着弄死他的心思,厉声说道:“老东西别装了,老子走南闯北什么人没见过,收起你那点小心思,不然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忌日。”

  张济遵吓得连忙拱手说道:“哎呀,闵头领这是说的什么话,老朽一直以来都对两位头领感激的很,我本就是一个考不上功名的老秀才,得二位头领赏识这才成了咱们这队伍的军师,圣人云,士为知己者死,我张某怎敢在两位头领面前假模假样呢。”

  “你!”闵廿四气愤的指着张济遵,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凌十一赶忙说道:“呵呵,张先生说的好,我大明的读书人最是知道礼义廉耻了,张先生怎么说也是秀才,我想比起寻常的儒生,张先生当然更加懂得这些道理吧。”

  张济遵嘴角动了动,心里暗骂:“我懂个der的礼义廉耻,被你们这群盗匪胁迫上山,你跟我讲礼义廉耻,我特码谢谢你全家,自己干着杀头的买卖,还得拉上我,老子以前再不济也是秀才,家里还有十几亩良田,现在倒好,弄不好南直隶的海捕公文里都有我的名字了。”

  不管心里如何想,张济遵还是面带微笑,恭敬的说道:“凌头领说的好,两位看的起张某,那是张某的荣幸,张某自然不敢不尽心尽力,老朽年龄大了,山里的生活还有些适应不了,刚才真的是困顿的睡着了,烦请凌头领再把事情说一遍。”

  凌十一双眼中无悲无喜,却笑着说道:“呵呵,真是难为军师了,事情是这样的.....”

  张济遵捋着自己花白的胡子仔细听凌十一说完,然后仔细斟酌了一番,才开口说道:“在老朽看来,两位头领且安心,宁王之心不说整个南直隶,但是南京留守的六部谁人不知,事情已然到了如此程度,你说宁王还会老老实实的吗,现在起事确实不是良机,我想宁王派遣特使来,也是为了安抚两位。”

  听到这话凌十一一脸的沉思,闵廿四则喜笑颜开的看着张济遵说道:“没想到你这个老梆菜还有点用处,老凌听到了吧,没什么大问题,把心收到肚子里去。”

  凌十一点点头强笑着说:“希望军师分析的对吧,不过我总觉得心里不安,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闵廿四不屑的看着他说:“江湖越老胆越小,你他娘的这么多年大风大浪都过来了,现在咱们手里有兵有刀枪,怕个球啊。”

  凌十一不自觉的点点头,话糙理不糙,闵廿四说的也不错,两人只要把这四万多人死死的攥在手里,就是宁王见了也得笑脸相迎。

  张济遵也附和的点点头说道:“兔死还要跳三跳呢,何况两位大兵在手呢。”

  本来还觉得安心了不少的凌十一,听到这句话心里“咯噔”一声,他幽幽的看着张济遵说道:“军师读书少,但是老家村头听人拉呱还是听过几个歇后语的,这兔死还要跳三跳,后半句不是垂死挣扎吗!”

  张济遵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心里暗骂:“狗日的,大字不识几个的盗匪,竟然还知道这歇后语。”

  不过老张秀才临危不乱侃侃而谈,他先是笑了笑,然后才诚恳的说道:“凌首领多心了,正所谓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在我们老家有句老话说的好,兔子急了还咬人,都是来形容那个做事不要太绝,一个意思。”

  闵廿四略带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又想起床上那梨花带雨的小娘子,不耐烦的说道:“行了,多大点事,老子今天正洞房呢,不跟你们扯淡了。”说完便大步走出了大厅。

  而闵廿四手下的几个头目,也嘻嘻哈哈的跟在闵廿四后面走了出去,凌十一看着闵廿四的背影,眼中露出了一丝杀机,不过却被他很好的掩饰了过去。

  或许旁人没有注意到,不过张济遵却看到了眼中,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里也有了一些想法。

  .......................

  “殿下,到了这梅岭山脚下,我们就该徒步上去了。”李士实跟在朱拱凯身后,看着手搭凉棚兴致勃勃看着梅岭的朱拱凯说道。

  朱拱凯放下手转身看了一眼李士实,并没有说话,而是看向一旁面白无须,看起来四十来岁的男人,笑着说道:“金指挥使这次出行不宜太过张扬,你带来的这一个百户,都留在这山脚下吧,甄选几个精明得力的跟我去就可以了。”

  面白无须的男人正是宁王府三卫之一的指挥使金明心,听到朱拱凯的话,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殿下,山上的那群盗匪都不是善类,如果只带几个人是不是有点少了?”

  朱拱凯摇摇头,笑着说道:“无妨,如果他们真的有异心,咱们这百十来人都去了也是给人家送菜。”

  金明心点点头,赶忙去安排人员,李士实这才轻声问道:“殿下如此是否有些托大了,如果这有什么意外,这百来人或许能够护殿下周全。”

  朱拱凯摇摇头,自信的说道:“就上山那群插标卖首之徒,还不配引起我的重视。”

  李士实:“.........”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自己的殿下这是哪来的勇气说出这种话!

  朱拱凯看着一脸憋屈的李士实笑着说道:“李先生给我说说这梅岭吧,以前来都是来这梅岭中的道观上香,还真不知道梅岭有多大。”

  李士实点点头,缓缓的说道:“殿下这梅岭原名飞鸿山,早在汉朝初年,就辟有驿道。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为抵制王莽专政,退隐西郊飞鸿山。后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在岭上建梅仙坛,岭下建梅仙观,改飞鸿山为梅岭。”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宁王世子,开局打晕我爹更新,第16章 梅岭来客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