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大明:我教朱元璋当皇帝>第四百四十一章洪武大帝的那些事
  洪武年间的事总是有些让人感觉,那位明朝的开国皇帝,就是一个随性的人,可没人知道,他在位的时候可是给大明奠定了很多后人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比如他曾废除丞相一职,还要求后世子孙不再设立“丞相”这一职位,加强了皇权。

  就这么一件事可以说就结束近千余年的君相之争,要知道,这个问题可是不知道困扰了多少个帝王。

  而且也不知道让多少的君主因为这个失去了自己的位置。

  当然,这件事其实也似乎只有他能做到,要知道,在大明的这位缔造者的努力下,洪武三十一年的执政生涯中,据说他从未睡过一个好觉。

  如果说将帝王的工作努力程度评定等级的话,那么这位明高祖可是称得上第一人了。

  所以这也让朱元璋亲手办了胡惟庸后,结束了相权在大明的作用,从此,明朝的那些帝王必须要像他一样,事事亲为,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但可能大明的第一代天子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子孙们,除了他那个和他很是相像的儿子永乐大帝外,剩下的其实真的只想好好做自己的皇帝。

  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大明帝王,几乎上没有那个能够像他们的第一代这样努力的存在了。

  当然除了这件事,洪武大帝也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

  这可是将权力大大的进行了分化管理,毕竟,对于惩治贪腐,我们的这位洪武大帝可是穷其一生,不遗余力。

  所以他还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为了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整肃显贵。

  锦衣卫的建立,几乎上决定了未来大明的走向,也许是相权的分化,集中了权利的皇权,在后来的发展中慢慢的出现了一个新的辅助群体——宦官。

  从来没有什么朝代,能像大明帝国一样,让宦官的地位直逼曾经的丞相,让他们拥有了极大的权利。

  锦衣卫、东西厂等等一些宦官执掌的机构,后来成了大明的皇权具体落实的单位。

  乃至于后来的锦衣卫等权利机关的存在,已经远远地超过了皇权的位置,虽然很多宦官勾结朝中的权贵,将大明的真正朝廷掌握在了手中,但似乎这些宦官只想着傀儡那些皇帝而已。

  这也让大明后来的很多皇帝,出现了一些奇葩的事情,以至于让后世每每看起来都觉得啼笑皆非。

  除了以上的事,洪武大帝还废除了中书省,皇帝直领各部,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就如上面所言,这位大明的第一代君主,似乎就是一个永远不知道累的男人,他将所有的工作都压在了身上。

  如他这样的帝王实属少有,若有可能,其实大明在中后期出现一位他这样的帝王,可能我们的历史就会重写。

  而在文化上,重视科举设立国子监。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

  洪武大帝在世三十一年,他其实真的为大明做了很多的事情,当然也不是没有过错。bïmïġë.nët

  治吏太严,甚至到了残酷的程度,以至于洪武年间曾出现了无人做官的地步,后来的胡惟庸和蓝玉案,被他杀的官员据说达到了十几万人。

  你能想象这样一个封建王朝,他的官员竟然是岌岌可危,每天都担心着被砍了脑袋。

  朱元璋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为了打击贪腐,但矫枉过正,这样的方法并未真正意义上制止了贪腐的存在,就是这种严酷的情况下,贪腐仍是存在。

  以至于他自己到了晚年,也不免叹息道:“我欲除贪官污吏,去奈何朝杀而暮犯”。

  可见法治远远在法制之上,人伦关系其实真的比法制规范更为重要。

  可惜这位大帝直到最后,也没有放弃对于贪腐的打击执念,他甚至让他的子孙继续这项工作。

  他指定了完善的监察机制,还有严密的监察机构,就像是一张巨网死死地照在了大明官员的头顶。

  虽然这种强压的打击力度,让大明的官员谨小慎微,但却也同时让贪腐变得更加的隐蔽,更加的高明。

  以至于后来的大明帝国贪腐问题甚至成了最后一根推翻这个王朝的稻草,可能这也不是洪武大帝所愿意看到的。

  而此时的洪武大帝,已经清晰的感觉到,淮西集团,也就是他那些曾跟着自己从凤阳起家的老兄弟们,似乎已经出现了一些他不想看,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这种种端倪让朱元璋将目光放到了像李善长这样的宰相的身上,他知道,要想平衡朝野内的权力,制衡那些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从这些人的身上开刀。

  这一点李泰其实已经告诫过自己的老爹李善长,但这位淮西集团的领头人,这位曾为朱元璋管理后勤工作的大总管,却从未将他这个小儿子的话听进去。

  在他看来朱元璋和淮西集团之间,永远有着一根理不清,剪不断的关系。

  他知道朱元璋是个念旧情的人,他的那些老兄弟都曾和他生死与共,有些为了当过刀剑,有些为了他出生入死。

  李善长自己都觉得,他们如今坐了天下,比别人拿的多一些,比别人得到的多一些,也是正常。

  而至于以刘伯温为首的言官集团,他们只是后来朱元璋收入麾下的外人,在李善长看来,他们只是为大明帝国打工而已。

  他们根本就没有资格和淮西集团的元老们说三道四,身为宰相的李善长,还有他身旁的那些王公贵族们,都没有将刘伯温等言官集团看在眼里。

  南京城外。

  朱元璋却命刘伯温等言官为首的大臣,在出城十里外迎接沐英、蓝玉和李泰等人。

  这个安排让言官集团的一些人,在私下里颇有微词,不过来自浙东的那些才子们又岂能就被这么点小小的磨难所难倒。

  他们可是一些胸怀大志之人。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我教朱元璋当皇帝更新,第四百四十一章洪武大帝的那些事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