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征兵的数额比以往都多,足足达到了一千五百人。其中一千人是正兵,另外五百人是辎兵和水手。从镇江到东江岛,吕涣真的军队在长距离机动中都是使用临时征发的民夫来负责后勤运输。如今吕涣真想要实现军队标准化,后勤工作就需要更加专业的辎兵来做。
相比于正兵来说,辎兵更加具有民兵性质,他们不需要经过三个月新兵营的洗礼,而是经过十天的集中整训后即告成军,随后分配到各营当中,每两天集中合练一次,其他时间这些辎兵们无需住在军营当中,可以从事他们原本的职业。
不过,在训练压力不大的同时,辎兵们的待遇也比正兵低很多,辎兵不分田地,平时军饷只有正兵的三分之一,战时相同。辎兵们不会负责前线的作战任务,风险比正兵小得多,但是若是在战场上负伤或阵亡,仍旧会发放抚恤。
东江军募兵消息一经传出,应者如云。在东江镇,当兵是比当官还要吃香的职业,当上正兵可以领饷分田不说,就算当上辎兵,待遇也比大明内地的普通军户高多了——起码军饷每月能够按时发放,还不用受官长的盘剥。
一直心怀参军梦的黄承瑜第一时间就应募了,他看见榜上赫然写着只有体魄强健者才能为正兵,体质一般者只能为辎兵时,还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子,生怕自己一介书生会因为身体不够强健而沦为私兵。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但其实黄承瑜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他虽是一介书生,可是毕竟生于官宦之家,从小吃喝不愁,体质比那些饥一顿饱一顿的农民匠人们要好上太多。他的父亲熊廷弼虽是文官,可也是有左右开弓之能。黄承瑜耳濡目染之下,体质比普通百姓还要好些,因此顺利地成为了东江军的一名正兵。
当黄承瑜拿到腰牌,得意洋洋地拿回去给黄承中炫耀时,黄承中只是苦笑着摇摇头道:“军中生活可不是什么浴血楼兰、饮马瀚海的大豪情,日日训练甚是辛苦,只怕你坚持不下来呀。”
不一会儿,民政厅的几个小吏来到了黄承中宅子门口,说是有要事求见,黄承中出来时,只看到在那几个小吏的身后,许缨正脸上带着两个酒窝笑盈盈地站在门廊下。
“许姑娘?你找黄某有何事?”
“令弟已是东江军正兵了。”许缨笑道,“东江军正兵之家,自然是要分地的,这里是二十亩地的地契,我亲自来交予你手。”
拿着地契的黄承中哭笑不得,他是个朝廷命官,手里拿着朝廷和东江镇两份俸禄,自然是不缺钱的,他原本不想黄承瑜去当兵的,谁知黄承瑜这一去,竟让自己分到了二十亩田地,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第二天,黄承瑜便搬离了黄承中的宅子,住进了东江军的新兵营。虽说黄承瑜是熊廷弼之子,可是他没有受到任何优待,吃住都与其他新兵们一模一样。
东江军新兵的来源非常复杂,有农民、渔夫、盐户、商贩不等,这倒是令黄承瑜开了眼界。在大明内地,当兵的都是一水儿的军户,哪有成分这么杂的军队。念及此处,黄承瑜不禁感叹这东江军真是什么人都敢要。
更让黄承瑜好奇的是,新兵营的第一天,所有新兵都收到了一张《东江军军规》,总教头张凤仪要求,所有人十天内必须将这军规全部背诵下来,背不出来的要挨罚。
“当兵还要先认字?”这下子黄承瑜很是不解。这《东江军军规》在他看来文笔粗陋,写的都是些大白话,一两天时间就能背下来。可是让大头兵们花大力气识字,还要将这军规全部背下,是否有些白费功夫了?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一般来说,新兵们学习军规,不认识的字都可以去问带队教官。可是一天劳累的训练下来,教官们往往不和新兵们待在一起,许多新兵们只能凑到一块儿把每个人认识的字放一起互通有无,拼拼凑凑地将这军规往下背。
一日训练结束后,满身大汗的新兵们照例凑在一起认字,却看见一旁的黄承瑜在流利地朗读着《东江军军规》,与其他读得磕磕巴巴的新兵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位老兄,这位老兄。”有人在后面拍拍黄承瑜的肩膀说道,“俺见你读着劳什子军规读得甚好,敢问老兄可是个读书人出身?”
见对方这么问,黄承瑜心中一股子读书人的自豪感立刻翻涌了上来,他刚想说自己有个秀才的功名在身,但是又怕暴露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最后只能说道:“不敢不敢,读过几年私塾罢了。”
“哎呀!太好了!”对方面露喜色道,“弟兄们,这有个读过私塾的,能认得许多字儿!”
此言一出,其他新兵们密密麻麻地跑了过来,纷纷举着手里的军规要来请教。黄承瑜有些受宠若惊,但是出于虚荣心,他还是花了一晚上时间帮同袍们一个一个地认全了军规上的字。
从这以后,黄承瑜的名气就在新兵营里传开了,很快所有新兵都知道了戊队有个能识字的读书人。新兵们大多年纪不大,喜欢调笑,因此很快给黄承瑜起了个诨名叫“小黄先生”。
“小黄先生”的名气,到最后传得连教官都知道了。黄承瑜那一队的带队教官正是聂权。一日下训后,聂权找到黄承瑜问道:“你就是新兵们说的那个小黄先生?”
“报告教官!小的不敢!”黄承瑜以为聂权要来找他麻烦,啪的一个立正站在原地。“都......都是同袍们说来调笑的罢了!”
“你......你倒不必这么害怕。”聂权抓抓自己的鼻子说道,“我不是来罚你的,我有话要问你。这几天所有军官都发了一本册子,叫我们研习,叫什么东江军操......操......”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聂权拿出一本册子来,那上面赫然写着《东江军步兵操典》几个大字。
“报告教官!这上面的字是东江军步兵操典!”
“对对对,就是步兵操典。”聂权颇为不好意思地说道,“看来你确实识得不少字嘛。来来来,这里面我有好些字认不得,我来问问你。”
......
到六月底时,平虏矿已经生产出了四十五条鸟铳、三十二副铠甲和上百根长矛、腰刀、盾牌等等。作为一个初创的军工基地,这样的产量还算是令人满意。今后熟练工匠会越来越多,平虏矿的产量肯定也是越来越高。
工造司管领蔡全有将六月份平虏矿的所有产出全部运送到东江岛后,吕涣真本想好好褒奖他一番,谁知蔡全有竟跪在地上,磕头道:“吕小娘子,蔡全有不才,请求辞去工造司管领一职!”
听闻此言,吕涣真大惊失色,这蔡全有可是东江镇紧缺的技术人才。她也不顾什么男女大防了,赶紧上前扶起蔡全有道:“蔡师傅,是待遇不满意吗?还是住得不习惯?我马上让民政司......”
“不不不,绝对不是待遇不好,吕小娘子给出的待遇前所未有,草民岂敢贪得无厌哪!”蔡全有摆手道,“是......是草民无能,管不好这平虏矿。”
蔡全有遇到的问题并不复杂。平虏矿的定位一开始是个军工生产基地,蔡全有以为他只需要负责生产活动就足够了。岂料当平虏矿建成后,此地逐渐成为了一个聚落。蔡全有不但要管理矿工与工匠,还要管理他们的家人们,好几千人的吃喝拉撒问题都堆到了他一人身上。
在这之后,平虏矿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那些并不是工匠或矿工的百姓们也在平虏矿周边开垦新田定居,使得平虏矿成为了一座依托军工基地而形成的村镇,再加上后面安置过去的登莱难民,使得蔡全有要管理将近一万的人口,他从一个匠头变成了事实上的地方官。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蔡全有一辈子都在和各种工艺打交道,只能勉强识字,叫他管理生产他倒是得心应手,可是叫他做地方官,他却是力有不逮。即使工造司有很多书吏辅助他,但是繁重的政务工作仍然压得他喘不过气来。甚至他自己的老本行都没有时间兼顾了。
种种原因叠加在一块,导致了蔡全有产生了辞职的念头。
“这......这确实是我当初考虑不周了。”吕涣真蹙眉道,“可是蔡师傅,平虏矿才刚刚起步,不能没有你啊!”
“吕小娘子待草民甚好,草民当然不会离开东江镇的。只是......草民做个匠头尚可,要管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实在是不行了。”bïmïġë.nët
话说到这里,吕涣真只能安抚蔡全有,让他在这个位置上先坚持着,让许缨直接管理一部分平虏矿的政务,让蔡全有能够将精力放在生产上。
可是老让蔡全有这么将就着也不是办法。平虏矿的情况很复杂,必须要一个懂得具体生产,又能够识文断字的读书人来。这样的人,别说是东江镇了。就是放眼三百年大明历史,恐怕都找不出几个。
同时代的徐光启和毕懋康倒是符合吕涣真的要求,可是这二人是堂堂朝廷命官,怎么可能丢下官职跑到这海外军镇来呢?
既要懂生产,又要读过书,还不能有官职在身。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样的人才并不算少,可是具体到一个时代,数量便显得不足了。吕涣真冥思苦想,终于一个名字跳入她的脑海:那《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只怕此时正好好地活在世上呢。他屡次科举不第,在清朝建立后又拒绝了清朝官职,完全符合吕涣真的要求!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万历三十二年出生的奇女子更新,一百七十二 苦求人才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