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皇帝手上没有任何的力量,但就是因为有名分地位的加持,因此他们可以做出许多乱臣贼子都做不了的事情。比如说封官许愿,承诺干掉乱臣贼子之后将对方现有的地位和权力赏给听话下属什么的。
现在还是战国时期,历史上很多诸如衣带诏之类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但是这并不妨碍人类理解名分的力量。毕竟此时周王室册立的分封制传统还没有彻底消散,孔子所说的“名不正则言不顺”还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在这种情况下,嬴政很快就明白了吕不韦的意思,随后面色变得缓和了许多,继续对着吕不韦说道:
“所以,相国的意思是,让寡人暗地里收买你安排在寡人身边的侍卫,而后再在关键时刻对你完成绝杀吗?”
“大王可以这么做,这是您身为王者的自由。”
吕不韦点了点头道。
得亏此时王沉不在这里,否则他指不定要惊叹吕不韦定是嬴政的野.爹了。否则的话他实在是无法理解,为什么吕不韦要对嬴政这么好,甚至不惜献祭掉自己,以此来锻炼和磨砺嬴政的帝王之心。
“所以这个相国准备推行韩非新学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听到这话的嬴政不由心中一松,随即立刻转变话题道:
“难道就因为寡人可以收买你安排在寡人身边的侍卫,所以相国就准备推行韩非的新学说?”
“大王还是没有搞清楚其中的逻辑。”
吕不韦摇了摇头道:
“之前李太守说,推行韩非的新学说就相当于废除国君的权威,这其实是不对的。”
“臣已经说过了,国君之所以是国君,并不是因为他的先祖是国君,而是因为他说话有人听。”
“既然如此,那这国家采用什么样的体制又有什么区别呢?”
“韩非的那套内阁制,看起来似乎是限制了国君的权威,但是只要国君能够获得全部内阁成员的支持,那国君的权力不就不降反增了吗?既如此,又何必纠结于到底用什么样的制度呢?”
凭心而论,吕不韦的话其实是有几分道理的。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人不是秦始皇汉武帝,也不是唐太宗明太祖,而是一个臣子——张居正!
朱元璋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收拢皇权,直接将宰相制度给废除掉了。但是宰相又实在是过于重要,没有宰相的话皇帝的工作量实在是过于巨大,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明朝的皇帝们便搞出了内阁制度,以此来分担皇帝的工作压力。
后来为了限制内阁的权力,同时也是为了继续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明朝的皇帝们又搞出了司礼监,让太监们来制衡文官。
理论上来说,在经过这一整套的制度限制之后,明朝应该不会再出现专权的大臣了才对。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明朝非但出现了专权的大臣,而且这个大臣的权力还是几千年来最大的,哪怕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无法与之相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权力虽然已经分散了,但是在分散的状况下,一旦这些原本应该相互制衡的权力达成了某种共识,进行合作,那么其所发挥出来的威力将比这些权力集中在一个人手中更大!
张居正身为内阁首辅,手上本来就掌握有文官势力。冯保身为司礼监的头头,因为与张居正结盟的关系,也是全力支持张居正。
再加上皇帝年幼以及代表皇帝的太后的全力支持,在那个特定的时间段,张居正等于是统合了大明朝全部的权力体系,真正做到了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也正是因为这样,历史上张居正才会那么嚣张地说出“吾非相,乃摄也”的话。
张居正的故事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一旦原本分散开来的权力得到整合的话,其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要远远比权力归于一人更大的。毕竟权力归于一人的时候是很容易出现各种“损耗”的,而几个部门摈弃前嫌,相互合作才能真正将权力的力量发挥到最大。
同理,放在当下也是一样。身为当今天下最杰出的政治家,吕不韦一眼就看出了内阁制度的优越性。即一方面能够在君王昏庸的时候有效限制君王,不让他做出危害国家的事情来。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君王贤明的时候发挥出最大的力量,让君王可以带领国家走向辉煌。两相加持之下,吕不韦实在不知道有什么不采纳内阁制的理由。
当然,这是理论上对国家最好的制度,对于国君来说就未必了。毕竟无论是昏庸的君王还是贤明的君王,他们都是不会嫌自己手上的权力太多的。贤明的君王或许还能自信于自己的手腕,觉得自己可以那些内阁的大臣,因此同意内阁制度的存在,但是昏庸的君王就未必了。正是因为知道自己拿捏不住内阁的大臣,因此他们才会极力抵制内阁制度。因为内阁制度一旦通过,他们这辈子将可能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嬴政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君王,但是开明的其实也非常有限。受限于早年经历的缘故,嬴政的内心其实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在这种情况下,指望他同意内阁制度通过,简直比登天还要难。毕竟这就相当于是让他将手上的刀交给别人来保管,缺少安全感的嬴政怎么可能会答应这种事情呢?极力抵制才是他最有可能做的事情。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听到吕不韦的话之后,嬴政连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道: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天下都是上天赐予天子的,而后天子又因为自己精力有限,管不过来,所以才将手上的权力分给大臣。但是无论如何,大臣的权力都是来源于国君的,既如此,让大臣反过来限制国君的权力,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这实在是不妥,还望相国三思!”
任是吕不韦之前说了一大堆权力来源于底层,说话没人听国君也只是个屁之类的话,此时的嬴政依旧是死死抱着君权神授的理论不放手,打死都不肯将手上的权力正式下放给手下的大臣。毕竟这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由不得他不如此。
“是啊,相国。自古以来只有国君给大臣下放权力的,哪有大臣反过来授予国君权力的说法?相国此论,怕不是想攫取国君的权力,而后长长久久地摄政下去吧?”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赢姓宗室终于忍不住了。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完全来自于自己身上的血统,若是国君的权力受限了,那他们这些宗室又算得了什么?因此连想都没想,他们就直接站到了嬴政的那边,朝吕不韦发难。
“不错,天在地上,王在臣上,这是自古以来不变的真理。相国如今想要让内阁和大臣掌握更多的权力,反过来限制国君,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我等楚系与秦国荣辱与共,却是不能答应相国的提议!”
眼见赢姓宗室发话了,一旁的楚系贵族也忍不住站了出来,虽说他们却是非常馋吕不韦的那套理论,做梦都想将权力从秦国国君的手上窃取过来,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将成嶠推上秦国的王位之后,他们或许真的会重新捡起吕不韦今天说的话,对成嶠进行逼宫。但是现在……楚系贵族们表示,还是先站在嬴政的那边,帮他将吕不韦压下去吧。否则一旦吕不韦将内阁制通过,他们再想拥立成嶠继位,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你们……哎……”
虽说早就知道赢姓宗室和楚系贵族会站出来反对自己,但是当这一幕真正发生的是时候,吕不韦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他是多么想帮秦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而后让秦国的江山可以永固啊。但是很可惜,秦国的这些既得利益者们并不打算让秦国的江山永固,因为那会危害到他们的利益。
想到这里,吕不韦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后对着嬴政行礼道:
“既如此,那么推行内阁制度就先不通过吧。不过臣还是有一个提议,希望大王能够应允。”
“什么提议?相国但说无妨!”
听到吕不韦不再坚持推行内阁制度,嬴政心中不由松了一口气,随即语气缓和地对着吕不韦问道。
“内阁制度虽然不推行了,但是韩非学说中的天命说却依旧是非常有价值的。因此臣斗胆,想请大王尊奉天命说,登基成为天子,接受天下诸侯的朝拜,将君臣名分定下来!”
吕不韦上前一步,目光灼灼地看着嬴政道:
“一旦君臣名分定下来,将来我秦国再想插手六国事务,就将变得容易许多。不仅如此,将来我秦国再想进攻六国,也能得到道义上的依仗,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毣洣阁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扶秦更新,第两百一十七章 请登天子位!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