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重生大明,朕不做亡国之君>第137章 科举制度
  不管是在大明还是在以往的朝代,科举考试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就算历史上大明灭亡前,科举也不会断过。

  可以这么说这个时期的科举和后世的高考,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普通人为数不多的上升机会,如果没有了这样的考试,底层人就没没有跻身上层社会的通道。

  这样的国家是悲哀的,没有上升,很多有天赋才能的人,就不会去奋斗,干脆就躺平好了,那样社会就会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国家还怎么发展强大。

  但人类这种生物,是欲望生物,饿了就想吃,温饱了就想淫欲,穷了就想发财,有钱的就想变更有钱,永远都是有欲望的,欲望才是人类前进的精神动力。

  所以说如果没有科举这样的上升通道了,那底层的人不就是要一直待在底层了?看着上层的人享受的最顶级的资源,左右人间走势,自己却沦为被别人左右的对象,换谁谁愿意?

  不愿意要怎么办,反了呗,什么王侯将宁有种乎,这种人不就出来了吗,直至把上层的人拉下马,然后又迎接下个造反的轮回。

  这样的社会不就乱套了吗,所以就算崇祯对这个科举不怎么感冒,但也不敢直接取消,那是找死的行为,想要废除科举制,那就要重新制造一个上升通道。

  大学制就是那样的通道,而就算有了大学,崇祯还是不能直接取消科举制,因为这个时期,儒家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你皇帝说叫我们读大学,我们就读大学了?

  崇祯也从来没有想过去,触碰儒家的逆鳞,但在用人方面他还是能左右的,我重用大学出来的学生,可以吧,人家样样都比你们强,还有什么好说的。

  等时间一长,所有的人都觉得大学制,比科举制更有前途,那些人自然而然放弃专研八股文,走科举道路了。

  到这个时候,科举都没有人走了,你们儒家学子都嫌弃,那科举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吧,这个时候不用崇祯主动废除,那些大臣们都会要求废除,当然这是崇祯设计的一个很长远的计划,到底什么时候能成功,天知道。

  说到科举制度,就要好好说一下了,什么是科举制度?

  科举是一个层次、等级、条规、名目繁多苛严的庞大体系,大明的科举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每一级的考试有各种分层次,例如某某考中了童试的甲级一等什么的。

  童试是儒生在自己出生的地方县、府考试,通过县、府两次考试者,成为童生,表明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但很多读书人考到须发皆白,仍是一介童生。

  考完了童试,那就到院试了,院试就是童生在各自州府参加一次考试,这个考试有分为两种,第一种教师“岁试”,顾名思义,就是每年考一次,通过“岁试”的童生,被录取后就成为了“生员”,通称为秀才!

  院试中的另外一种考试叫做“科试”,这是考核秀才用的,考过了就有了参加下一级考试的资格,也叫进学。

  通过了院试的的秀才,就已经有了初级的功名,就算脱离平民阶层,称为“士”了,到这个阶层的人才开始有了使用“奴仆”的资格,别看一些商人地主,虽然他们有钱,但是他们没有拥有“奴仆”的资格,他们家里的下人,只能叫“佣工”,长工、短工之类的。

  所以这些有钱人在有功名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一口一个秀才老爷的叫,这些有钱人就会拼了命送孩子去读书,就算考个秀才功名也好。

  有了秀才功名在民间也是不得了,别看那些书上说什么穷秀才的,就算他再穷,也不是你们没有功名的商人地主可以欺负的,反而还会争先巴结这样的人,把这些有功名的人拉拢进自己的家族。

  这样他们的家族就有了有功名的人了,难道就是为了这个名义吗?当然不是,有了功名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去到哪里都会受到官府的礼遇。

  最重要的一点是优免,就是家中的人就不用被官府征徭役了,还有不用交税,不用交税会造成什么局面,土地兼并,百姓由于交不起税了,就会把土地贱卖给这些有功名的人或者家族,沦为佃户,还有每月可以领取一定的粮食,见官不跪,犯事还不能被随便处理,不能上刑具。

  院试之后就是乡试,乡试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一次,在各自的省府进行,秀才通过乡试录取后,就成为了举人,每个省的举人名额由中央规定下达,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

  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有了举人的功名更加不得了,即具备做官资格,乡试可以说是科举制度中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像之前的陕西,由于干旱人又少,油水不足,很多进士老爷都不愿意去,那朝廷就会安排一些举人去任职。

  一些对下一级考试不抱希望的人,就会选择赌一把,去这些没人愿意去的地方任职,要是遇上个什么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那么京察时就会得分,就有了升职的机会了,但谁能保证那些地方会好转呢,都是看天吃饭。

  举人的下一级考试就是会试,会试试在乡试后的次年,一般在二月初九至十五,在礼部举行,由于在春天,所以又称为春闱、礼闱,会试每科正榜会录取二三百人,这些人就会被赐贡士出身,算是媳妇熬成婆了。

  有了正榜就会有副榜,被录取到副榜的人,不算进士,但也可以被赐一些学官之类的低级官职,或者吸入国子监作为监生,这也是有俸禄的。

  会试后就到了科举制度的最后一个考试了,就是殿试,一般在会试之后的下个月进行,但现在由于三月份时,崇祯去了陕西平乱赈灾,就推迟了,为什么皇帝不在京师,殿试就推迟呢,因为皇帝是监考,所谓的天子门生就是这么来的。

  殿试内容试时务策一道,试题由内阁大臣预拟数种,临时呈皇帝圈定。大明的殿试一律不黜落,只排定名次。

  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为一甲,算是进士及第;第二甲若干人,算是进士出身;第三甲又若干名,算是同进士出身。

  一甲的三名进士一般授予翰林院编修等清要之职,其余进士往往还要进行一次馆选或朝考,然后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优者亦进入翰林院。

  这就是科举制度,简单归类就五个等级,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而此时皇宫的内皇极殿就是今科殿试的举行点。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大明,朕不做亡国之君更新,第137章 科举制度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