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大明之太孙无敌>第636章四载宽政解严霜
  建文四年,阳春煦日。

  在朱标与他的那个秀才朝廷共同努力之下,不过短短四年时间,却是呈现出一幅百姓安于生业、家给人足、外户不阖、路不拾遗的盛世场景,至少在江南京畿等地如此,以致于朝野上下均言“四载宽政解严霜”。

  四年时间,大明帝国从洪武彻底迈入了建文,从先帝的雪刀霜剑之中,进入了阳春煦日,进入了一个文人骚客的锦绣盛世!

  即便是朱雄英都未曾想到,不过短短四年时间,朱标便完成了他的政治梦想,打造出了一个文人士大夫执掌朝堂的建文盛世。bïmïġë.nët

  不过,这个所谓盛世,他并不愿意见到,甚至觉得有些可笑。

  细细想来,出现这么一个畸形的“文人盛世”,倒还真有那么几分原因。

  太祖爷朱元璋自幼穷苦,饭都吃不饱,更是没有上过学,而他最终以武力夺得天下,开创之初自然一直重武轻文。

  虽然在他后期守成之时己有所扭转,但对文人士大夫始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猜忌,从朱雄英初来大明之时,老爷子想法设法地折腾硕儒名士便可见一斑。

  太祖爷要的是什么?

  是中央集权!

  是至高无上的皇权!

  而反观当今天子朱标,一位自幼习从儒家圣言的谦谦君子,即位之后自然礼遇文士,尊重文教,提高其品级,通过种种手段力图改变重武轻文的倾向,达到“尊右文教”的目的。

  朱标要的是什么?

  是文人盛世!

  是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相比于洪武朝的酷寒政态,建文朝无异于阳春煦日,天子朱标大力拔高文人士大夫们的地位与权力,致使他们颇有心花怒放之感,甘愿为这位圣贤明君效死。

  文人士大夫的地位提高了,底气足了,胆子便大了,加上天子多次下诏求直言,但凡腹中有点墨水的文人书生都敢上奏天听了,不必再像洪武年间那样动辄得咎,唯恐被喜怒无常的先帝剁了脑袋。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朱标的那个秀才朝廷变得乌烟瘴气,畸形无比。

  上至衮衮诸公,下到贩夫走卒都在高声颂扬当今天子的英明贤德,都在鼓吹出一个太平盛世。

  文人们最拿手的本事,除了用笔杆子杀人之外,便是粉饰太平了,朝野上下都在自欺欺人,描绘出一副太平盛世,百姓生活质朴幸福,当今天子英明爱民,那他们自然争相效仿,迎合帝意。

  但谁又可曾下到乡野去看看,这些全都是假象,都不过是在粉饰太平,北地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儿来的什么太平盛世?

  光鲜亮丽的背后,不过只是满目疮痍!

  多亏朱雄英先前寻到了土豆与甘薯,并将其大力推广种植,这才得以救了大部分庸庸民众,能够勉强填饱肚子,农户每天都在番薯的支撑下惶惶度日,替士绅豪强辛苦耕种,还要为赋税发愁,这就是他们口中的太平盛世!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土豆与甘薯,加上连年不断地自然灾害,各地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朱标还能安安稳稳地坐在龙椅之上,打造着他的秀才朝廷吗?

  在这光鲜亮丽的太平盛世背后,百姓农户依旧生活困苦,满目疮痍下皆是苦不堪言。

  真正步入这个“盛世”之人,不是大明帝国,而是那些文人士大夫,而是那些士绅豪强!

  “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朱标啊朱标,你这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啊!”

  朱雄英低声喃喃道,眼神之中尽是惆怅。

  阳春二月,会试开始,计划便要发动了。

  大明新学,将会以一种撼天动地的方式隆重登场!

  与此同时,金陵帝都。

  朝堂巨头方孝孺匆匆赶到御书房,静静等着太监王钺入内通传。

  原本王钺的意思是带着这位大佬直接进去,免去通传这些繁琐程序。

  这是基于方孝孺的巨头身份,名为翰林侍讲,实为天子之师,几乎每日都会前来面圣,皇上也有意嘱咐过不必通传。

  奈何这方孝孺是个实打实的书呆子,口称“礼不可废”,非要走完这套程序,得到天子亲口同意,才肯步入御书房。

  众人皆认为方孝孺是个腐儒酸儒,但只有他心中才清楚,维护这些礼法的意义。

  跟着王钺走入御书房,方孝孺一板一眼地行礼完毕,倒是看得天子朱标很是无奈。

  “方先生,快快请起,赐座!”

  待他坐定,朱标这才略带疑惑地出言询问道:“方先生,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难道是减轻江南赋税一事出了差子?”

  减轻江南重赋,乃是朱标这位新帝即位之后,推行的第一个新政,自然有着特殊的意义,故而特别上心。

  方孝孺闻言点了点头,神情颇为凝重地开口答道:“不止如此,江南赋税过重这个问题,朝野上下人尽皆知,但碍于乃是先帝所定下的政策,故而一直不敢吭声。”

  “而今皇上推行新政已有四年,几乎推翻了先帝很多政策,不少朝中老人对此颇有微词!”

  闻听此言,朱标微微一愣,放下了手中的御笔。

  纵观历朝历代,新即任的皇帝总会对前一任皇帝的政策有所调整,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二人的执政理念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朱标自然也不例外,只不过他这位新帝做出的调整有些多,

  其实对先帝之后的大明天子而言,开国太祖的话就是祖训,他的政策便是先例,朱标改变这些政策要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但这位爱民如子的圣贤明君,即便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依旧选择顶着巨大的压力,毅然决然地推行了建文新政。

  如今大明天下四海升平,百废俱兴,便是最好的答案。

  朱标长叹了一声,随即含笑开口道:“方先生,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朕也能理解,不必在意!”

  他以为方孝孺今日前来,是准备揭发那些颇有微词的朝中老人,岂料后者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奏疏,郑重开口道:“皇上,这是微臣撰写的《深虑论》,适时的改变也算是遵守‘祖法’,可以为皇上改变那些不合时宜的‘祖法’提供理论依据,自此皇上不必再忧虑这些问题!”

  天子闻言大喜过望,当即接过小册子一看,更是对其赞不绝口。

  朱标早就有心大力推行新政,实现自己心中的那个盛世,却是害怕落人口实,不得不减缓进程。

  现在有了这《深虑论》作为理论支撑,完全可以堵住悠悠众口,大刀阔斧地进行革新!

  “方先生,此次你当真是立下了大功!”

  面对天子的极力赞赏,方孝孺仅仅是微微一笑。

  《深虑论》一出,谁与争锋?!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之太孙无敌更新,第636章四载宽政解严霜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