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大明1582>第二百零八章殿试
  万历十二年三月十二日,天气微凉。

  今天正是大明殿试开始时间,会试得中的贡士们纷纷摩拳擦掌,等着在殿试中大展拳脚。

  他们心中所想的无非是策题内容,以及取得好名次后飞黄腾达的美好生活。

  由于殿试是等额录取,因此他们自然不担心被刷掉。

  至于为什么是等额录取,相传在北宋有一名叫张元的学子,殿试落榜后,直接投奔西夏。

  那学子在西夏得到重用,给宋朝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北宋的皇帝吸取了教训,凡是参加殿试的学子都授予同进士出身。

  从这个教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落榜也不乏有人杰。

  唐朝有个叫黄巢的秀才,德国有个落榜美术生。

  他们落榜后都给当时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动荡。

  当然了名次不同,待遇自然不同,同进士出身自然比不上真进士。

  一甲自然不必说,进士及第,那就叫一步登天。

  要是能够名列二甲进士出身,说不定能够选为庶民吉士,以后的前程也是无限。

  要是不幸落到末尾也不必灰心,嘉靖一朝的首辅张浮敬与夏言都是三甲进士出身。

  破晓时分,300名贡士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穿过长廊走到承天门前,按照名次排列好队伍等候禁卫军的检查。

  徐光启一身青衫立于队首,显得鹤立鸡群,将周围学子的风头都给压了下去。

  此时空气中还透着几分清冷,不过学子们却是丝毫不觉得寒冷。

  初升的太阳照在学子们的脸上,学子们不由得挺直了腰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日头也越来越高。

  “轰!”

  伴随着一声巨响,宫门缓缓打开。

  学子们先是整理了自己衣衫,随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宫门内缓缓走出一个身穿大红官袍的老者,他胸口的锦鸡,表明了他二品文官的身份。

  来人正是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余有丁。

  宇有丁清了清嗓子,中气十足的说道:“诸位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恭喜你们走到这一步。”

  “老夫祝愿你们都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

  不少学子的脸上浮现出一股激动之色。

  余有丁将他们的表情尽收眼底。

  “现在开始入场,切莫喧哗。”说罢,转身朝着宫内走去。

  余有丁走远后士兵们开始行动起来,逐一搜查起学子们的身体,生怕他们带了些不该带的东西进去。

  徐光启配合地张开双臂,任由士兵摸索自己的身体,一阵摸索之后,士兵沉声说道。

  “进去吧,在那等着,等人齐了之后,会有人带你们一齐进去。”

  徐光启对着士兵一拱手,随后先一步走入宫门,在一处亭台处等候。

  亭台旁有一处假山池塘,池塘周围种满了奇珍异草,池内还有许多锦鲤。

  徐光启看着这副场景,紧绷神经不由得微微放松。

  紧接着进入的便是徐光启的老乡,唐文献。

  二人对视一笑,随后各自站定。

  徐光启屏气凝神,开始思考起策题。

  “大人曾经说过,大明的困局在海上能解,皇上此番很有可能从此处入手。”徐光启心中暗自盘算起来。

  随后徐光启开始在内心盘算起来,如何应对万历的策题。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亭内的人越来越来越多,熟识的人相互交谈起来,开始猜测起殿试的策题。

  “轰!”

  终于,当杜陵进入后宫门便缓缓关闭。

  礼部侍郎李智看着站立整齐的学子,笑着点点头,随后带着他们往深处走去。

  穿过一条长廊,很快便来到奉天殿。

  百官早早在那等候,考生到达之后立马站定,随后鸿胪寺官请万历升殿,万历则身着常服御殿,鸣放鞭炮,百官及考生行叩头礼

  高呼:“万岁!”

  行礼完毕后,皇帝颁赐策题,再由侍官传送,放置于策题案上,然后执事官将策案搬置于奉天殿的中间通道。

  胪寺官引考生向皇帝行五拜三叩之礼,礼毕东西侍立。

  礼部官分发试题,诸考生跪受,行叩首礼,然后答卷。

  整个答题过程中,除监试官、巡查官等考场官员外,其余官员不得留在考场。

  很快,原本有些喧闹的殿前瞬间变得安静起来,只听得学子们翻阅纸张的声音。

  杜陵拿过策题一看,正是开海。

  他心中大喜,拿起笔就挥挥洒洒地写了下去。

  很快,时间来到正午时分,到了午饭时间。

  不过不必担心,学子们这次不用自己带食物,都由宫里的御厨做了准备。

  参加考试的学子与考官相比显得有些朴素,每人馒头两个,汤一碗。

  但是,也好过之前啃食冷馒头。

  匆匆啃食馒头后,学子们便开始了继续答题。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

  “叮当!”

  随着钟声响起,有官员前来收阅答卷。

  不管答没答完,参考的人都是松了口气,总算是结束了。

  杜陵起身拍了拍手,舒缓一下身子,便跟着官员朝着东角门出宫去。

  至于这些试卷,则是收齐之后立马送到内阁交给读卷官阅卷。

  卷官阅卷时,将试卷分为一、二、三等,并将一等试卷向皇帝进读,供皇帝进行一甲排名。

  皇帝只点一甲三名,其余的人则是由主考官判定。

  次日早朝,万历下朝后,读卷官们各自拿着一卷开始朗读起来。

  “我大明之弊,在于土地,然地上之地有限,而我大明之人日益繁多。

  “臣听闻海外之地,地广人稀,且海外多是蛮夷,我大明天威一至,必定望风而降。”

  “如此,我大明的子民便可少些操劳。”

  “......”

  万历听后,点点头。

  随即下一个读卷官开始读起了另外一卷,读满6卷之后,万历摆摆手叫停。

  “就这第一卷,第二卷,还有第五卷吧。”

  随后,万历拿出点起了前三甲。

  “唐文献,一甲第一名状元。”

  “徐光启,一甲第二名榜眼。”

  “杨道宾,一甲第三名探花。”

  一甲确定后,万历赐宴给读卷官算是慰劳他们。

  宴毕,将赐钞于读卷官。

  散席后的当日下午,各读卷官退至东阁,拆二三甲试卷,随即封送内阁,将二三甲考生姓名、籍贯信息填写黄榜。

  二三甲人选由读卷官判定,当天下午,二三甲考生信息已填写于黄榜之上,仅有一甲未填。

  长安左门外。

  此时,黄榜下已经挤满了人。

  徐光启与杜陵来得晚些,又是连挤都挤不进去。

  等到众人散场之后,这才慢慢靠近。

  杜陵这次学聪明了,直接从最下面找起自己名字。

  “董肇胤300名同进士出身

  严正邦299名同进士出身

  高岩298名同进士出身

  刘讷297名同进士出身。

  张应凤296名同进士出身

  弋鹤山295名同进士出身。

  ......”

  杜陵找了半天不见自己,心情越发激动起来。

  终于在二甲处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杜陵,松江府华亭县人,二甲第六十七名,进士出身。”

  “哈哈哈.....子美兄,你是二甲进士。”

  徐光启狂喜道。

  杜陵这次没有想象中的激动,淡淡回道:“嗯。”

  随后转过身去,眼角变得湿润起来。

  徐光启在榜上找寻半天,没有发现自己名字,脸上露出狂喜之色心都要跳出来。

  他被皇上点了一甲。

  当天晚上,二人回到小院喝得大醉。

  三日之后,众多进士一齐朝着中极殿而去,今天皇上要亲自公布一甲三人,同时为诸位进士设宴。

  到了中极殿之后,新科进士们与百官站定。

  万历身穿龙袍站于高台,冯保立于一侧,拿出圣旨开始宣读起来。

  “一甲第一名,松江府华亭县唐文献,状元。”

  “一甲第二名,松江府华亭县徐光启,榜眼。”

  “一甲第三名,顺天府顺安县杨道宾,探花。”

  三人听得冯保念出自己的名字,一步向前对着皇帝跪拜。

  “平身吧,诸位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

  “多谢皇上。”

  三人随即起身,退回自己的位置。

  北方的官员们也暗自松了口气,前三名总算是有一个是自己人了。

  当天晚上,万历设下宴席宴请新科进士。

  新科进士们意气风发,三五成群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徐光启作为榜眼自然受到不少官员拉拢,不少官员都想着把他拉入自己阵营,有的甚至不惜使出美人计。

  他不胜其烦,只得报出张云的名字。

  当徐光启报出张云的名字,来拉拢的官员明显面露难色,显然不想得罪张云这个万历的宠臣。

  徐光启见清静了许多,自然乐得其成。

  宴会直到深夜,万历率先离席后,官员与学子们开始缓缓退去。

  “走吧,咱们也该回去了。”徐光启看得微醺的杜陵,笑着说道。

  杜陵笑着点点头,随后强撑着起身,缓缓朝着小院方向走去。

  他们的安全自然不必担心,万历贴心地吩咐宫中的卫士,护送进士们回家。

  到家之后,二人径直走向自己的房屋,随后倒头就睡。

毣洣阁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1582更新,第二百零八章殿试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