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上台,何玉山不会感到丝毫压力,届时甚至是丞相衙署还得由他来掌控?
当然,乾熙帝心里到底倾向谁,尚未知晓。
如果可以,何玉山希望自己上位,毕竟旨意还没出来,百官就已经觉得那个位置非他莫属。
若是突然换成别人,自己心里不舒服不说,还连带丢了脸。
只是在乾熙帝面前,他不敢太直白,否者适得其反。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乾熙帝找他到这竟是问这事。
“嗯,林鸿志这个人朕看着也还行,有这样性格敦厚的人管事,朕心里也放心。”乾熙帝微微点头,似乎对于何玉山的推荐非常满意。
何玉山脸色不是很好看,哪怕尽量克制,但仍然不是很好看。
“除了林鸿志,可还有其他人选?”乾熙帝幽深得眸光望着何玉山,语气淡淡道。
林鸿志虽然是个不错的人选,但选人当然不会局限于一人。毣洣阁
何玉山也意识到这点,低头思索了好一会,才又说出两个人的名字。
无论是前面的林鸿志,还是后面又说出来的两个名字,都是容易掌控之辈。
就说这几个人,乾熙帝虽然明面上说着还不错,但何玉山知道乾熙帝绝不会选他们。
显然何玉山谋划深远,不可能轻易将左相的位置拱手相让。
但乾熙帝是何用意,此时尚未得知,只是心里隐隐觉得不大对劲。
“这几个人都还不错,尽忠尽职...”乾熙帝略微夸赞了一番,但语气却不怎么上心。
何玉山知道,并非乾熙帝不上心,而是看不上。
话锋一转,乾熙帝忽然道,“朕先前倒是觉得东方和趁手,只是东方和最近并不安静。”
乾熙帝说着,身体向后靠了靠,目光正好对上何玉山的脸,毫无压力地观察何玉山的变化。
何玉山闻言眯着眼睛,凝望的眼神中透射着不甘,而且还闪烁着警惕的幽光。
可见对于东方和这个人,何玉山相当警惕,主要是东方和能力出众,而且为人清廉,敢于为民请命,完全够资格坐上左相的位置。
若让这样的人坐上去,只会限制他的权力。
因此何玉山一开始就没有想过东方和,却没想到乾熙帝提了出来。
是以不管怎样,哪怕自己坐不上那个位置,他都不会让东方和上位,否则他将不得安宁。
“陛下圣明!”何玉山简短的回答,证明了自己的立场。
乾熙帝轻叹息声,略显可惜道,“不管是林鸿志,还是东方和,又或是其他两人,朕觉得还是少了一份老练。”
“他们几人与右相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乾熙帝突兀地补充,令何玉山浑身一震。
终于,终于想到我了吗?
何玉山不由动容,但还是拐着弯道,“陛下圣明,只是微臣能力平平,恐不能担此重任。”
何玉山恨不能乾熙帝现在、立刻就让他上位,可是表面上还得矜持一下。
原先想着试探一下,谁知乾熙帝没有搭话,心不禁再次恐慌起来。
乾熙帝笑吟吟道,“提到东方和,不知道右相对于东方和所赞同的开海运一事怎么看?”
朝堂上,就开海运一事,何玉山至始至终都没有发表看法。
乾熙帝这会这么一提,意味深长啊!
何玉山愕然,明显没想到乾熙帝脑回路这么绕。
乾熙帝先是问他心中左相的人选,紧接着提到东方和,最后竟然联系到了海禁的事情上来。
何玉山低头沉默,像是在思考,乾熙帝凝视着他。
“陛下,老臣对于海禁一事其实心情尤为复杂。”何玉山思索良久道。
“哦?右相但说无妨。”乾熙帝微微惊讶,眼里多了一层好奇。
其还是想知道何玉山的看法,是赞成还是拒绝。
若是赞成,这件事还有戏,若是拒绝,这事还需从长计议。
何玉山如果不能说出合理的解释,那么这个左相的位置恐怕就要落入他人之手了。
乾熙帝不会让一个阻挡开海禁的人上位,何玉山现在还不知道,因此他打算试探一番。
“陛下既然开口,老臣即使心情复杂,也要说出心里对海禁的想法!”何玉山沉吟道。
乾熙帝身体微微向前靠了靠,目光继续盯着何玉山。
“老臣以为,我大乾子太祖建国以来,就一直奉行海禁,这是祖制,而且历代先帝也从未对海禁一事产生过想法,这是老臣其一的看法。”何玉山缓慢说道。
这也是朝臣反对的理由。
乾熙帝没有说话,注视着何玉山,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何玉山目光稍微上翻,小心翼翼观察乾熙帝的脸色变化,只可惜乾熙帝异常平静。
因此他继续道,“原先老臣对此开源之策深感厌恶,只是近日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乾熙帝眼睛缓慢一凝,非常期待何玉山下面的话。
是赞成还是反对,皆看下面的话。
“老臣以为,单论开源这一方面来说,或许开海运会是一条不错的途径。”何玉山缓慢道。
乾熙帝动了,眼神也变了,变得愈发期待。
“但是...”何玉山话锋一转,乾熙帝突然有种不妙的征兆。
“但是先前胡庆山提到,宋时一朝的历史太过久远,且没有实据考证,故而老臣不敢断定李承佑所考之书是否正确,若宋史有误,或是夸大事实...”何玉山先是拿出祖制,而后又质疑宋朝海运创收的真实性,表面上看是支持开海运,实际上还是认为开海运不切实际。
当然这也是他的顾虑。
乾熙帝沉默,心情尤为复杂。
现在最好的结果是,何玉山没有表现出拒绝海运,但也没有拒绝。
这让乾熙帝看到一定的希望,或许可以拿左相的位置换取何玉山的支持。
哪怕对方不愿意,也能让对方不干涉此事。
只是何玉山的一席话,乾熙帝心里产生了顾虑。
开海禁不是小事,他可以力排众议,压掉朝上的声音,但若是这件事做不好,到时候提出此策略的李承佑,以及赞成的东方和等几人都会遭到言官及其他反对官员的弹劾。
真到了那个时候,乾熙帝或许可以保他们一命,但他们的官位一定保不住。
做错了事,肯定要人背锅,这便是改革的代价!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布衣小书生更新,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相应代价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