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着一股冷寂。
扶苏神色忧虑,他并不是很喜欢苏念。
尽管只是迎接苏念的时候见了一面,但那一番短暂的交谈便让他明了苏念与父皇乃是一样的性格,也怨不得父皇器重苏念。
但这恰恰不是扶苏喜欢的。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这才是扶苏的性格。
相对的,这样的扶苏才是儒家选择支持的长公子。
博士们汇聚在一起,消息传来,犹如晴天霹雳,炸的他们头晕眼花。毣洣阁
十多年的努力,在始皇帝的一纸诏书下,烟消云散。
叔孙通看着这一切,沉吟不语,他与淳于越不太一样,或者说他与大部分儒家弟子都不一样。
此时的儒家作为天下显学,势力庞大,弟子众多。
实际上从孔子病逝,儒家内部也在渐渐分裂。
这从荀子、韩非便能看出来,荀子在儒家地位尊崇,毋庸置疑,可他教出了两个法家大才韩非与李斯。
那你说荀子是单纯的儒家吗?
在《韩非子》的《显学》篇中便记载了儒家内部的流派:“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这当中孙氏之儒便是荀子一派,继承了孔子的治学传统,是儒家经学的主要传播者之一;在政治思想上发展孔子的“礼学”,倡言礼法兼治;哲学上主张“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淳于越则不同,他属于孟氏之儒,也就是孟子一派,讲究的是一个‘仁’字。
但叔孙通更不一样,他这个人并不拘泥于八派当中的任何一派,表面上与儒家掌门伏念一样,毕竟伏念作为掌门,要做的是团结八派,而不是给自己一个鲜明的出身定位。
叔孙通对八派都没有意见,他的儒学对他来说只是工具。
正如历史上,叔孙通先降了二世皇帝胡亥,拍胡亥马屁;后来又降了项梁;项梁死了又跟了楚怀王;楚怀王废了就跟项羽;最后又跟刘邦。
叔孙通极为变通,他是什么儒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面的人需要他是什么儒。
比如叔孙通投靠刘邦的时候,刘邦不喜欢他一身儒家服饰,于是叔孙通第二天就换了儒家弟子不屑的短衣,打扮成楚人装扮,于是刘邦十分喜欢。
再比如叔孙通好歹在儒家颇有资历,跟着他的人也有一百多,投靠刘邦之后,他果断的给刘邦推荐了很多勇武善于打仗的人,却不推荐跟随自己的弟子。
投其所好,最终被刘邦看重,负责设计大汉帝国的诸多宫廷礼仪。
这样的一个人,在得知苏念即将成为帝师之后,他自然想的与在场的儒家弟子不同。
儒家能够取得什么地位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能够取得什么地位。
眼下,他已经思考自己是否该转投小说家。
“公子,陛下诏书已下,公子还是要遵从。”
“儒家所学,并非一定要时刻教导,而是要在依靠自己。”
淳于越劝慰着扶苏,意思倒是很简单,哪怕是他不是长公子的老师,长公子依然可以学习儒学。
扶苏叹了口气,看着淳于越,眼中浮现一抹歉意。
“先生,是扶苏的错。”
淳于越暗道以他在扶苏身边十余年的教导,纵然苏念来了,也不可能对他造成多少影响。
叔孙通聪明无比,当然知道淳于越的想法,他心中嗤笑,苏子名满天下。
若是那么容易对付,哪里称得上一声子。
扶苏接到诏书,等了半天,却发现苏念根本没来。
他愕然无比,淳于越亦是如此。
二人暗道莫非苏子知道扶苏不喜,所以不打算来了?
等到从扶苏宫中出来,叔孙通回到家中,收拾了一下,随后便直接向着苏念在咸阳的府宅赶去。
此时的苏念正在命人调动驻守颍川郡与砀郡的陷阵军。
虽然过去了十二年,但陷阵军依然保持了三万的人数。
只是这三万人不断流转,很多退役下去的陷阵军直接编入了颍川郡与砀郡的郡兵当中。
这使得二郡郡兵都十分强横,这些郡兵合计也有六万之数,故而实际上苏念手上的精锐战兵足足有九万。
看似不多,可兵贵精而不在多。
这九万军队,足以让苏念横扫天下。
“主公,门外来了一个儒生,名叫叔孙通,求见主公。”
“我记得他好像是那天随长公子一起拜见主公的博士之一。”
墨鸦前来禀报。
叔孙通?
苏念当然知道这个人,汉朝礼仪的制定者。
回想起叔孙通的为人,苏念大致猜到了叔孙通打算做什么。
“让他进来吧。”
苏念在正殿接待了叔孙通,一见到苏念,叔孙通立刻便躬身行礼。
“见过君侯。”
“叔孙通,你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回禀君侯,得知君侯要为长公子之师,我也算是君侯手下之人,故而前来拜见上官,没有什么事情。”
叔孙通略显谄媚,苏念并未因此产生什么厌恶之感,他知道眼前这个人是有本事的。
“既然你来了,那就和我说说长公子身边的博士吧。”
博士七十人,负责典籍管理,这些博士大多都追随在扶苏身边。
叔孙通思索了一下,旋即娓娓道来。
有了叔孙通,苏念对于整个扶苏身边的博士就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同时心底亦是有了一个主意。
他要给这些博士一个下马威。
三个月的时间转眼便过,淳于越与扶苏根本没有见到苏念一面,苏念就好像忘记了自己是扶苏的老师这件事。
直到始皇帝一封诏令,长公子扶苏,博士淳于越等人随武信侯苏念一起前往西域,进行西征。
诏令传来,又是一个晴天霹雳,打的扶苏目瞪口呆。
“我要去劝谏父皇,蒙恬率领黄金火骑兵北上边塞,抗击狼族,已然是靡费之事。”
“如今竟然又命武信侯领陷阵军西征,两面开战,这对帝国百姓而言,负担太过沉重!”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大秦:从小说家到帝师更新,第220章 西征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