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阁>穿越小说>穿越南宋当皇帝>第72章 徐州
  宋建武四年,八月底,徐州城外,黄河两岸。

  时值秋日清晨,霞光照射大地,两岸的芦苇从和半黄的杂草随风摇摆,白色的花絮漫天飞舞,飘的到处都是,一些纷纷洒到了昏黄的河面上,一些则是落入两岸的垄田里和荒地上。

  对于金朝统治下的河南百姓来说,这些年的年景不好,尤其是每一次的蒙古大军南下,河南地方就被荼毒一次,这对饱受黄河泛滥的河南百姓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田地荒芜,人口骤减,缺衣少食,河南百姓的苦日子,似乎没有尽头,看不到希望。

  民以食为天,即便是兵祸连连,即便是天灾不断,百姓也只能在田野上奔劳,侍弄土地,种植蔬菜豆瓜,以期能得到哪怕一点点微薄的收获。

  也有一些百姓撑着破船,撒着渔网,在黄河水里打捞鱼类,打捞希望。

  “蒸汽船来了!”

  岸堤上,正在玩耍的一群孩子当中,忽然有人指着南面,大声喊了起来。

  河面上、岸堤上、田野上,金国百姓们纷纷向南看去,只见远处的河面之上,无数的宋军战船北上,“突突”冒着黑烟,大大小小的战船布满了河面,旌旗招展,蔚为壮观。

  “快划!”

  河面上的渔船纷纷向两岸划去,以免被宋军战船赶上,殃及池鱼。

  宋军战船快速向前,他们无视让出河面的渔船和渔夫们,不做停留,一路向北。

  感觉到宋军并无恶意,岸边渔船上的渔夫们也不再惊慌上岸,就在船上做起了观众,看着宋军战船经过。

  黄河岸上,田野之间,无数的金国百姓也纷纷驻足观望,许多人没见过冒着黑烟的蒸汽船,目光中都是惊奇。

  “南人的战船真是不一样,不用划也能动!”

  “那叫蒸汽船,也叫火船,不用人划,烧煤就行!”

  “这些宋军真是威风,比咱们的官军强多了!”

  百姓感慨当中,又有人担心起来。

  “南人不会是打咱们的吧?”

  “谁知道?反正别祸害咱们就行!”

  “可千万不能打仗了!”

  金人百姓指着宋军,议论纷纷,似乎并不惧怕,但担心却是实实在在。

  宋金世仇,宋人不可能忘却。但宋金再怎么打仗,百姓也得吃饭才是。

  数十年的战争下来,生活太过苦难,太没有希望,百姓都习惯和麻木了。

  杜庶站在一艘战船甲板上,看着两岸荒芜的土地,以及稀稀拉拉乞丐一样的百姓,暗暗摇头,嘴里差点骂出一句“我去”来。

  金蒙数十年战争,金国民不聊生,人口剧减,良田荒芜,尸骸随处可见,鱼米之乡成了野狗游荡的天堂。腐朽的金国君臣,弑杀的鞑靼铁骑,犯下的罪行人神共愤。

  幸亏,大宋王师来了。

  中路军北上,两路齐发,一路沿水路过宿迁到徐州再一路北上到梁山泊,然后登岸,攻下山东东平府,占领河北大名府、邯郸等重镇,和东路军在真定府会师。

  这是最经济最省力的途径,也正是因为有了蒸汽船,将士们才免去了八九百里的长途跋涉之苦。

  另外一路则是逆流而上,直到汴京河面,和西路军曹友闻部会师,兵临汴京城下。

  “宋军兄弟,你们不是要攻打金国吧?金国的老百姓,可快要死绝了!”

  岸堤上,有年轻汉子大着胆子,向着船上的宋军将士扯着嗓子喊道。毣洣阁

  “宋军的将士们,可千万不要伤害百姓啊!”

  “宋军的兄弟们,我们已经够苦了!饶过我们这些可怜人吧!”

  几个汉子连喊了几声,船上的宋军似乎得了军令,才大声回道:

  “别问了!好好活着吧!大宋王师北伐,秋毫无犯,不祸害老百姓,放心耕种吧!”

  宋军的话,让几个汉子胆子更大,他们一路沿着岸边追赶,一边大声追问。

  “宋金是世仇,不可能不报。你们当真不杀大金国的老百姓吗?”

  “宋金打了那么多年,你们怎么可能不打仗?你们是骗人的吧?”

  金人百姓追问,后面一艘战船上的宋军将领,有人接上话头。

  “说的都是实话,没有必要骗你们!你的大金国就要完蛋了,你们要知道,自己是汉人,是堂堂正正的汉人!”

  “永远不要忘了,你们是汉人,你们是炎黄子孙!”

  宋军将士高声的回答清清楚楚,让几个追赶的汉子停了下来。事实上,他们气喘吁吁,也追不上蒸汽船的速度。

  “汉人?我们本来就是汉人啊!”

  几个年轻汉子面面相觑,懵懵懂懂,似乎心里亮了一些,又似乎一头雾水。

  “大家都放心吧!宋人的将领说了,不祸害老百姓,大家不要担心了!”

  “宋军将士说得明白,咱们都是汉人!汉人不杀汉人!放心吧!”

  几个汉子大声呐喊,百姓们似乎放心不少,叽叽喳喳,纷纷散开。只有那些孩子,还沿着河堤舍命奔跑,追逐着宋军战船。

  “将军,陛下为何不顺道灭了金国,一举恢复整个中原?”

  炮营统制官辛肃看着黄河西南岸的方向,很是有些不甘。

  把国家治理成了这个样子,早该亡国了。

  其实他想问的是,皇帝是不是和金国公主有一段风流韵事,还有了爱情的结晶。

  “先恢复两河,夺了燕云十六州再说。那才是正事!至于金国,弹丸之地,一点挑战性都没有!”

  杜庶冒出一句赵竑在金陵讲武堂的口头禅。

  “陛下和金国公主,是不是真有……”

  辛肃神神秘秘,压低了声音。

  “不该打听的别打听!你我都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金陵讲武堂的训条,你忘了吗?”

  杜庶打断了辛肃的话,终止了对方的好奇。

  其实,他自己也很想知道,皇帝和金国公主,是不是真有一段孽缘。

  黄河西岸,一队数百人的金人骑兵打马向前,仿佛与战船上的宋军同行,又似乎给宋军送行。

  “这些家伙想干什么?”

  辛肃诧异地看着岸边追随的金军,心里寻思着火炮能不能打到对方。

  “还能干什么?肯定是徐州的金军,是怕咱们攻打他们。”

  杜庶看都不看,目光向远处黄河尽头看去。前面,应该就是徐州城了。

  徐州冶铁闻名天下,宋廷曾置利国监于此,工匠达四千多人。皇帝在金陵讲武堂上课时,曾对不能获得包括徐州冶铁的北方四大铁矿深为痛惜。

  更重要的是,徐州南北军事咽喉要地,金人卡在这里,让人始终如鲠在喉。

  “将军,前面就是徐州,南国锁钥,北国重镇。徐州可是卡在咱们北上南下的腰眼上。你就眼睁睁看着金兵虎视眈眈,你放心吗?”

  仿佛心有灵犀,辛肃的话,让杜庶心头意动,却一阵迟疑。

  “可是,此次北伐,陛下旨在两河恢复,没有说要对金国动兵,只是围城。军令如山,有些难办。”

  徐州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被金兵据守,总觉得不安。但皇帝的旨意,又岂能违背。

  “陛下旨意,北伐必须万无一失。若是粮道都不通,怎么保证北伐成功?何况……”

  辛肃诡秘地一笑,让杜庶毛骨悚然。

  “何况什么?”

  杜庶已经隐约猜到,辛肃想要说什么。

  “将军,主辱臣死。为校长分忧,你我义不容辞。有些事情,校长难做,咱们就要去替校长去做。大不了砍头流放,我辛肃认了。何况兵围汴京城,总不能被徐州卡着脖子不是。”

  果然,辛肃径直说了出来。

  看来,皇帝和金国公主的事情,他已经有所耳闻,而且挖得很深,至少不像表面上那样一无所知。

  “去你的!出了事,不要你一个人担着,也算我一份。”

  杜庶慨然一句,随即低声问道:

  “辛肃,那依你之见,该怎样处置此事?”

  “将军,不如今夜陈兵于徐州城外,火炮之下,看他们如何抉择?”

  辛肃在杜庶耳边,神神秘秘一句。

  杜庶一阵惊诧,随即摇头笑了起来。

  “辛肃,你的祖父稼轩翁英雄一世,却怎么也不会想到,竟然有你这样卑鄙无耻的孙儿!”

  “怎么会叫卑劣无耻?这叫计谋,实实在在的阳谋!”

  辛肃板起脸,一本正经地说道。

  夜幕降临,徐州城头火把熊熊,城头的金兵如临大敌,城外的宋军人头攒动,看不清多少。

  “听好了,我军十余名随军工匠失踪,火炮两门,炮弹数发。有人看到他们进了徐州城,要么打开城门,我军进城搜索。要么把他们交出来,否则大军攻城,玉石俱焚!”

  宋军将领在城外大喊,城墙上的金军将领马毅,气红了脸蛋。

  “宋狗,要夺城就来战,耍什么阴谋诡计?”

  马毅朝着城外大声怒喊,顺便鼓舞城墙上的金兵

  “兄弟们,宋狗就要攻城,兄弟们齐心协力守城,违者格杀勿论!”

  城外宋军不再废话,退了回去,很快数十门炮车推了上来,一起指向了城墙和城门楼。宋军炮兵开始装填弹药,忙活个不停。

  “注意!”

  马毅大声喊了起来。

  惊天动地的闷雷声响起,大股大股的浓烟从炮口喷出,巨大的炮弹呼啸而出,直奔着城门楼子和城墙上飞去。

  一些炮弹飞入城中,炸得墙倒屋塌,土石飞溅,巨大的烟尘腾起;几颗炮弹飞上城头,在城墙上炸开,铁片铁丸漫天飞舞,数十名金兵被砸死炸伤,血肉模糊,城墙上栽倒一片。

  几颗炮弹刚好落在城门楼上下,炮弹炸开,城门楼被炸得轰然倒塌,数十金兵被埋在了里面。

  “马上打开城门,否则大军攻城,鸡犬不留!”

  炮声暂歇,宋军将领拿着大喇叭,又在城外大声喊道。

  “火炮,给老子轰死这些狗日的……”

  城墙上的怒喊声戛然而止,跟着马毅血淋淋的尸体被抛了下来。

  “不要开炮!马上开城门投降!”

  徐州城头,很快扬起了白旗,跟着徐州城巨大的城门缓缓打开,徐州官员城外跪了一地。

  “徐州知州王义申,副统领杨国立,率合衙官员、满城守军,恭迎大宋王师入城!”

  杜庶和辛肃对望一眼,都是心安。

  真理的范围,只在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内。大宋官军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这样夺下了徐州。

  “徐州一干人等听好了!我大宋王师秋毫无犯,不会伤害城中一军一民!从现在起,你们就是我大宋的子民了!”

  杜庶大声喊道,暗暗吐了口气。

  徐州在手,中路北伐大军的军伍调集,粮草转运,以及兵围汴京城,都可以安枕无忧了。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穿越南宋当皇帝更新,第72章 徐州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