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继承人,大隋这边是要表态的,因为大隋的态度非常重要。
启民可汗有五个儿子,长子阿史那·咄吉世,次子阿史那·俟利弗,三子阿史那·咄苾,四子阿史那·步利,五子阿史那·叱吉。
朝中大臣对此竟然还有议论,这用的着论吗?只看这次突厥来大隋的使者康鞘利,是老大阿史那·咄吉世的心腹,就知道人家已经控制东突厥了。
这个时候大隋要是支持其他人,与东突厥的关系立即就会闹僵,毕竟突厥也是长子继承。
既然自己有做主的权利,又知道历史走向,于是杨铭直接道:
“关于突厥继承人选,大隋拥护启民可汗的长子咄吉世继位,你可以将我们的态度告知他。”
康鞘利顿时放心,说道:“那么,按照我们突厥的习俗,咄吉世可以续娶义成公主,请大隋太子准允。”
“当然准允,”杨铭笑道:“请转告少可汗,大隋对于大可汗的去世,深感痛心,鸿胪寺会准备祭品,请特勒一并带回。”
“感谢大隋太子,愿我两国永世交好,”康鞘利朝杨铭行了一个捶胸礼。
杨铭本来是兼着鸿胪寺卿的,但现在是太子,自然什么都不需要兼了,少卿是陈叔明和宇文士及,两人资格都不够接任,于是杨铭从尚书省将房彦谦调过来,接任鸿胪寺。
这个部门是管接待外宾的,康鞘利在突厥的官名是特勒,大概意思是特别勤务人员,官不低了。
因为突厥官制,最高的就是叶护、设、特勒。www.bïmïġë.nët
叶护是突厥分部落之长,设是掌管兵权的军事统帅,特勤一般都是大可汗的儿子弟弟或是外甥侄子担任。
比如长子阿史那·咄吉世,就是历史上的始毕可汗,他的四个弟弟,都是设。
其中老三阿史那·咄苾,就是大名鼎鼎的颉利可汗。
义成公主,本来是大隋嫁给启民的和亲公主,如今始毕可汗继位,就可以续娶,继续做突厥的可贺敦。
身在京师的康鞘利,自然要去探望长孙晟,因为长孙是突厥的好朋友,尤其与启民可汗有患难之交,在突厥是很受尊重的。
长孙晟在与康鞘利见面之后的当天晚上,过世了。
启民、长孙晟这对老朋友,于同年去世,相差不足两个月。
杨铭亲自前往吊唁。
长孙这里,收藏着一件东西,东突厥大汗节杖,这个节杖,是启民当初与长孙晟分别的时候,送给对方的,只要持有此节,草原各部落都需以礼相待。
换句话说,长孙晟在草原是可以横着走的,因为启民最落魄的那段流亡生涯,陪在他身边的就是长孙晟,虽然两人当时各怀鬼胎,是互相利用的关系,但日久生情嘛,结下了很深厚的友谊。
康鞘利也是非常哀伤,亲自带人帮着操持丧事,不过他还是请求杨铭,希望能够将节杖带回东突厥,
“此物非长孙公不能持有,恳请大隋太子,准许我将此物带回突厥。”
一个节杖,是一种特殊身份的加持,但是这个节杖只有长孙晟拿着才管用,其他人,人家突厥不认。
杨铭准了:“就请特勒带回突厥吧。”
历史上,杨广同志有一段非常丢人的经历,他的第二次北巡,在雁门郡被始毕可汗率领的大军给围了,差点就挂了。
当时杨广同志就说过一句话:向使长孙晟在,不令匈奴至此。
意思是,长孙晟要是活着,突厥不会这么干,由此可见,长孙晟实为大隋与突厥之间最重要的一条纽带。
而如今,这条纽带断了。
当晚,杨铭在东宫与属官们议事,议的就是突厥的事情,新任鸿胪寺卿房彦谦也被召来了。
杨铭皱眉道:“启民这一死,我大隋北方边塞恐出问题,孝冲(房彦谦字)务要善待突厥使者,免生异心。”
房彦谦点头道:“咄吉世正值壮年,必不类其父那般持重老成,太子的担忧是很有必要的。”
杨铭心里肯定是不愿意讨好突厥,但是两国外交就是这么玩的,你不示好,人家举兵侵犯边境,受苦受难的还是大隋的老百姓。
何况眼下大隋本身的问题就很多,最大的问题就是杨广同志。
历来华夏对北方游牧民族用兵,都是倾举国之力,眼下的大隋,还没有准备好,当经济处于上升期的时候,那么边境就必须保持和平。
等到有了一定积累,才可以对外用兵。
突厥是必须打的,这是大隋头等心腹大患。
“多准备一些祭品,让那个康鞘利带走,内史省的敕封诏书,言辞也要妥善一些,尽量减少居高临下的语气。”
杨铭的这句话,是对卢楚说的,但是卢楚在内史省说话不咋管用,所以今晚的议会,两个侍郎萧瑀和王胄也在。
原本殿内省主官虞世基,兼着内史侍郎,但是前段时间,杨铭建议杨广把对方踢出去。
因为那个时候,正好是范阳卢认栽的时候,而卢楚在内史省,最不把他放在眼里的,就是虞世基。
此举是为了安抚卢楚,也是为了卢楚在内史省今后好做事。
这个王胄,可不是新人,人家是杨坚的心腹,而且是老爹晋王府的老人,出身琅琊王氏,这次能提起来,也是沾了老爹宠妃王茁灵的光。
王胄点头道:“敕封诏书也已经拟好了,就等太子亲阅之后,再送呈陛下御览。”
杨铭这边可以草拟诏书,但是必须让杨广看一看,毕竟这是大事,他不能擅自做主。
因为是杨广敕封,不是他,所以诏书会经杨广派使者送往东突厥。
名义上,东突厥是臣服大隋的,所以权力交接,大隋会有敕封这一道流程,但实际情况是,人家突厥其实并不当回事。
而杨广心里也清楚,对方不当回事。
杨铭接过诏书看了一眼,顿时皱眉,上面的语气还是那么的盛气凌人,就好像这位未来的始毕可汗真的是大隋的一名臣子一样。
“不妥,再改一改,”杨铭道。
王胄皱眉道:“语气太善,恐陛下不喜。”
老舅萧瑀也劝说道:“就这份诏书,恐怕在陛下那里都过不去,再改的话,恐怕内史省要担责。”
卢楚也赶紧跟着点头。
杨铭皱眉道:“担责也是我担责,陛下那里我会写信,你们只管照我的意思改就行。”
三人对视一眼,一脸无奈。
其实杨铭也是出于稳妥考虑,伱现在把始毕得罪狠了,人家将来真的跑雁门去围你,到时候老爹会不会如史书那样大难不死,还说不清楚呢。
毕竟历史上救了杨广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杨暕,一个是突厥可贺敦义成公主。
杨暕现在手里可没有兵权,他怎么救?
而杨铭注定是不能离京的,因为他是太子,要在皇帝不在的时候坐镇京师。
咦.不对呀
如果老爹真的死在雁门,那么隋末大乱斗,也就没有了啊?
杨铭突然抬手:“等等再改,我再想想。”
如果老爹挂了,自己能不能顺利接手呢?现在的威望恐怕还不太行,但是再过两年的话,也许勉强凑合。
一朝天子一朝臣,眼下的大隋中枢,一半是杨坚的人,一半是杨广的人。
而杨铭的人,都在东宫,还都是一帮嫩小子,如果他现在接手,根本镇不住朝堂上那帮老狐狸,非常容易被架空。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皇帝在年老的时候,会诛杀罢免朝中权臣,为的就是儿子能顺利接班。
徐阶一死,隆庆皇帝就赶紧让高拱回朝制衡张居正,结果隆庆皇帝刚死,高拱就被李太后和冯保摆了一道坐职免官,致使张居正坐大,压了万历皇帝十年。
杨铭是不会允许自己被架空的,也就是说,未来几年,他要让自己的心腹更多的进入中枢掌权,以求将来能够安稳过渡。
杨铭本来已经下定决心,诏书不改了,就这样吧,拖延老爹第二次北巡的时间,自己趁此机会往中枢输送心腹,但是转念一想,又一个问题来了。
老爹如果真的死在突厥人手里,那该如何呢?
那肯定是倾举国之力讨伐突厥,不然他就是不孝。
可是一旦开启这种超大规模的战争,局势不是刚刚接手的自己所能控制的,门阀一旦借战争坐大,恐怕也会是一场大动乱。
北魏也就是将都城从大同迁到了洛阳,就导致了六镇起义,关陇集团最早那帮人直接把老元家的锅给砸了。
毕竟门阀时代的特征是:皇帝轮流坐,今日到我家。
大隋立国,可是还不到三十年呢,有异心的不在少数。
“再改吧,”杨铭最终下决定道:“陛下那里由我来说。”
于是他亲自写了一封信,令心腹送往西境,大意是眼下需要安抚住突厥这位新任的可汗,毕竟对方年轻气盛,闹僵了于我不利。
而且他还另外给裴矩写信,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劝皇帝。
毕竟历史上杨广的雁门之围,就是裴矩出的馊主意导致的恶果,裴矩给始毕玩离间计,把个始毕给惹毛了。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突厥和大隋彻底翻脸。
而杨铭认为,眼下不能翻脸,大隋经不起这个折腾。
(本章完) 笔迷阁为你提供最快的家父隋炀帝更新,四二二章 启民之死免费阅读。https://www.bimige.net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